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巍  张梦一 《今传媒》2016,(12):14-15
实体书店沉寂数年后回归,能够吸引消费者、经营有特色、效益较好的实体书店,都离不开对消费者的关注.本文以消费者行为为基础,运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组合策略(4Cs)进行分析.在消费者策略方面,实体书店应注重图书内容质量,还要注重塑造书店阅读氛围;在成本策略方面,实体书店通过会员制等形式降低消费者的经济成本,还可以通过消费者满意和忠诚来降低购买风险;在便利策略方面,实体书店开展创新型的线上线下业务,线上业务不局限于图书销售;在沟通策略方面,实体书店既通过营销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来提高人际沟通效果,又可以通过多种新媒体方式实现与消费者的沟通.  相似文献   

2.
武田绫香 《新闻传播》2023,(11):115-117
为了让新媒体传播中的广告营销工作变得更为精准,同时为了使得数字信息化网络技术建设达到更为理想的状态,新媒体传播行业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完善新媒体广告的营销和推广工作,帮助消费者深入了解待购买的产品,让消费者安全问题得到更进一步的解决。文章通过分析新媒体的发展背景和传播方式,了解新媒体广告营销的实际情况,探讨新媒体广告营销的发展现状,以期能够制定出更具有可行性的营销优化策略,让精准广告营销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传播中精准广告的营销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时代的广告铺天盖地,消费者的行为模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本文通过研究数字化营销的行为模式和数例精准广告的营销方式,探讨怎样把握住消费者的兴趣,实现广告投放的精准性,以达到新媒体传播中数字营销行之有效的效果;通过优势、劣势、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综合分析cookie跟踪以及跨平台微博这两种精准营销方式,并重点列举了淘宝、微博易、赞网等案例。  相似文献   

4.
数字出版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技术带来出版产品的消费环境和消费者的巨大变化,传统出版产品的营销逻辑已经不再适用于全新的数字出版产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进行营销创新成为数字出版产品营销过程的必然选择,大数据思维、自媒体工具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更多新技术则为其营销模式创新提供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杜怡雯  李华晶 《东南传播》2021,(11):145-148
精准营销是近年来自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企业希望利用技术手段抓取用户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据此精准向客户推荐其意图购买的产品信息.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信息搜索和筛选的成本,但与此同时对于消费者隐私的侵犯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以高校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精准营销对满意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基于个人隐私保护的视角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最后从立法、技术等多角度为企业在精准营销的过程中如何兼顾用户满意度和隐私保护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竞平 《视听界》2014,(5):85-88
新媒体时代给电影营销增添了新的机遇。本文以2014年贺岁档电影中票房成绩令人瞩目的《爸爸去哪儿》为例,借鉴营销的4C理论,分别从消费者需求、成本、便利、沟通四个方面探讨电影的市场营销策略。新媒体时代,电影营销宜以消费者为中心,充分把握新媒体时代给电影营销带来的机遇,明确并分析目标消费群体,采取符合目标消费群体电影消费特点和信息接触习惯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博 《新闻前哨》2023,(2):59-60
<正>在新媒体时代,各个汽车厂家为了提升经济效益,通过新媒体宣传产品与服务。新媒体营销是商家通过以数字信息为主要支撑的新型互动传播进行营销的方式。相对于传统营销模式,具有信息性、及时性的特征。新媒体营销这种新兴的营销模式,可以让汽车产品快速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新媒体营销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是从整体上来说,  相似文献   

8.
张哲瑜 《青年记者》2016,(21):92-93
美国社会学者曼纽尔·卡斯特认为,由于交互性传播网络的发展,一种新的传播模式——大众自传播在互联网上兴起.随着社交网络、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基于网络的社会行为已经深深植根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之中.社交化营销是一种以用户社交关系为中心的新营销模式,企业利用消费者的网络社交属性去推广和销售产品,让消费者深刻了解该产品进而购买并分享该产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媒体以其自身特点开创了媒体新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束缚,推动了三网融合的实现,带动了体育产业等体育领域里各行各业的发展,对我国体育产品品牌的市场开发、营销与策划等起到了稳步推进的作用.本文从新媒体与国内体育品牌营销策略现状、新媒体对体育品牌营销策略存在问题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对体育品牌营销策略的影响三方面,来探析新媒体对国内体育品牌营销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于图书营销来说,面向书店的营销实际上是一个通路营销的问题,没有通路,再好的产品消费者也无法有效接触和购买,书店营销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河南省特色文化产品营销情况的样本数据,在实时竞价广告技术应用研究基础上,实证研究河南省特色文化产品大数据营销模式形成路径.本文根据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初步研究模型,提出研究假设,然后选取河南特色文化产品营销现状为研究对象,并运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营销对河南省特色文化产品营销有着积极直接的影响,可以应用于河南省特色文化产品的营销与品牌形象传播中;RTB广告可以明显加快商家对消费者需求认知度的反应速度,为特色文化产品新产品的开发起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是企业营销最关心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的多元化,消费者行为模式从"AIDMA"发展到新媒体环境下的"AISAS".AISAS代表了消费者从接触到购买及购买后的整个流程表现--"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60年里,营销活动已经从以产品为主的营销1.0时代演变为以消费者为主的营销2.0时代。如今,为应对经济环境的新变化,营销3.0时代悄然来临。新的营销时代,品牌传播手段和策略也会发生新的变化。从品牌传播理念层面、品牌传播行为层面和品牌传播视觉层面入手,对营销3.0视角下的品牌传播进行探析,并结合实例分析品牌传播策略,以期为企业实际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生俊 《东南传播》2015,(4):127-130
内容营销是社会化媒体时代下一种新型而重要的营销传播策略,然而学术界在内容营销的内涵界定与运用两大关键议题上还明显缺乏系统而深入的探究。为此,在融合学术界最新成果与实务界主要洞见的基础上,笔者综合有价值的内容、互动参与、讲故事、行为驱动、支持营销五大核心要素对产品内容营销内涵进行全面厘析,并从产品营销内容策划以及构建新型"AIDAS"模型引导消费者行为等角度探索产品内容营销的实务运用。  相似文献   

15.
吴锋 《今传媒》2005,(12):45-46
市场营销是为满足消费者现实或潜在的需要,实施以产品、定价、渠道、促销及其相互组合为主要内容的销售活动。许多企业在实践营销活动时,对4PS营销理念进行了加工和改造,取得了更大成绩。例如,可口可乐早期营销的成功,源于其“3A”营销策划理论,所谓3A指的是让消费者在购买可口可乐产品时,买得到(主要是渠道的问题,尽量保证即使在小地方也能买到)、买得起(制定适中的价格)、乐得买(能传递美国文化,让人乐于购买并视为时髦)。后来,可口可乐把3A理论进一步改进为3P营销思想。所谓3P指的是无处不在、心中首选、物有所值,跟前期的主要区别是…  相似文献   

16.
在视觉文化传播日益盛行的时代背景之下,随着消费逐渐成为生活、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视觉符号被广泛应用于市场营销中,并贯穿于营销说服的诸多环节。由于视觉与意象、思维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营销说服手段的视觉符号传播并不仅仅局限于广告等直接可视的宣传方式,而是贯穿了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直至消费者的购买、消费的整个过程,并通过意象的生成机制最终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层面,影响其购买行为。立足于这一观点,本文从视觉思维及文化研究等角度分析这一泛化的视觉营销说服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与视觉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张乐 《新闻前哨》2022,(6):20-23
在"互联网+医疗"时代下,以"丁香医生"为代表的健康类媒体应运而生.本文以4C营销理论为基础,对"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与反思,总结出其在消费者策略上细分目标用户,产品精准营销;成本策略以双重模式结合,成本投资内容;便利性策略坚持聚合呈现信息,平衡商业性质;沟通策略依托社群运营,全方位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8.
梁炜 《东南传播》2018,(6):155-157
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一直走在国内博物馆的前列.在SIVA理论的基础上对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进行营销策略分析,能够厘清其获得消费者青睐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消费者的喜好及满意度进行调查,进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总结故宫文创产品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军 《科技与出版》2021,(5):120-124
大众出版知识服务产品营销直接关系到大众出版知识服务的效果和良性发展.文章以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引入AISAS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式,梳理和总结三联"中读"的营销实践,探讨大众出版知识服务产品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生态背景下,消费者生活在两大平行的空间维度中.品牌和他们有三大沟通层面和六类沟通场景,但回归消费者人性本身依然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核心.本文提出的六维沟通(SDC)是品牌与消费者新型关系的理论模型,它是品牌在消费者生活的两大空间维度中,利用六类沟通场景在三大沟通层面上,与消费者进行感官的广度刺激、情感的宽度交流和灵魂的深度互通.它需要企业结合品牌价值和产品利益,利用知本的力量实现对营销传播活动的顶层规划(即沟通元的规划),并将其延展为包含品牌(产品)信息和消费者乐意接受信息的病原体,通过营销传播工具组合、多介质创意延展和多平台跨界传播, 实现对消费者感官的刺激、情感的共鸣,最终实现灵魂的深度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