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一篇公众认可的好文章,从布局谋篇上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一堂教师公认的好课亦是如此。课的“凤头”,即教学内容的导入,我们认同创设问题情境的做法。当然,创设的情境要真实,有挑战性和数学味,能切入主题。课的“豹尾”,即教学内容的总结,一定要引起师生的共鸣,形成教学高潮。那么,以数学情境作为课的结尾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一、对话式情境——画龙点睛在课堂总结时,教师一般以谈话的方式来结束新课,常问的问题有:通过这一节数学课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  相似文献   

2.
做好一篇文章讲究“凤头豹尾”,历史课同样要讲究“凤头豹尾”。更多的老师往往对导入新课精心设计,这无疑是必要的。但一个好的结尾同样必要,它为整堂课划上完美的句号。下面要结合本人实践谈下课堂结尾的设计原则。一、总结知识原则如果把课始和课终比作“画龙”,那么课终就是“点睛”了。点睛之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要总结概括本节课的知识要点。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出知识结构和主要内容,并用简明的语言把本课内容联结起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并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例如在讲北宋《加强中央集…  相似文献   

3.
黄静 《广西教育》2011,(31):57-58
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描凤,神在点睛。”教学也是如此,要注重课堂结尾的设计。作为数学课堂的总导演,教师不仅要设计“凤头式”导课,也要设计“豹尾”式结课。但是,很多老师习惯把小学数学课结成句号,常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们不能把课结成句号,而应该让结课再次激起学生思维的高潮,达到“课已尽而意未穷”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篇好的文章,应是"凤头、猪肚、豹尾".课堂教学的艺术也像写一篇文章一样,导入引人入胜,进程跌宕起伏,结尾情智共生.教师作为一堂课的总设计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导语,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要精心设计结尾.情智共生的结课是一堂成功数学课的闪光点,它理应成为每堂数学课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一篇好的文章应具备三点:"凤头""猪肚""豹尾".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同样,一堂成功的课不但要有巧妙合理的导入使课堂"出奇制胜",灵活多样的讲授让课堂"引人入胜",还要有精彩有力的结尾使课堂"大获全胜".因此,结尾这一环节精彩与否,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几种不同的课堂结尾方式,结合自己平时的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巧妙运用课堂结尾这一环节,让学生出彩,让课堂生辉.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一篇好的文章 .同样一堂好的数学课 ,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端 ,不断迭起的高潮 ,还要有耐人回味的结尾 .好的结尾不仅可以起到总结作用 ,还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一名在教学上有追求的数学教师应该努力探究好的课堂结尾 .数学课常用的结尾方法有 :1 概括式结尾所谓概括式结尾就是指利用较短的一段时间把这堂课的知识提纲挈领式地梳理一遍 .这种方法常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由于它简明扼要、系统完整、思路清楚 ,所以是数学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 .例如高中数学《不等…  相似文献   

7.
写文章要讲究开头和结尾,古人就有“凤头”和“豹尾”之说。开头开得好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而好的结尾也能起引人深思,余味无穷之效。情境式结尾。文章的结尾创造出一个优美的境界,引发读者的美感、耐人寻味。如高  相似文献   

8.
“豹尾”一词源于元朝乔梦符提出的“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古人用“豹尾”来喻文章的结尾,还有“结旬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和“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之说。结尾要收束全文,卒章显志;结尾要完成主题,使全文有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认识。可见,写好结尾,对于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古人作文有所谓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凤头豹尾是指作文中好的开头和好的结尾.可见好的开头和结尾对于一篇文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篇公众认可的好文章,从布局谋篇上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一堂教师公认的好课亦是如此。课的“凤头”,即教学内容的导入,我们认同创设问题情境的做法。当然,创设的情境要真实,有挑战性和数学味,能切入主题。课的“豹尾”,即教学内容的总结,一定要引起师生的共鸣,形成教学高潮。那么,以数学情境作为课的结尾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说章要“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应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近来研读2005年各地的满分作,我发现这些优秀作往往具有“凤头、猪肚、豹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写文章要‘凤头、熊腰、豹尾’。"说明结尾的讲究。课堂导入做到引人入胜,课堂结尾做到创意十足,就能够使整个课堂效果回味无穷。为此,在教学时要巧设课的结尾,一定能引起师生的共鸣,形成教学的高潮。从具体教学案例出发,分析数学课结尾的一些有效方法,与同行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写文章,古人就大力提倡过“凤头”、“猪肚”和“豹尾”。“凤头”、“猪肚”和“豹尾”是对文章漂亮的开头、翔实的主体、出色的结尾的形象比喻。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十分注重导入、过程环节的教学艺术,但对结尾却很少讲究,往往只是通过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课内容等单调的形式结束。在人们的观念中,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导入和过程是至关重要的,而结课却无足轻重。其实,数学课堂既要讲究“凤头式”的开头,更需“豹尾式”的结课。结课是一门“画龙点睛”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用“凤头豹尾”来形容好的开头和结尾。心育活动课在设计上也需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才能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对心育活动课来讲,什么样的结尾才能称得上是“豹尾”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结尾形式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得出的结论是:结尾要根据活动主题和具体内容的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灵活多变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豹尾”一词源于元朝乔梦符提出的“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古人用“豹尾”来喻文章的结尾.还有“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和“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之说。结尾要收束全文,卒章显志;结尾要完成主题,使全文有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认识。可见.写好结尾,对于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们应善始善终,对结尾下一番工夫,使之刚劲有力,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17.
“豹尾”一词源于元朝乔梦符提出的“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古人用“豹尾”来喻文章的结尾.还有“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和“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之说。结尾要收束全文,卒章显志;结尾要完成主题,使全文有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认识。可见.写好结尾,对于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们应善始善终,对结尾下一番工夫,使之刚劲有力,余味无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古人作文有所谓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凤头”是说作品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豹尾”是说作品的结尾要像豹子尾巴那样有力、刚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常说:“善始善终”才算是一堂优质课。精彩的课堂导入能产生“课伊始,趣已生”之效果。同样,巧妙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还能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从而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因此,在当下的品德教学中,除了精心设计“导入”新课外,也应注意课堂教学结课的设计,做到善始善终,而不要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19.
余乐水 《求学》2023,(S1):153-154
<正>相信绝大多数高考学子在作文指导课上都听说过“凤头”与“豹尾”两个词汇。没错,“凤头”与“豹尾”常常被老师用来形容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高考作文中那些巧妙的“凤头”。“凤头”,顾名思义,通常用来形容某篇文章中好的开头。要想写就一篇优秀的文章,拥有一个巧妙的开头十分重要,因为除了作文题目,接下来映入读者眼帘的正是文章的开头部分。好的文章开头不仅可以准确、生动地展现自己文章的主题与重点,还可以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极具创新性的结构吸引读者的注意,使阅卷老师愿意给文章打高分。  相似文献   

20.
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同样,一节好的政治课,这三部分也缺一不可。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的是“猪肚”,认为“猪肚”厚重,实在有料,因而但凡公开课,高潮都安排在这一部分。殊不知,这就忽视了开头的精彩亮丽和结尾的释放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