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固体表面张力系数假设在参考文献[1]中指出:“固体表面同样有张力,由于固体不能自由流动,其形状的变化才很不显著……”.既然固体也具有表面张力,我们不妨象定义液体表面张力系数那样定义固体表面张力系数.定义:固体表面张力系数a_s为表面单位长度所受的张力(或增加单位表面积所增加的表面能)即:f=a_sL (1)或  相似文献   

2.
一、教案课题:液体的表面现象(新授课)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理解液面表面张力的存在; 2.使学生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原因。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教学难点:从分子运动论的角度使学生理解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教具: (详见“教学过程”中有关实验)。教学方法:综合应用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讲授、讨论等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 1.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  相似文献   

3.
利用投影仪演示几个物理实验宜昌县教学仪器站郭兆新(443100)1.高中物理第一册教材中"液体表面张力"一节是这样定义的:沿着液体表面作用,使液体表面各部分间互相吸引的力叫液体的表面张力。为了讲清此定义,书本中举了一些实例,如荷叶上的小水珠,草叶上的...  相似文献   

4.
在讲到液体表面有表面张力时,常会做浮针(钢针浮在水面上)和浮币(硬币浮在水面上)实验,并予以说明:表面张力与浮针、浮币的重力平衡,使浮针、浮币静止在水面上. 轮船也是浮在水面上,人们却从不认为是“表面张力”的作用,而会不假思索地说,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或者更仔细的说,表面张力的贡献是微薄的.  相似文献   

5.
有关表面张力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张力是一种特殊的力,它是液体(纯净液体、溶液)性质的一种表现.从微观上看,表面张力是因液体表面薄层(约10~(-9)米,并非几何面)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它不同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液体表面层具有一种特殊性质,表面张力是分子力的一种宏观表现,在内聚力的作用下,表面层液体分子的移动总是尽量地使表面积减小,在液体表面形成一层弹性薄膜,这样便出现了表面张力.表面张力起源于分子引力,从其作用效果来看,它属一种拉力.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一章中有一个小实验:要求学生用棉纸把缝衣针漂浮在水面上,并说明缝衣针被水的表面托住的原因.许多学生甚至有的教师都认为缝衣针是受重力和液体表面张力作用而平衡,使缝衣针被水的表面托住,并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受力图;也有些教学资料上说缝衣针是受到了重力、浮力和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平衡,其受力如图2所示.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妥的,缝衣针并没有受到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也没有受到浮力作用. 我们知道由于液体表面层(即液体限空气接触处的薄层)里分子的分布密度比液体内部的小…  相似文献   

7.
表面张力是液体的重要性质,由表面张力引起的各种表面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很常见。毛细现象、浸润现象是小学科学知识中的难点内容。很多小学生对表面张力及表面现象认识模糊,误以为表面张力是扩张表面的力,不知道液体在毛细管中下降也是毛细现象。表面现象随处可见,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感知表面张力的存在并理解表面现象的成因。实验1:自动缩小的肥皂液膜。把一根细金属丝弯成一个u型框架,另一根细金属丝l可在框架上自由滑动。把框架放在较浓的肥皂液中浸一下然后取出,框架上就罩了一层肥皂膜。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会把滑动金…  相似文献   

8.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是高中阶段唯一一个用宏观实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实验,由于实验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制约,而影响到整个实验结果。下面就该实验进行以下探索,以其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1选择油酸酒精溶液原因及溶液浓度a.选择油酸酒精溶液的原因:我们知道,只有表面张力较小的液体放在表面张力较大的液体表面上才能展开。如:油酸、硬脂酸、肥皂等酒精溶液,在水面上才能形成单分子薄膜。这里采用油酸酒精溶液的原因,除了油酸分子特有的结构特点以外,是因为酒精是表面活性物质,有减小表面张力系数的作用。因此,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能很…  相似文献   

9.
如果不借助船、木筏等工具.我们能在水面上悠闲自在地散步吗?对,肯定不行,也就只有在一些武侠片中.我们才能看到一些轻功高手在水面一L疾驰如飞,不过这都是虚构的、、但是,在自然界中却有一些动物能在水面上悠闲自在地散步,如水黾,看来它们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其实很多人已经清楚,水黾的本领要归功于水的表面张力。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液体的表面张力常会引起各种各样有趣的现象。表面张力尽管微小,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实验真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徐化同学: 你认为硬币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水面有张力而成一层薄膜,这基本上是对的。只是水面实际上没有“薄膜”。表面张力是物质的共有性质之一。它实际上是物质分子之间的引力在物质表面的反映。水面、是水和空气的接触面,水最表面的那层分子,下面受水分子的吸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水和磁性液体表面张力演示实验的研究,分析了液体表面张力存在的内在因素,使学生对表面张力有更深的认识.水和磁性液体表面张力演示实验的对比研究,为物理实验的课堂演示增加了内容,从现象入手,逐步分析其本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对磁性液体表面张力的研究,为磁性液体在润滑、密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物理“液体的性质”一章中,表面张力是一个繁难的概念。因为它是建立在近代分子运动论的基础上,以分子结构及分子的互相作用关系来描述液体表面层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它比以前各章的重要概念具有更深邃的内容,故不容易为中学生所接受。其次,在表面强力的理论上缺乏鲜明的形象,具体的分析,再加解释的不一致,遂使在教学上带来莫大的困难。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对比从解释表面张力的不同论证中,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来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13.
采用拉脱法测量了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结果表明:乙醇水溶液表面张力系数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幅由大变小.分别建立了分子质点模型、胶团模型和键合作用模型:将液体分子视作质点,从表面分子受力和表面能角度论证了分子质点密度的增加使表面张力系数增大的机理;从乙醇分子内部微观结构的角度,结合表面活性原理,分析了分子结构的两亲性使其在溶液表面富集及在溶液内部自聚成胶团的过程,阐述了该过程使乙醇溶液表面张力系数随浓度增加而减小的机理;考虑到乙醇分子与水分子的水合作用,溶液中形成的不同团簇中氢键作用力不同,氢键作用的减弱导致了溶液表面张力系数变小.研究证明,3种理论模型的作用同时存在于乙醇水溶液中,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  相似文献   

14.
很多现象说明,液体的表面象紧张的弹性薄膜,具有收缩的趋势,因而在表面内一定存在着张力。设想在液体表面上划一根直线,直线两旁的液膜之间一定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拉力,拉力的方向与所划的线段垂直,液体表面上出现的这种张力,就称为表面张力。高中物理课本(甲种本)第二册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本文从微观的角度来谈液体表面张力的实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液体表面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薄层,称为表面层。它的厚度等于液体分子有效作用半径(一般不会超过6×10~(-9)米)。表面张力就是液体表面层中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教学中巧妙地将一些成语引入课堂,不但能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提高兴趣,易记,而且对成语本身的寓意也将会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是大家共熟的两个成语。我在学生学完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后,提出了这两个成语,并让学生展开讨论,1.“扬汤”为什么会止沸?①“扬汤”使液体的表面积增大;②“扬汤”相对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③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及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所以“扬汤”其实加快了液体的蒸发;④又因为液体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致使本身的温度下降,那么在沸点下沸腾的液体既然由于加快蒸发而使其温度下  相似文献   

16.
1.悬停在液体中的硬币演示:在玻璃杯内装大半杯水,让一枚一分硬币浮在水面上,这时硬币压着表面张力形成的“水皮”,使水面略略下凹。现在,你沿着杯壁小心地倒进薄薄的一层汽油或煤油,这时你会发现一个奇迹:硬币悬停在油水交界面上,并且深深地凹进水里(如图)。原理:不同液体的交界面上也存在表面张力,不过这种表面张力比与空气交界面的表面张力小得多。2.硬币陀螺演示:取一枚硬币,在它背面贴上一小块胶布,用铅笔尖在中心胶布处戳一个小坑。然后让小坑顶在圆规尖上,两指一扭,硬币就在圆规尖上慢慢地转动起来。用嘴顺着旋转方向吹气,就能加快硬…  相似文献   

17.
制备澄清的石灰水在生物学实验中主要用以检验CO2气体。制备的方法很简单,即取一些Ca(OH)2兑入足够的水,静置数个小时或一昼夜,然后取其上清液即可。但是取上清液时,会发现上清液的表面常常浮着一层很薄的灰白色物质,这是由于液体表层的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从而产生微量的CaCO3,并借助水的表面张力而浮于水面的缘故。这些物质虽然很少,但也或多或少影响实验的)“虹吸法”取上清液示意图观察效果。笔者在实践中采用“虹吸法”很好地解决了刚才的问题。如图所示,在石灰水静置澄清后,把气门芯(自行车用材)的一端伸入到石灰水中,…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本)讲到了液体的表面张力问题,并解释了表面张力的成因.液体的表面张力,有使液体表面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这样分子间的势能就有变化.因此,表面张力的成因也可以从能量角度来解释. 设想在液体内部有一个分子P,我们必须考虑在这个分子周围的一切其他分子对它的作用.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小.所以只考虑一定距离内的分子就够了,设r为这个距离,叫做  相似文献   

19.
表面张力是液体的重要性质,由表面张力引起的各种表面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很常见。毛细现象、浸润现象是小学科学知识中的难点内容。很多小学生对表面张力及表面现象认识模糊,误以为表面张力是扩张表面的力,不知道液体在毛细管中下降也是毛细现象。表面现象随处可见,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感知表面张力的存在并理解表面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在高二哲学常识关于物质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中 ,常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 1)桌子是不是物质 ?( 2 )信息是不是物质 ?( 3 )张三的思想相对于李四是不是物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单从教材中的物质定义出发简单地回答“是” ,那么依次推论 :“桌子是物质 ,信息是物质 ,什么都是物质” ,显然是荒谬的 ;如果回答“不” ,又与物质定义相左 :明明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的东西怎能不是物质了呢 ?于是我们就把发生在物质问题上的两难选择称谓“物质悖论”。那么“物质悖论”是如何产生的呢 ?是教材中列宁关于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