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道德建设对于硕士研究生及其所在的省属高校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省属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较为普遍,主要有抄袭剽窃、雇佣枪手、搭顺风车、伪造数据、一稿多投等多种形式。教育理念偏差,评价体系不善和认识水平不足是造成其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规避道德失范现象是个系统工程,既要提高规范意识,也要完善制度和加大制度执行力。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源动力,研究生是高校科研的生力军。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的科研创新面临着众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创新激励问题。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创新激励机制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建立健全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的研究生创新激励体系有利于研究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成为科研路上的参与者。本文结合地方高校的特点,分析了现阶段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并且给出了地方高校健全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高校科研团队中研究生的个体需求,探索适合于我国高校科研团队中研究生的切实可行的激励策略,从而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科研潜能,稳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及质量保障体制构建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当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过程中地方高校所表现出的系列特有问题,提出采取开拓招生渠道、提高生源素质等方法来保证研究生招生数量和质量;通过正确树立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观念、因地制宜设置研究生培养制度,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作为研究培养机构的主体地位;通过强化研究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结合导师在科研及学术方面的指导,培育出既有一定科研能力,又具有良好思想素质的研究型人才,为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方法和质量保证体制提供参考,为地方高校的科研和文化迅速发展提供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5.
助教制度是我国高校研究生开展“三助一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三个方面全面梳理总结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研究生助教管理制度,即角色定位与选聘制度、培训制度和考评制度。该校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助教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启示:明确研究生助教的功能定位、强化院系在研究生助教培训中的作用、完善研究生助教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搭建信息平台并实现管理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教育教学改革对省属高等院校(地方院校)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教育教学形势改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服务地方特色经济成为省属高校发展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基于此,完善并确立以实践教育和需求导向为基础的教育教学观、通识教育和个性化模式为核心的多样化培养方案、做事能力和情商智慧的发展目标,是省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同时,突出地方高校教育特色并吸纳企业参与教改,是省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我国高校科研实验室的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但其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该文分析了世界一流科研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制度建设以及制度执行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全面扩招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宽进宽出的管理制度的形成以及校园学术氛围的淡化,都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新形势下,高校要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努力为国家培养科研创新人才。本文分析了高校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意义,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为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借鉴,为国家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现代意义上的学分制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这项选课制度主要是以学分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的刻板不同,这种管理制度能够充分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运作上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而受到世界各地高校的推广。在中国,如何在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的同时,充分提高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需要攻克的一个重大难题。本文试图探讨在学分制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研究生在今后的科研学习与工作中增强自身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并使其学会独立思考,增强问题意识,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现状,并参考两所国外著名高校科研管理的方法,从制度完善、基金设立、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对创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