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读者们可能早就注意到了,军报三版刊登的加框新闻,大都是一事一报式的新闻,即一篇报道只报道一件新闻事实,这种新闻写起来好写,编起来好编,安排版面也决当,可谓是一路开“绿灯”。见报后读者也喜欢看。为什么这种新闻如此受欢迎?首先,它符合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次,它篇幅短小,一事一报,一般不会超过800字;第三,它通篇都用事实说话。可是,从自然来稿情况看,这种新闻却很少见到,有些新闻虽然见报了,也是编者从众多事例中挑选出来的。一事一报写新闻,只要能把事情讲清楚就行。可为什么这样好写…  相似文献   

2.
那年,我从经济日报调到人民日报海外版,脑子里整天琢磨着三件事,一是搞好报道,二是抓好发行,三是增加收入.如何搞好报道?我们作了一些调研.海外读者建议说,希望海外版不要老是报道国家经济建设如何啦、工农业生产如何啦、各省各市如何啦,能不能写一点中国最底层老百姓真实的日常生活,让我们真真切切地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3.
《农民办张结婚证竞被收费千余元》,是近一时期揭露农民负担重新加重的一条好新闻。它篇幅不长(全文不足700字),报道的是山东一农民办结婚证被多收费这件事。这一人一事的报道并未使人感到“小鼻子、小眼”,相反,却引起了各方面广泛关注,认为它反映了当前普遍存在的农民负担“反弹”、影响种粮积极性这个大问题。这篇新闻新华社于1995年12月1日播发后,反响强烈。十多家中央和省(市)报纸在显著位置刊登,一些文摘报、晚报予以转载。邹家华、王汉斌、罗干等  相似文献   

4.
一,深度报道的由来和特点。 深度报道(亦称深入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一般的新闻,常常报道事实的片断或概括,常常报道一个侧面、一朵浪花,报道事实长链中的一环,一事一报,简洁明快。这种报道有其必要,也有其好处。但由gf以下原因,人们又不满足于上述报道方式。 a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广阔性,要求新闻有宏观意识; b当今人们主体意识的发展,求知欲望的增强,使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c社会信息的增长,信息变化的捷速,要求新闻突破一事一报,走向一事多报,不断报道,甚至力争同步报道,有时则要多事一报,提供丰富翔实的多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策划式报道又称报道策划,是媒体主动介入生活或新闻事件从而挖掘出有一定影响力的深度报道,或对突发事件所进行的快速反应式的集中报道。策划式报道是对传统的“一事一报、一事一因”的报道模式的突破,其特点是由某一个事实或线索入手,主动挖掘各种背景材料,对报道的内容、形式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台州日报社在借鉴兄弟党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党报热线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采编队伍,着眼民生新闻,以百姓生活中的突发事、新鲜事、烦恼事、有趣事为报道内容。经过3年多的实践,《台州日报》热线不仅成为群众联系党报记者的热线,  相似文献   

7.
近日,央视《新闻30分》曝光了江西省修水县上衫乡近500名村民,因开采金矿感染尘肺病,137人死亡,死者和患者家庭遭受致命打击一事。报道发出后,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率江西  相似文献   

8.
《中国商报》6月12日一版刊登的《兼并考验“开封”意识》一稿,是一篇批评性报道,并且是以新事为主、旧事重提的一篇批评性报道,所以对此稿的处理。特别是“提要”的写法和标题的制作,需要格外慎重,从发稿到一二三校样和最后的校红样上,改来改去,不下四五次。3年前,即1994年,《经济日报》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主题。以“‘开封人’的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为内容,利用“开封”是否“开封了”这样一个文字上可以利用的“意思”,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相似文献   

9.
一事一议,作为一种新闻体裁,据新闻界老前辈回忆,是60年代初兴起于大众日报的。当时,出了一批新闻佳作,人民日报、新华社向全国做了评介。后来,许多报纸相继出现了“一事一议”这个栏目,成为一种特别的新闻体裁,至今被读者喜闻乐见。我结合自己多年来学习采写一事一议的实践,谈一下关于这种体裁的把握和运用。一事一议,必须有事,有新闻。然后  相似文献   

10.
所谓深度报道,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深度报道旨在揭示新闻事实的内部联系和因果关系,反映事实产生的原因、环境及其发展过程,挖掘其深刻的社会意义,从而打破一事一报、一事一议的新闻报道旧框框。可以说,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电视魅力的具体体现,更是观众日益提升的收视心理、审美情趣的需要,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1.
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时,固始县人民政府、教育局决定给固始高中办点实事——盖一幢可容纳30户居住的教师宿舍楼.于1987年8月底胜利竣工,经验收交付使用.教职工听到这一消息,欣喜雀跃.不少教师希望能早日迁进新居. 我认为把这件事在教师节期间报道出去,是个鼓舞人心的新闻,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知识分子的深切关怀.于是,就抢了最佳报道时间,在9月8日上午写了“固始高中三十户教师喜迁新居”的报道,一式两份,一份送县人民广播站,一份发往《信阳报》.因为是应时稿件,经编辑部略加修改都先后发表了.固始县广播站连续播音三次。  相似文献   

12.
报纸对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最突出或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连续报道,是报纸常用的报道形式。一次成功的连续报道。即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的剖析,引出普遍性的经验或教训,可以达到指导工作、澄清认识、教育读者之目的。今年3月26日至5月19日,人民日报对辽宁纠正错捕三律师案进行的连续报道,除了在头版发了两个头条新闻一篇评论外,还连续在国內专页(政治·法律)版发了一篇答记者问,一篇纠正错案纪实的长篇通讯,一篇由著名法律专家写的分析文章。从社会效果看,应当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连续报道。律师被捕案的典型性 5年前,辽宁省鞍山市所属的台安县机械厂轧钢  相似文献   

13.
魏明革 《新闻界》2006,(5):130-130
体育报道在一张报纸和读者的心目中,是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报纸的体育版也成为争夺发行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搞好体育赛事报道,报纸体育记者应抓好三个环节:复活赛事、解释赛事、预测赛事。一、体育赛事报道要复活赛事。作为报纸体育记者,如果不考虑电子媒介的竞争就绝不能做好体  相似文献   

14.
读某些记者写的新闻,有时觉得困难。按理说新闻是明白文,你既然报道某处发生一件事,至少是什么样一件事,应展示给读者看,否则,你干脆不要报道。  相似文献   

15.
报纸对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最突出或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连续报道,是报纸常用的报道形式。一次成功的连续报道,即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的剖析,引出普遍性的经验或教训,可以达到指导工作、澄清认识、教育读者之目的。今年3月26日至5月19日,人民日报对辽宁纠正错捕三律师案进行的连续报道,除了在头版发了两个头条新闻一篇评论外,还连续在国内专页(政治·法律)版发了一篇答记者问,一篇纠正错案纪实的长篇通讯,一篇由著名法律专家写的分析文章。从社会效果看,应当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闻不如其他门类新闻报道鲜亮光彩、抢人眼目,而且它也容易落入数字化、图表类或抽象议论的老套套,阅读起来显得比较枯燥。尤其是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更难搞,作为媒介一方面很想抢发具有前瞻性的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指点江山独领风骚,为市场为商家为百姓提供权威报道;但同时又怕硬充内行闹出大笑话。作为大众传媒,要使经济新闻报道简洁、通俗、专业,是一件比较难的事。但只要有这  相似文献   

17.
分房是机关、企业中最敏感、也是干部最容易以权谋私的事。我们曾采访过一次分房中的问题。从1997年5月27日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早晨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及《新闻纵横》节目,连续3天播出了我们采访的批评机械工业部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领导,在分房中以权谋私的录音报道。报道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但是,这组报道在采访中却颇费周折,可以说是一次艰难的采访。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要“新”要“实”。在这方面,我们绝大多数新闻工作者、业余通讯员做得是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同志为了求“新”求“快”,仍然违背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人为地造成了一些假报道。为了求快,预先报道。常常是“事未做而文先行”,把计划中的事说成是正在办的事,把发展中的事说成现实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早产新闻”(实质上是假报道)。去年十一月。我们收到一篇稿子,稿子开头写道:“昨日,在某地一幢  相似文献   

19.
通讯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它是一种比较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的新闻体裁,在报道人、事的基础上着眼于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分析。人物通讯则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一篇成功的人物通讯,往往有让人过目不忘的典型事例或情节,新闻工作者大量地挖掘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  相似文献   

20.
成就报道是党报新闻宣传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总结以往的经验,我们认为,为成就报道找个叙事人是处理好成就报道写事与写人的关系,改进写事的方法,让成就报道见事也见人的一个好办法;是克服成就报道老一套、炒冷饭、一般化的弊端,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增强报道效果的有效途径。以人叙事事中见人我们知道,改革和建设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人民群众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因此,成就报道不仅要写事物的变化,而且要善于透过事物的变化来展示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变化。从见事到见人,不是报道侧重点的一个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