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错误反过来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巧用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因,使学生“知其错”,还“知其所以错”,让错误成为学生拓展知识的起点,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一般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往往具有多发、好发、阵发与聚发的特点,这就提示我们:在思维及运算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性的东西,它们可能左右着错误的发生与发展,若能把错误中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来,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数学教学。另外,从教育心理来看,“错”中学,即人从自身错误中获得的学习反思往往更强烈,记忆更深刻,自纠后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几年来,我们一赢在研究“错”中学,我们力图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查错、纠错、防错的学习机制,构建一种鼓励学生在“错”中思、“错”中说、“错”中学的教学环境,以更好地改变我们的教学,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与作业设计中,错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深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化错”理念指导下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能够突破以往陈旧、老套的作业设计模式,有利于契合“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也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望与热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想要践行“化错”理念,需要首先建立容错环境,建立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出错后能够正视错误、修正错误,真正使错误资源发挥出应有的价值,真正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成长的场所,使作业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错误是学生数学学习中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理性分析学生的错误.通过对学生错误的分类、统整、优化,建设数学错例库."容错"是建设错例库的指导思想,"融错"是建设错例库的操作策略,"荣错"是建设错例库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5.
“导数”已成为近年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重点.但是,由于学生在“导数”的学习过程中因概念等理解不透彻而导致的错误情形也时常发生.本文针对学生中的错解进行归类剖析.  相似文献   

6.
浅议数学教学中的“设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根于错 .数学课堂教学中 ,适时合理地“设置错误” ,能使学生在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 ,透过表面现象 ,抓住问题的本质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 ,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 ,对此谈一点肤浅认识 .1 “设错”目的素质教学观认为 ,“设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教学设计手段 ,其目的是通过“设错—纠错”过程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 ,不断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1 为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7.
数学解题中的错误与数学学习如影随形,只要有数学学习,就会出错。错误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必经之事,但“错误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教师,要正确分析、对待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找到错误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探求正确的解答,变“错”为宝,合理利用好这些“错误”资源。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数学解题中的种种错误辨析与归因分析。学生解题出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马虎粗心、疏忽大意?不少人将之简单归因于粗心大意是片面的,事实上,学生作业及考试中的错误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如概念不清、双基不实导致的知识性失误,数学素养差、解题方法不当导致的策略性失误,审题不清、书写不全导致的心理性失误等。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水平尝试解释和探索问题时,发生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多边互动,在集体“识错”、“知错”、和“纠错”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资源称之为“错误资源”.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错误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暴露知识的漏洞,给予学生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对数学教学中“设错”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根于错 .数学课堂教学中 ,适时合理地“设置错误” ,能使学生在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 ,透过表面现象 ,抓住问题的本质 ,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 ,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 ,对此谈一点肤浅认识 .一、“设错”的目的素质教学观点认为 ,“设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教学设计手段 ,其目的是通过“设错———纠错”过程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 ,不断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 为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教育学生最直接的工具 ,因此 ,数学语言的教学及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应用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一、表达严谨 ,准确无误数学语言的特点在于它的抽象性和精确性。每一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 ,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 ,数学中的结论错对分明 ,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叙述数学概念、符号、术语时 ,对关键性的词如果略加改动 ,就会出现“差之毫厘、缪之千里”的错误 ,甚至有时语气上停顿不当 ,也会使人形成错误理解。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严…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学的理性定位是对“未知旅程”的探险,此过程中必然会生成“错误”资源.对这些资源的理性认识,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因“错”而“精彩”.理性认识的含义是承认错误存在的客观性;创造性开发的含义是发掘错误资源的课程价值.  相似文献   

12.
“前概念”在物理学习中普遍存在,错误的前概念阻碍学生构建正确的物理概念,成为物理学习的障碍。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在交流对话、作业和考试中发现学生的错误前概念,通过实验、习题、列举反例、深入分析学生错因等策略纠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在集体备课之外,更要深入探究学生学习中的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从而做细、做实教学环节.通常应该透过结果看过程,较真结果对而过程错的“似会”;透过表达看思维,较真想得到而说(写)不出的“假懂”;透过习惯看素养,较真思维定势下的隐蔽性错误;透过方法看领悟,较真概念形成的变异呈现.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有效利用这种"错误资源"要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变怕错、避错为惜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引入处试错,在疑难处辩错,在关键处纠错,充分发挥错误的教学价值。在课后要促使学生摘错、梳错和忆错,防止错误再次发生,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难免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如何纠正这些错误,引导学生掌握错误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概念成了教师探索的重要话题。教师在教学时应了解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些问题,根据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的融错艺术,并通过微笑教学、应用问题、因材施教等教学策略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帮助学生针对自己出错的地方进行反思,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无论新知还是旧知的应用,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出现失误.对于一元一次方程,大多数学生能掌握基本步骤,但在实际做题时,出现的“错误”却五花八门,笔者认为抓典型失误是起点,分析这些错例是关键.通过对错误成因进行对比分析,提高解方程的正确率,充分发挥错例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321×105 1605 321 4815420×702940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的方法”。小学生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错误,在教学中企图避免错误是没有必要的。教师若能在钻研教材时超前估计,顺应学生思维,创设纠错情境,有意识地让学生专门进行“试错”活动,可以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也有利于学生自诊自治,提高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一、概念题的“设错”学生由于对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理解不够深刻,导致解…  相似文献   

18.
“故错”艺术是众多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是一项有审美价值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学机智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一种产物。它是教师模仿学生心态、稚化自身思维方式,有意识地在“不知不觉”中制造错误的艺术。“故错”艺术在教学中的适度和恰当运用,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和活化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多项思维能力,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探索情境。同时还可以现场测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获取一定的有价值信息。 一、“故错”艺术的几种常见类型 1、概念“故错” 化学概念的教学要求有鲜明的逻辑,准确精练的语言,不仅要防止出现错误,而且连概念中的某些  相似文献   

19.
廖英忠 《陕西教育》2000,(10):34-35
所谓的“示错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有意地把估计学生易错的做法展示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错因,加以纠错,达到及时、有效预防并避免学生出现错误的目的,同时可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学习的良好品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举例如下: 一、对比示错法 数学概念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有  相似文献   

20.
在复习教学中将学生所犯的错误转化为纠错的学习资源,通过辨错、析错最终实现化错的“三步”教学法,帮助学生消除错误认知,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达成减量增效的目标。以用动力学两大观点解决问题为例,提出了“深化概念理解,消解负迁移的影响”“追寻知识本源,消除公式理解偏差”“重视原理教学,提升物理建模能力”“消除思维固化,打破定势思维”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