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晗 《新闻窗》2011,(1):103-104
电视包装目前已成为电视台和各电视节目公司、广告公司最常用的概念之一。没有进行整体包装的电视节目往往显得粗糙,而经过包装的节目由于有了好的名称、标识、片头、片花、色调、主持人或演员、主题音乐、节奏、节目定位、广告语、播出时段、编排策略、评价体系等包装要素,能体现出节目的水准和品格,从而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2.
自1998年电信运营商推出短信业务后,电视节目也迅速融合了这一新兴产业,很多电视栏目纷纷开辟了短信业务,包括短信投票、短信提供新闻线索、短信参与节目反馈等等,其中电视节目短信评论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节目形式。这种节目形式融合了电视的时效性强、受众面广以及短信短小精悍、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杜冬冬 《记者摇篮》2004,(10):20-20,31
声画结合是电视媒介有别于平面媒体和广播媒体的一大特性,同时也是它的优势所在。于是有人就做出了这样的评价:“电视的生命就在于有人的说话和人的表情。各种形式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或记者与采访对象间的谈话和沟通随处可见,但谈话的质量却参差不齐,有的十分精彩,有的稍显逊色,有的却很失败。  相似文献   

4.
<正>当大多数消费者对“手机电视”概念还不太熟悉的时候, 它已经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并引起手机厂商、芯片厂商、运营商及消费者的竞相追捧。手机电视是一个容易被大众形象化理解的宽泛概念,它的本意是在手机上观看流媒体,包括电视节目、短片等视频,但绝不仅是电视节目。消费者可以在手机上收看实时直播的电视节目,欣赏流行的MTV和经典音乐,观看最新电影的片花预告和经典影视剧的剪辑, 实时查看路况信息和天气预报,下载精彩的体育赛事,查找自己喜欢的相声小品、明星访谈等综艺节目和超级幽默搞笑的短片,收看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精彩内容。众多分析家预测,手机电视将成为消费者的“第四个屏幕”,它拥有电视、电脑和电影院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和可预定性等优点。根据IMS Research一项报告,到2007年全  相似文献   

5.
《超级女声》自2004年开播以来迅即在中国电视界刮起了一股超级风暴,得到了受众和一些电视业界专家的热捧,在《新周刊》揭晓的2004年中国电视节目榜中荣膺年度电视秀奖。人们为这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在中国本土的成功移植欢呼雀跃,认为《超级女声》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秀场,电视媒介为我们提供了梦寐以求的“民主”、“平等”、“参与”。  相似文献   

6.
孙玉凤 《新闻知识》2012,(2):104-106
当今,方言版电视节目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和电视节目形式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和蔓延。具体表现为用方言播报电视新闻、方言版家庭系列情景剧、方言电视小品节目、方言电视综艺节目、方言版电视剧与配音电视剧等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武汉媒体方言栏目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电视纪录片是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或历史事件作长篇纪录的电视节目。它要求制作者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以采访摄影为基本手段。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电视特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必然带来对电视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的不断创新。特别是对电视纪录片结构的处理,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拍摄的《北京运动服装一瞥》、《众手编织的花环》以及曾引起很大反响的大型电视连续片《话说长江》、《丝绸之路》,都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社会,电视对于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电视开始出现不久就逐渐为社会研究学者注意.特别是电视暴力引发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例如:少年儿童对电视节目中暴力行为的模仿、社会不安全感的产生、犯罪率的升高等等.越来越成为社会研究和媒介研究的一个热点。几十年来。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媒介暴力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政策制定者、大众传媒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杜会各界解决因媒介暴力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美国传播学界对于电视暴力的一项大型研究——“国家电视暴力研究”(National Television Violence Study)为近年来各界广为引用的权威证据来源。  相似文献   

9.
林诗吟 《新闻界》2006,(4):58-59
学者Engel et al(2000)指出电视节目影响购物有三种形式:一是电视节目中插播广告;二是商业资讯节目;三是电视购物频道。电视购物,或称电视直销,是指以电视为媒介,直接向电视受众宣传、推销商品,并且进一步实现交易和相关售后服务的商业服务活动。目前国际上的电视购物有两种方目前国际上的电视购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欧美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使中国电视实现了与外来电视的文化接触.中国民族电视节目开始传向世界,而外国电视节目在中国电视节目中的数量和比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辛文山 《视听界》2000,(2):37-37
扬子晚报每日“荧屏导看”对精彩电视节目作介绍,有时还配上插图,为读者开辟了一扇了解电视的窗口。“欲知详情”的读者就可能通过报纸的介绍而去关注电视节目,从而扩大了电视的影响范围。江苏有线电视台、南京有线台音乐频道这两年不断把电台的优秀节目主持人请到演播室,他们丰富的音乐知识给电视音乐节目添了彩,他们的忠实听友也籍荧屏有缘一睹偶像的风采。这种媒体之间合作沟通的互动形式已被越来越多地采纳运用。粗略分来,这种形式主要有以下好处:  相似文献   

12.
部分电视人是从广播、电影和报纸转过来的,对电视的本质和特性还认识不够,他们往往过多地强调内容决定形式;或者只是考虑新闻节目的新闻性,文艺节目的文艺性。而另一些电视人则从一开始就努力去认识电视语言所特有的表现空间,更加重视形式如何服务于内容。他们知道电视语言就象一个神奇的魔方,它有无数种排列组合,而策划的乐趣就在于寻找出一个个令人击案叫绝的变化来。说到各类电视节目的策划,首先要进行节目分类。这里我们并不按通常的三分法或五分法来划分,也就是不从内容和体裁上来划分,即不管它是新闻节目还是文艺节目。而是…  相似文献   

13.
电视问政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电视节目与问政形式备注关注,不同电视媒体在具体实践中,其节目理念、实际运作上均存在诸多差异。在宏观考察国内目前问政类电视节目的基础上,阐释电视问政的概念界定、特点并围绕“公共新闻”这一概念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剖析,进而探讨电视问政节目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电视收视率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竞争,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及主持人语言又是表现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重要元素。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赵烁 《新闻前哨》2011,(10):77-78
所谓电视方言节目.是指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或解说员使用当地方言作为主要叙述语言进行内容播报的电视节目形式。电视方言节目所涵盖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电视方言新闻节目和电视方言文艺节目。近年来,用方言主持电视节目.已成为地方电视台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6.
学者Engel et al(2000)指出电视节目影响购物有三种形式:一是电视节目中插播广告;二是商业资讯节目;三是电视购物频道。电视购物,或称电视直销,是指以电视为媒介,直接向电视受众宣传、推销商品,并且进一步实现交易和相关售后服务的商业服务活动。目前国际上的电视购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欧美方式,也就是电视直销,95%的产品在商店里找不到,属于奇货可居的商品;一种是亚洲模式,主要盛行于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商品具有百货商品的性质,在商店里也可以买到。电视购物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地,世界上第一个电…  相似文献   

17.
把“辩论”作为电视日常栏目来设立,体现出传统新闻媒体言论开放的进步和电视节目形式的创新,而随着电视辩论节目的逐步发展和成熟,中国电视还需要更多的强势主持人。  相似文献   

18.
金骏 《声屏世界》2007,(12):22-23
在电视转播过程中,导播就是电视观众的眼睛,导播给你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也只能看到什么。一个优秀的电视导播可以对其转播的电视节目进行二度加工,把更优秀、更精彩的电视节目奉献给广大电视机前的观众。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电视导播?  相似文献   

19.
手机电视对电视节目形态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手机电视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作为电视节目接收终端的新型电视传播媒介。其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①作为新兴媒体,手机为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从内容提供商的角度来讲,电视节目制作者需要根据新媒体特性创造新的产品形态。将传统电视节目简单搬到手机上是不能发挥应用特性的,必须进行改进和重构,综合手机媒体的特质,有计划地为不同平台设计相应环节,从而构成手机电视新的节目形态。这种节目形态,又是以形式、内容及生产三个层面来构建的。  相似文献   

20.
张扬形式:优化电视节目的可能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扬形式对于优化处于电视台灵魂地位的新闻纪实类节目与观点阐述类节目的可能意义何在?“内容为王,形式是金”的整合是电视节目创优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大众传播已经进入了“形式选择”与“形式阅读”阶段,对以时序形式传播的电视节目来说,节目内容对节目形式有着生死存亡般的依赖;电视语言是节目构成的外在形式,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集合,它犹如一个容器,承载了电视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符号,用语言符号学原理研究声画构成关系,并建立节目语用模型,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选择,而是对科学方法的发现与认定,是电视从业者驾御电视语言能力提高与完善的标志;时间控制是电视节目赖以生存的形式空间,电视节目制作人要确立时间形式生存现和强化时间节约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