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手机短信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手机报、手机阅读等业务的涌现及发展成熟,并从较为经济的角度考虑,提出利用手机短信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学的研究,进而为成人学习者存在的“工学矛盾”的解决提供参考。本文在综合考虑诸如在职学习者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手机短信互动平台进行移动教学的模型;通过行动研究,总结出授课信息短信、同步教学微博短信以及移动课堂播报信息的设计思路,并通过问卷调查法验证了教学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手机短信互动平台进行的移动教学,可以让异地学习者及时准确的掌握授课信息;帮助学习者梳理授课内容的知识脉络;方便了学习者对所学知识及时归纳总结。更深层次讲,基于手机短信互动平台的移动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成人学习者的“工学矛盾”,同时还可以作为在校学生的一种辅助学习手段,并拓展了异地师生互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移动学习环境下云班课支持的大学英语SPOC教学实践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POC关注校园教学、班课规模、翻转教学、学习者完整的学习体验及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是对"MOOC"的完善与补充,可谓是"后MOOC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借助移动学习环境下的云班课平台,将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变成学习者强大的学习利器,探究云班课支持下的大学英语SPOC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并通过学期末学生评价教学及教师评价学业的双向数据统计分析论证其实效性。研究表明,云班课支持的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能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吸引力及学习者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移动学习的学习需求为重点,结合英语课程的学科特点,通过对四川广播电视大学518名成人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成人学习者基于手机终端的英语移动学习资源需求。调查发现,成人学习者对于可视化、短小精炼、侧重英语听说交际能力提升的英语移动学习资源需求较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针对成人学习者这一特定群体,设计满足他们需求的英语移动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4.
此次研究目标是探索如何利用"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中英合作项目的课程《调研报告》为基础,利用"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寻找为学生提供答疑和常规师生讨论的在线辅导方式,为有限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辅导方式和支持。也通过此次研究,分析总结学习应用在课后辅导上的优和缺点,便于其他老师使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陕西开放大学教学平台是一个学习港,它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场所。本文提出了陕西开放大学教学平台的建设原则;陕西开放大学教学平台的逻辑架构;陕西开放大学教学平台的管理架构和陕西开放大学教学平台物理架构。  相似文献   

6.
"以生为本"的成人大学教学观表现为以成人大学生为主体的成人大学教学观、师生交往与互动的成人大学教学观、全面发展的成人大学教学观、开放与生成的成人大学教学观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泛在学习理论,针对华中师范大学"4+2"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两年研究生阶段是在异地顶岗实习过程中完成课程学习所带来的异地教学实际,提出"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新模式,即通过多媒体呈现、多感官刺激的网络课程资源实现异地学习者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通过"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学习者同步课堂互动,通过手机短信播报实现课前教学信息通知、课中教学短信同步微播和课后移动课堂播报.实际教学进一步检验了该模式的实际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微信等移动社交互动应用平台的广泛使用,为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施提供了条件。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移动平台把构成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网络资源等要素进行整合,通过微信平台促成"教师与教学内容互动、学生与教学内容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与网络平台互动、学生与网络平台互动"等六个方面的多元互动,达到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契约学习强调学习者如何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强调学习的内容,在远程教育教学中优势明显。采用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契约学习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契约学习是培养开放大学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的有效途径,并能提高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教师实行个别化教学,有利于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在"互动假说"的理论框架下讨论移动学习模式运用于语言形式学习的可行性,发现移动学习模式可以灵活运用文本的编排功能,以及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介进行强化型和结构型输入,能够在促进学习者理解意义的同时将其注意力吸引到语言形式上,比教材中单一的文本型输入更加灵活有效。基于网络的移动学习平台不受时间、空间和课堂环境下干扰因素的影响,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更自由的交流互动机会,当交流以目标语作为媒介时,学习者能够更容易关注到语言形式。移动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口头和书面输出语言的机会,通过双向交流和集体协作的互动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者口语化输出和正式文体输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探讨学习的两种性质:天性学习和规定性学习为研究起点,分析两种学习认识的异同和产生的作用,试图从二者的集合相生作用中找出对教育异化现象的解释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最后一场雪纷纷扬扬时,我们的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理论读书班,正春意盎然地进行着。拿起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轻轻地抚摩,爱不释手,因为它有一种积淀了丰富教育思想的厚重感;翻开施良方先生的《教学理论》、《学习论》, 高屋建瓴的理论框架也曾让我望而生畏;《新课程标  相似文献   

13.
分析哲学家赖尔批判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否认了独立的心的存在,将心灵还原为行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但同时也面临方法论和本体论上的困难。由于其包含了物理主义的本体论,故成为一种"无头脑"的心理学。行为主义如何对待精神存在的事实?这也正是唯物主义必须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视为自我调整顺利度过每个阶段的"危机",实现每个阶段的"平衡"。后悔往往伴随消极的情绪体验,与内部"不平衡"状态联系紧密,是人格发展需要处理的任务。接受后悔的程度、自我调整以及年龄差异影响个体的生活状态。适应和接受人生后悔经历对人最终实现人格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正成为网络用户中的一支不容忽视的群体.网络的"双刃剑"作用明显,特别是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加强网络管理,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推进网络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免疫力.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让网络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赫尔巴特主张在教学中和教学外都要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但又反对教育者对学生放任自流。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他力图保持“压制”与“约束”、“自由”与“放任”间的平衡,这对当今教育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先民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而有很深重的忧患意识,这体现在他们创造的文字之中.在甲骨文中,关于灾祸的词很多,常见的有:灾、(因)、尤、蛊、艰.引起灾祸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上帝神明和祖先、天象、战争、疾病等.  相似文献   

18.
赫尔巴特主张在教学中和教学外都要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但又反对教育者对学生放任自流。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他力图保持“压制”与“约束”、“自由”与“放任”间的平衡,这对当今教育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部长达四十多万字的《务虚笔记》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不同凡响的文体形式震撼文坛,作品中生存的困境与难题、人生的矛盾与悖论,对人生种种可能性的探讨,深沉的宗教情怀,直透心灵的语言,独特的隐喻方式,多声部回旋变奏的复调结构以及云遮雾绕的叙事美学,令众多研究者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20.
focus on form(以形式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当前语言形式教学的主流,因其可以有效平衡语言形式和意义而备受关注。通过回顾其产生发展过程及理论依据,概括其实施方法,有利于理解其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指引相关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