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颐 《中文自修》2012,(Z1):88-89
只有记住曾经的"烧书",才能避免再次"烧书";忘记曾经的"烧书",不仅仅是"烧书"很可能还会再发生。人们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背叛了自己的光荣传统;但如果过去曾经罪孽深重,忘记过去就是拒不悔罪。要记住光荣传统并不困难,而要面对历史的罪过,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民族、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痛苦。近70年前,为了"统一思想"、保  相似文献   

2.
廖心文 《天津教育》2014,(15):24-28
我所在的中央文献研究室是党中央的一个重要部门,也是研究党中央的重要文献和领袖人物的科研机构。我们研究老一辈革命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生平业绩;二是思想;三是精神风范。我认为研究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平业绩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一段历史,记住老一辈革命家在这段历史中的作用。在研究他们的生平过程中,了解他们是怎么样一个人,他们为我们的民族和国家都做了哪些事情,从他们的生平中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了解我们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60年前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纪念60年前为国家、为抗日战争胜利而壮烈牺牲的英烈们和为日本侵华战争而死伤的同胞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牢牢记住那段历史,特别是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更要牢牢记住那段历史。历史是民族的根,历史是教科书,历史是指南针。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就将被迫重演历史。”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作家来说,在当代史的叙事中有一段讳莫如深的历史。这段历史人们习惯上把它叫做"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当代中国曾经出现过令人心悸且心酸的一幕,无数的生灵在饥饿和恐惧中死去,那场大规模的死亡是对此前全民“大跃进”的民族狂热的惩罚。而专门以这段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在我的阅读印象里并不多见,而佳作就更是鲜见了。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鸦片战争150周年。150年前,英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铁蹄,使中华民族陷入灾难的深渊达百年之久;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使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个曾称雄世界的文明古国,就这样被迫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段耻辱的历史,发愤图强,建设好我们有中国特色的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18):141-142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同样的,我们忘记了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背叛",历史作为一门文科性质的学科,有其深刻的重要性,唐太宗曾经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从这句话看来,历史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我们要学习历史,铭记历史。作为中学生,正是接触历史的初步时期,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做好正确的引导使其对于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们可以更主动地开展自主性学习。  相似文献   

7.
2008年已经成为历史。回想过去的一年,让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喜和过多的痛!我想经历了这段历史的中国人都将记住这一年!2008年,有着成功举办奥运会,圆了百年奥运梦想的辉煌;有着成功发射神舟七号,并实现了中华民族首次漫步太空的  相似文献   

8.
从1937年7月7日中国血性男儿在芦沟桥奋起抗击日寇,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坚持以民族大义为重,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倡导并形成广泛的抗日爱国民族统一战线,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伟大抗日战争的洗礼,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举,重温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让我们的人民.尤其让广大青少年永远记住“8·15’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记住中国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者残暴肆虐的历史教J!D:“国弱常受欺凌…  相似文献   

9.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耻史、抗争史。如何去全面客观地总结这段历史,并把它正确地有益地传授给我们的学生,这关系到我们正确史观的宏扬、历史教育的成败和民族的振兴。笔者从教中学历史十余载,认为现行一些教材的编写及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操作存在一些缺憾和不足。现将多年萦绕于心的看法讲出来,希望与同仁探讨,更盼同仁指教。一、理性思考不够中国近代史,应该说内容丰富、有血有肉,是进行国民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好素材。历史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能塑造我们民族灵魂、激励我们民族奋发向上的健康有益的人文精神,养成…  相似文献   

10.
30多年前,中国人民吃、穿、用几乎都得凭一张张票正。吃饭要饭票,穿衣要布票油、盐、酱、醋、肉、蛋、糖、茶等都要票。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今天每个人手中恐怕仍会拿着一叠叠票证。这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几乎难以置信。为了让队员们记住这段特殊的历史,山东省莱州市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是祖国和平统一、民族振兴的理论。李登辉的“两国论”是背叛祖国、背叛民族的谬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振兴,是历史的主流,李登辉逆历史潮流而动,是民族的千古罪人。  相似文献   

12.
《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于永正的作品,其通过对比的手法对圆明园昔日的壮观和现在的破败进行叙述,进而使我们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并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从而提升我们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本文以《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为例,探讨情境创设和阅读文本对学生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这个初夏,这样一次突如其来的山崩地裂,注定要成为我们心中最深刻最长久的记忆。这个夏天,我们记住了痛苦、悲伤、绝望和无助,也记住了善良、坚毅、果敢和坚韧。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见证了痛苦,见证了死亡,但更见证了中国新一代人的勇气、责任  相似文献   

14.
告别二00八     
2008年已经成为历史。回想过去的一年,让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喜和过多的痛!我想经历了这段历史的中国人都将记住这一年12008年,有着成功举办奥运会,圆了百年奥运梦想的辉煌:有着成功发射神舟七号,并实现了中华民族首次漫步太空的飞天创举:但也有着让无数人瞬间家破人亡的恶梦!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五十年后,回首这段历史,既让我们为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赢得大国地位而骄傲,也令我们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大”而不“强”的另一历史侧面而深刻反思。 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时值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出版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纪念抗战胜利的书籍。《记住这段历史──日军侵华罪行和中国人民抗战实录》就是其中一本优秀读物。此书用大量的史实,以浓重的笔墨揭露了惨绝人寰的日本侵华战争和日军所犯下的滔天  相似文献   

17.
对于每一个从事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人来说,近代史的魅力或许就存在于时代的动荡之中。社会结构处于大转折时期,旧制度被颠覆、消解,新文化在踉跄中显现曙光。对于这段历史的探索解析,多少都凝聚了我们对国家民族前途的考量,对中国政治和文化那种与生俱来的关切。  相似文献   

18.
乡土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张德顺近代中国历经沧桑.饱受屈辱,近代中国人民为谋求民族独立振兴.矢志求索,谱写了一曲曲悲壮史歌。回顾这段历史,国人无不受到巨大的震颤.它也强烈驱使人们进行深刻反思.体察历史的意蕴。这一段历史始终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历史会记住所有为树立民族自豪感、增进世界友好作贡献的人们,不管他是伟人,还是平凡人。陈晓松,这位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创造奇迹的普通留学生,正是这样一位平凡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从1840年至19(?)9年(似五四运动为下限)这近八十年的历史,勾划出中国社会的基本轮廊,充分展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这段历史,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占着比较重的份量,它既能使当代青年记住中华民族的屈辱,又能从先辈们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吸取营养;既能对祖国所走过的一条沉重的道路进行反思,又能看到中国未来必将是社会主义.这段历史是相当丰富的,是中国社会有史以来变化最深刻,社会动荡最剧烈的历史时期.但是,在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的教学中,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