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一部《当代西方美学思潮评述》是我两年前的计划,至今更感到必要。两年前,我和我的同事编辑了一套“当代西方美学名著译文丛书”,比较系统地从纵向与横向的结合上,探索了当代西方美学迷宫的奥秘。辽宁人民出版社这套丛书出版的成功,促使我  相似文献   

2.
美学似知识丛山中的一片神秘的森林,审美经验则似这森林中通幽的曲径,沿曲径而幽出需要辨路的慧眼,需要理论的武装。为了提高我们古老民族的审美意识,将当前兴起的“美学热”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我们在这里向中国的广大读者介绍几本在当代西方盛行的美学名著。  相似文献   

3.
一项颇具学术价值的美学科研成果──—读袁鼎生《西方古代美学主潮》王昶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S王代美学主潮》(袁点生博工著《西右美学主潮》日代部分)一书,是一部有特色的从日希腊起到中世纪的西方美学史。《西8啬代美学主潮}),洋洋37万字,对函步...  相似文献   

4.
高英 《新闻世界》2012,(2):150-151
1964年,意大利音乐美学家恩里科·福比尼要写一部《西方音乐美学史》,他碰到的首要问题是音乐美学到底是什么,音乐美学到底能否归属于一般美学。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的发展和当代美学思潮的多元化及几个主要倾向。根据中国现在所处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分析了中国建筑理论与创作的现状,并具体阐述了当代中国建筑理论与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自朱光潜先生《西方美学史》出版以后的几十年,对美学史的研究尽管有不少学者努力,但具有创造性奖破之作尚不多见。尤其是对20世纪西方美学这一相当复杂的现象,无论从历史脉络的梳理,还是从理论特证的界定,甚至是价值取向的厘定方面都具有相当的难度。尽管近来己有几位学者出版过现代西方美学方面的著作,但总体上看,无论从材料的丰赡、论述的全面、流源评价的准确来看,朱立元主编的《现代西方美学生》都是十分突出的。  相似文献   

7.
程孟辉先生主编的《现代西方美学》近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 全书分上、下两编,对20世纪(包括19世纪末)的现代西方美学作了一次较为清晰的梳理。本书介绍了22个美学流派,包括表现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移情学派等等,基本包含了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美学理论思潮。正像编者在导言中所说的,“这些流派有的历久不衰,有的风靡一时,有的至今余波未逝,有的则方兴未艾”。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一定可以对现代西方美学有一个比较清晰全面的把握。 这本《现代西方美学》与同类型著作的最大不同,…  相似文献   

8.
西方美学史的系统研究是一个难度很高的课题。特别在我国美学界巨匠朱光潜先生的力作《西方美学史》已经标立的情况下,以朱先生的美学阅历之博,占有材料之丰,钻研美学之深邃,很容易使后来想另就西方美学史论著者怯步。但问题是史的研究总难免囿于  相似文献   

9.
作者的美学旨趣和风格之一,就是能够坚实地站立在传统美学的山峦之上,在新的历史语境,以自我的视野、悟性展开和现代西方美学的对话,从而倾听到目己的理论回声。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在我国的人文科学建设中,美学无疑是卓有成就的学科之一。这不仅体现在对美学基本理论的探讨上,也体现在对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整理和研究上,更体现在对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和介绍上。不无遗憾的是,时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介绍,较集中的成果主要是在80年代后期。那时,有几个出版社或联合或分别地出版了一批美学译义从书,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了解了西方美学的发展状况,促进了我国美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可是在90年代以后,这种翻译和介绍的势头大大缩减,虽然尚有些零星的译作面世,但是较大规模的从书却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11.
左漪漪 《现代传播》2023,(12):117-126
在中西美学对话的语境中,译介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研究对西方美学的接受情况对于当下美学学科的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978—2000年这一时段内,思想解放的浪潮和学术热情的高涨使我国对西方美学的译介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关注的时代、流派、美学家也较为全面。德、法、美、英四国占据着译介的主导地位,罗兰·巴特、尼采与弗洛伊德成为这个时代影响力最大的思想家,由此初步建立起了我国接受与研究西方美学所遵循的基本学术思路。将之放置在建国以来中国对西方美学接受的整体历史框架里,这一时段对于我国接受西方美学总体特征可以总结为“重启”与“开新”,出现了三种重要的“范式转变”:认知的改变,自主性的选择以及本土问题意识的引入。这些转变促进了西方美学与本土美学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于红灵 《兰台世界》2012,(25):89-90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先后被评为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朱光潜一生有很多伟大的成就,其中对西方美学的译介,为中国美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从国学到西学的转型20世纪前半世纪,世界战争频仍、局势动荡,而中国更是惨遭侵略、饱受凌辱,腥风  相似文献   

13.
让西方美学接受中国美学需要一定的时间,把中国美学纳入西方体系是否有削足适履之嫌呢?也许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会使中国的美学类推到文化都得到西方的聚焦,到时候应该是西方学者来续写这本《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体系比较研究》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现代性的曲折展开,西方美学在中国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从20世纪初的王国维、梁启超和蔡元培等人对西方美学的输入开始,美学就成为中国现代的一门学科。但在1949年以前,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还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其原因是,当代的西学引进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学术本身,而是因为政治上的救亡图存,这就导致了现代中国急追的政治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美学作为第一次在中国漫长的美学思想发展史上扬起了独立的美学学科的旗幡,肇始于50年代中期主要围绕美的本质问题的激烈论争。中国当代美学的更大发展是粉碎“四人帮”后雨后春笋般地勃兴。这次勃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已取得的丰硕成果,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美学思想发展史上都是鲜见的,以至于某些美学家相当乐观地认为,在继近代18世纪末到19世  相似文献   

16.
李渔是明清时期的戏剧家、生活美学家,《闲情偶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写给市民大众阅读的实用生活美学著作。本文通过对李渔《闲情偶寄》中的美学思想,结合当代文化艺术传播的研究,对生活美学的商业化、艺术产业化、消费社会中的艺术功力化提出深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评论》今年第四期发表了周来祥和陈炎先生的文章:《当代西方美学的内在张力》,对拙著《当代西方美学思潮评述》中的分类及其提出方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作为周先生的后学,我怀着敬仰而又审慎的心情读了再三,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但对其所得出的结论又不能完全苟同。周、陈二先生不同意拙著将当代西方美学分为人本主义和符号学两大思潮,其主要理由是“任何审美和艺术活动都是个人活动,都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任何美学研究都不可能完全离开人的能力、人的感受而进行。所以,如果将与人相关的美学研究通称之为‘人本主义美  相似文献   

18.
赫伯特·曼纽什教授所著的《怀疑论美学》是第一部系统介绍怀疑论美学思潮的学术专著。一位西方著名学者自以为最重要的一部专著首先在中国出版中文版,而后再在欧洲出版德文版、英文版,这件事情本身不仅表明作者把中国作为世界文化发展的源泉,致力于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西方的积极态度,而且也显示出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同时,也说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正在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新的贡献。《怀疑论美学》是根据作者1988年在中国举办一系列讲座修改加工而成的,也是他接触中国文化。受中国老庄哲学思想影响,将西方怀疑论与中国老庄哲学比较研究的结果。在本书中,他运用怀疑论精神,集中对艺术和美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艺术的本质,不在于它追求一种超自然的存在,也不在于它对现实的忠实反映,或内在感情的表现与抒发,而在于对现实的批评。这种批评并不是简单的指责与发难,而是对表面熟悉的事物检讨与发问,从而得出新的发现与新的选择。同时。艺术家也不是什么天才,而是一个时时在内心中进行独白与自我对话,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时时进行发问与对话,从不为自己的行为规定一个固定的目标和固定程式的人,也就是说要反对僵化。作者这些观点很有商讨的必要,所以我们邀集部分专家学者座谈《怀疑论美学》。  相似文献   

19.
美学近些年来有很大变化,不仅探讨的问题有所变化,比如环境问题、差异和身份问题、日常生活、都市空间问题,这些都超出了传统的美学边界,而且美学研究的视角也有不少变化。在我看来,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现代性。诚然,现代性究竟是指什么还存在不少争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的美学继承了传统美学的优秀资源,并以西方哲人的理论学说为基础,阐释了艺术与审美的融合过程,最终形成其中西兼容的美学新类型。他的美学思想指导着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