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3.了解结晶现象,能说出一些常见乳化现象.4.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初步学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有关物质的溶解度.5.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二、复习要点(一)溶液的概念、组成与特征1.概念: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组成:溶质和溶剂.溶剂:.溶质:.要注意的是,溶质和溶剂是对溶液而言的,单独的一种物质不能叫做溶质或溶剂.溶质和溶剂的确定:(1)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和…  相似文献   

3.
例1 (2008年烟台市)图1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4.
题目 图1中的曲线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中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5.
一、考查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表示:某一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等。灵活运用上述信息可顺利解决诸多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用横坐标表示温度(t),纵坐标表示溶解度(S),由t—S的坐标画出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曲线上点、线、面的意义是:  相似文献   

7.
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某一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为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2007年各地中考化学中出现了许多与溶解度曲线相关的试题,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无机盐类在水中的溶解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无机盐类绝大多数是离子型的化合物,为什么同属离子型的化合物在同一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性却不同?是什么因素影响它们的溶解性?有没有规律可循? 有些化学教材中指出,物质溶解时,有的吸热,有的放热。这是因为,物质溶解在水中,通常发生两种过程:一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这种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另一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  相似文献   

9.
复习好初中化学中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明确复习的基本要求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2.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能根据溶解反曲线(或溶解度表)查找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3.了解饱和溶液、溶剂、溶质各量  相似文献   

10.
一般情况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NH4NO3等,这是由于大多数固体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平衡有利于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所以,这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时有放热现象,它的溶解度却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它们的溶解度也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一、固体物质未完全溶解型例12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ZOC时将20克食盐放入SO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70%(B)30%(C)286%(D)265%解析因20克/50克>36克/100克,说明20克食盐不能完全溶解在50克水中。由溶解度概念知,ZO℃时50克水最多能溶解18克食盐,所以该溶液中港质的质量分数为解,溶液一定是饱和的,也可根据溶解度求得溶二、所加物质与水反应型例2将8克SO。溶于92克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某物质(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I与水反应所得的溶液中,该物质不是溶液中精溶质…  相似文献   

12.
一、溶解度曲线图象题 例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回答:  相似文献   

13.
平时我们所讲的沉淀是指室温时在水中溶解度很小的物质。那么,同一种物质何时能以沉淀形式出现,则取决于它所处的水溶液的酸碱性。  相似文献   

14.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溶解某固体物质达到他和状态时的质量。它受温度和溶质、溶剂的性质的影响。各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各不相同,其影响情况可以用溶解度曲线直观的反映出来。溶解度曲线就是将某物质的溶解度与其对应的温度,放在以温度为横坐标,以溶解度为纵坐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画成的曲线。由于各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所以画出的溶解度曲线的弯曲程度及方向也就不同(参着初中化学课本第136页图7-1)。1、点的意义。(1)溶解度曲线上每一点,均表示物质在某一温度的溶解度。如图1中…  相似文献   

15.
固体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在100克溶剂中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根据此定义,求解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必须依据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关系。而在许多题目中并没有给出他和溶液或不可能根据题中给出的饱和溶液求溶解度。在这种情况下,构建馆和溶液成为解题的关键。下面谈谈构建馆和溶液的几种情形。一、对一不确定溶液蒸发溶剂井析出晶体例110T时,将100克25%的某溶液蒸发25克水后,有5克晶体析出,求1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分析题中100克溶液为不确定溶液,即一开始不能肯定是否是饱和溶液,不能直接根据此1…  相似文献   

16.
一、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查例1(2005年北京市中考题)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A)20℃时,31.6g硝酸钾完全溶解在水中(B)20℃时,100g溶液中含31.6g硝酸钾(C)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解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固体物质溶解度概念理解能力的试题,从溶解度概念知包括四个因素①一定温度②100g溶剂③达到饱和状态④溶质的克数,缺一不可,对照选项,得正确答案:(D)·例2(2005年长春市中考题)现有①硝酸溶液②碘酒③葡萄糖酸钙溶液④医用酒精⑤…  相似文献   

17.
1苯酚的溶解度大小问题人教社《化学》教材上说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时,则能与水混溶。”这句话让许多人误认为苯酚在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微溶或难溶,由此导致《化学》教材和有关资料上的相关题目的参考答案的错误。据《化学用表》知,在℃时,苯酚的溶解度为,属可溶物质,温度稍高,则变成了易溶物质。也就是说,教材中的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并不是说苯酚的溶解度很小,而是相对于“温度高于℃时,则能与水混溶”而言的。有关的洗涤问题“盛放过苯酚的试管可以用酒精进行清洗”,“苯酚有毒,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  相似文献   

18.
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溶解度曲线。现和同学们谈谈怎样学好溶解度曲线。  相似文献   

19.
(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物质溶解性大小习惯分类。(2)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4)了解气体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重点——建立溶解度的概念。难点——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初中化学时,我们曾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但难溶物在水中并非完全不能溶解.我们将少量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A分别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50mL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各取上层清液2mL,加入试管中,逐滴加入曰溶液,振荡,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