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当前,气象新闻在报纸中的地位逐渐升温,许多报纸通过开辟气象新闻专版吸引读者.经过几年实践,气象专版由简单复制到自主创新,将天气信息与报纸版面艺术相结合,成为读者喜爱的本土化新闻产品.如何突破自身发展困境,利用和借助各种资源与传播手段提升气象专版质量,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2.
有些报纸在改革中,不肯在搞好新闻报道上下苦功,却一味追求搞专栏,专版,大有与杂志一争高低之势,未见得是明智之举。就我所在省的大报来说,年初起就开辟了副刊、专版十来个,各种专栏十多个。下面的小报也跟着这样做。报上的新闻越来越少,有的连国内外的时事新闻也被挤掉了。人们看报纸如同看杂志,看报的兴味何在?  相似文献   

3.
有些报纸在改革中,不肯在搞好新闻报道上下苦功,却一味追求搞专栏、专版,大有与杂志一争高低之势,未见得是明智之举。就我所在省的大报来说,年初起就开辟了副刊、专版十来个,各种专栏十多个。下面的小报也跟着这样做。报上的新闻越来越少,有的连国内外的时事新闻也被挤掉了。人们看报纸如同看杂志,看报的兴味何在?  相似文献   

4.
何岚 《新闻战线》2023,(9):65-67
都市快报以生活服务内容为抓手,开设专栏专版,深耕天气新闻。巧用数据、图文并茂,有趣有理易转发;善于发现、积极创新,用“气象+”牢牢吸引受众,对天气变化迅速做出正确权威解读;拓展发布渠道,积极拥抱数字媒体,与时俱进接地气,不断强化传播力。  相似文献   

5.
如何办好《世界经济》版贺海亭为了适应开放改革的需要,传播新知识,提供海外信息,我国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办了《世界经济》版,也有的叫《国际经济》版。不仅中央报纸辟有这类专版或专栏,而且省市报纸也开辟了这类专版或专栏,有的是每天一个版,有的是周二或周三版。如...  相似文献   

6.
报纸上有一批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专版专栏。有的创办至今已有了一些年头,拥有了比较固定的读者群。精心办好专版专栏,是使报纸引人入胜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该说,现在有的专版专栏在贴近读者、贴近生活方面做了努力,办得比较有特点,比较受读者欢迎。但同时有不少专版专栏相形见绌,水准不高,有的甚至是滥竽充数,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均与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十分隔膜,属隔靴搔痒或者说只触及生活皮毛的稿件比比皆是,有生气、有新鲜感的东西凤毛麟角。说句也许并非耸人听闻的话,许多专版专栏暮气沉沉,早巳走进了死胡同。读者不喜欢、不满意,是很自然的;就是我们这些“当局者”——专版专栏的编辑,也日益强烈地觉察到了危机。照老路走下去,不思变革图新,对读者对编辑来说,实在是皆无新的意趣可言了。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新闻,广告是广告,二者绝不可以划等号。然而近些年来,在有的报纸上,新闻和广告却打破了界限,彼此不分,广告用新闻来表现,新闻中包含着广告.使新闻的“无偿”变成了“有偿”。有偿新闻在报纸版面上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消息、通讯,一种是专栏、专版。  相似文献   

8.
天气预报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进入2l世纪,我国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天气预报报道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由简单地提供天气信息向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气象新闻转变,天气预报服务开始向全方位、无微不至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报纸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都市报的气象新闻专版,它包括天气预报、气象生活小常识、各类指数等,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贴近生活,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刘晶 《采.写.编》2001,(1):43-44,38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文化新闻越来越受到各媒体的重视,有的报纸开辟专栏,有的开辟专版,还有的以周刊的形式进行集中报道,笔者从事文化报道时间不长,对相关媒体的文化新闻也只是有些皮毛上的了解,但我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愿在这里与方家同仁切磋。  相似文献   

10.
浅论娱乐新闻言论对娱乐新闻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娱乐新闻更多地牵扯了读者(听、观众)的视线,人们在关心时政之外,也希望愉悦感官,放松身心。而各类报纸娱乐版面上的“眼睛”──娱乐新闻言论,更以新颖活泼的面孔,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娱乐新闻言论属于新闻小言论的一种,目前相当一部分娱乐新闻言论是以专栏或专版的形式出现的,例如专栏有羊城晚报的《众议院》和《龙眼碌碌》,深圳特区报的《娱情评弹》,深圳晚报的《娱情末了》和《观众席》等等,专版有南方都市报的《娱乐评介·四人吧》。出现在这些专栏或专版里的评论,都是对新近发生在娱乐圈…  相似文献   

11.
日本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在版面上占的位置很突出。全国性大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都有自己的天气预报专栏。《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把专栏放在第一版,《每日新闻》把专栏放在社会版。在天气预报栏里,登有卫星云图、天气图、东京天气、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读卖新闻》还载有各地气温、温度,世界气温与天气。地方版重点报道地区天气;社会版有时配照片登一些重要的气象报道;星期  相似文献   

12.
新疆各级党委机关报及综合报纸都设专版或专栏报道国内、国际新闻。因为专版或专栏是有限的,这些机关报往往从汉文媒体报道的有关国内、国际新闻中提取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性报道,或反应热点、难点问题的新闻报道,以及关乎世界局势变化的报道,从而丰富了少数民族党报的内容,增加了信息量,又及时给读者提供有关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信息。各级党委的少数民族文字的机关报及综合报上发表的国内、国际新闻,大都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在报纸媒体中有一种“新闻漫画疲软”的说法。仔细一想,近几年新闻漫画在报纸上日渐稀少的状况,确实令人堪忧。过去,从中央级报纸到地方报纸上的漫画专版、专栏多而活跃。为弘扬不畏艰难勇于改革的正气,批评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各大小报纸竞相开辟出了“讽刺与幽默”、“酸枣刺”、“刺玫瑰”、“五味子”、“多棱镜”等漫画专版和栏目。  相似文献   

14.
新闻时评是时下媒体的“宠儿”,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开辟了时评专栏,一些主流大报甚至还开设了时评专版。  相似文献   

15.
金涛 《新闻前哨》2007,(10):70-71
每晚央视《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是收看人数最多的天气预报节目。翻开每天的报纸,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关于气象的新闻报道。地位:配角成主角——从小豆腐块到专版天气预报是我国气象新闻的开端。1981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首  相似文献   

16.
田悦 《新闻前哨》2005,(9):93-93
厚报时代,随着读者对图片信息需求的增大,报纸运用新闻图片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除了把有分量的新闻图片放在一版显要位置吸引读者眼球外,加大了以新闻摄影专题为内容的摄影专版的力度和深度。过去,很多报纸都设了摄影专版,但这类专版新闻性普遍不强,有的片面追求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有的追求图片的数量,而没有重视其内容是否具有新闻性和信息量,有的甚至以副刊形式出现于版面。在读图时代,新闻摄影专版的重新定位已引起业界的思考。湖北日报摄影部对摄影画刊的探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报纸“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传本 《新闻界》2005,(3):101-101,98
纵观近十几年来报纸文体新闻的发展和变化,“娱乐化”的趋势已显而易见,只不过,“文化新闻”的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报对文化新闻的报道,均直接放在“文化新闻”专版或“文化新闻”栏目中,但到了90年代中期前后,许多报纸、特别是都市类的报纸,已把这样的专版或专栏改名为“娱乐新闻”。老牌的都市晚报,诸如《北京晚报》则在文化新闻的报道上同时用“娱乐新闻”和“文化新闻”两种版栏统之。这种外在形式上的变化已足以看到“文化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体育新闻”的娱乐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日前揭晓,有十个名专栏列入其中,这也是中国新闻名专栏的第四次评选.新闻专栏是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媒体的队伍素质和策划水准.从这次评选的新闻名专栏来看,中央新闻单位的有6家,地方媒体的有4家;报纸系统有4家,电视台有2家,电台有3家,还有一家是通讯社;新闻评论专栏仍是这次评选的重头,占了5个,新闻报道有2个,访谈类专栏有2个,还有一个是新闻和报纸摘要.当然,这种划分也不完全是那么严格,有的专栏是具有评论性的新闻专栏,有的专栏则是服务性的新闻专栏,下面对这些专栏及其特点作一介绍和评点.  相似文献   

1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办好报纸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同时也是报纸上专版专栏突出指导性、增强针对性、强化可读性、扩大吸引力的根本途径。因为报纸上专版专栏固定性、专业性和娱乐性的特点比较鲜明,这些特点不但为在专版专栏上直接实现“三贴近”原则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实现“三贴近”原则也为提高专版专栏的宣传质量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抓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不少报纸都在一版或专版上开辟了一些时评性杂文专栏,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河南日报的《纵横谈》等等,这些专栏发表的文章,均以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为据议论说理,所以叫时评性杂文。时评性杂文具有新闻、文学和说理三位一体的特征。一、新闻特征报纸时评性杂文专栏里的文章虽不属新文体裁,但它具有明显现实性和时效性的新闻特征。一是它据新闻事实议论说理,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发展变化中出现的问题和动向。鲁迅说,杂文是反映“时代的眉目”,就是强调杂文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要便捷敏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