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工人运动史》是一部富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学术著作。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阶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伟大的作用。本书有三大优点值得强调:一、它是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撰写的。本书两位主编从50年代建国不久就开始献身中国工...  相似文献   

2.
马可和雅各的传说 马可·波罗(Marco Polo)真的到过中国吗?这句话是我前年看到的一本书的书名,作者是英国人Frances Wood,这个英国人怀疑马可吹牛。不过,去年又有人把雅各·德安科纳( Jacobd’Ancona)的《光明之城》(The city ofLight)译成了中文,整理者也是英国人,他神秘兮兮地宣称,在一个更神秘的人那儿发现了这本书。于是有人说,即使马可没到过中国,反正有雅各比他更早就到过了中国。 是真是假,好像一时难以论断。主张马可和雅各真的来过中国的人,和主张马可和雅各没有…  相似文献   

3.
一九一九年以后,资产阶级新闻学开始广泛地被介绍到中国来,南北很多大学设立了新闻系,开设了新闻学课程,我国自写的新闻学著作也陆续出版。戈公振于一九二五年在上海国民大学担任中国报学史的讲授工作,《中国报学史》一书也就在这时候开始写作,历时一年多,-九二七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书对旧中国新闻界是有影响的。一九五五年我们重印了这本书。下面对这本书作一个简扼的介绍,同时谈谈我对这本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电子出版》2004,(4):57-58
每个人都有一张面孔,每一本书也都有一种版式。人的面孔千差万别,书的版式也千姿百态。浅层次的看,版式仅仅是一种外观,一种形式,其实不然,就根本上来看,它既是形式,也是内容。因为一本书在手,读者依据版式设计,可以从宏观上猜摩出它的总体风格--是严肃,还是通俗;是学术交流,还是生活随笔;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是深沉凝重的,还是轻松愉快的……这一切,不同的版式设计,将会给读者以不同的联想,不同的昭示。一本书到手,人们首先看看封面,然后很自然  相似文献   

5.
“温暖是要自己寻找的,如果可以从一本书一部电影里去获得,那这个世界就太幸福了。人要有担当痛苦的能力,才能享受幸福”  相似文献   

6.
《吴冠中速写意境》(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一书自面世以来,获得广泛的好评,读者普遍反映这本书乍看漂亮,细看吸引人、感染人。这本书印了五千册,目前已接近售罄。这本书在香港也销得很好,台湾城邦集团旗下一出版机构发现后很快就买去了繁体字版权,海峡两岸的编辑同行都说这本书编得颇有创意。  相似文献   

7.
一本书的出版,是与作者、编者,以及出版者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读者能从书店里买到一本好书,并从中学到了有用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知识,对于作者、编者、出版者是万分感激的。那种要求人是完人,金是足赤,书一点缺点、错误也没有,我看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一本书中存在一些缺点、错误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有一点反倒使人感到“奇”了。当翻开一本书(尤其是科技书籍)的前言或出版说明,你会读到: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对一本图书的质量定论时,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比如:不懂专业的人审读专业书,提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专业问题”;对一本书抽查10%左右,就根据抽查质量定整本书的质量等级;一本书两人同时审读,一个结论是优秀,一个结论是不合格;一本书差错率很高,考虑到诸多原因,照顾为“合格品”;一本书审读人定为不合格,但经过嘴巴厉害的人“这儿不应算错,那儿不应算错”  相似文献   

9.
孙子评说     
孙子评说■张卫孙子是一个人,也是一本书,就像老子、墨子、孟子、庄子一样。这几年来,我国的“孙子热”不断升温。其原因,大概和日本人、美国人对孙子的推崇不无关系。在日本,有“经营之神”称呼的松下电器公司创始者松下幸之助说过:“中国古代的先哲孙子,是天下第...  相似文献   

10.
江红辉 《出版参考》2007,(7S):I0005-I0005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有人把出版称为“茅屋产业”。当然这个人不是中国人,他是Bookscan美国公司总经理JimKing先生。 他说:“我们把出版业叫做‘茅屋产业’,是因为写书太容易了,只要有台电脑坐在家里就可以写书,只要付钱找人把这本书打印出来,然后找个印刷厂把书印出来就可以了。所以理论上讲作者自己可以出版,而且做起来一点都不难,  相似文献   

11.
一本好书的产生,就"像是个小小的奇迹";编辑是作者以外最有资格"说自己有功于这本书的诞生的"人——这就是编辑的满足感。在作者编辑的数十本书中,作者认为最能带来满足感的非黄仁宇作品莫属。作者回顾《万历十五年》两种新版和《现代中国的历程》的编辑过程,细数了在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装帧设计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深切体会。  相似文献   

12.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11,(36):44+46
世上会有人恨图书馆吗?《魔鬼经济学》一书的作者史蒂芬.都伯纳认为,如果有这等人,那就是出版商。想想看,图书馆采购一本书,前前后后让几十个读者借阅。假如没有公共图书馆,这些读者想看书,就非去书店掏钱买书不可,即使并非这几十个人全都变成买书人,哪怕只有10个人愿意掏钱,这对出版社和作者而言,就损失了9本书的收入。  相似文献   

13.
西方人似乎比中国人更多些自省意识。我曾从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西方某家大公司的老板派人去参观另一家大公司,参观人员回来之后向老板汇报别人的技术和管理如何落后于自己公司,结果挨了老板好一顿训斥。老板说,我要你去参观,就是要你去发现我们跟别人的差距,我比别人好的,你不说它不会跑掉,别人比我好的,你发现不了,我们就永远也赶不上。这样的事在中国不太可能出现,我们最流行的做法是通过别人论证自己的正确和英明。西方人这种自省意识与基督教的“原罪”观念有不有关联,我没有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西方人好像并不把这种自省意识看成是丢了脸面,要不,卢梭当年就不会写《忏悔录》,德国总理就不会因为“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向犹太人谢罪了。从西方跑了一圈回来的老鬼最近出版了一部非虚构的长篇小说《血与铁》,这本书因为它的忏悔意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二十世纪,将是一个人人可以写自己的世纪。这句话初听起来有一些令人不解,但若是你能细心地浏览一下当下的中国图书市场,尤其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生活观察、想象空间为胜的长篇小说和各个人传记来看,尤为突出。人人写自己,无疑是扩大了写作者的队伍,这里不提是作家,就是因为目前的写作队伍日益壮大,如果写一本书就可以称为家,那就极可能出现人  相似文献   

15.
栾轶玫 《视听界》2012,(4):125-125
早在2007年我就看过一本书,名字就叫《舌尖上的中国》,书里介绍了中国的各类美食,看上去心驰神往,特别是书名,一看舌尖立即生出了滋味。6年之后这本书的题目成了一部纪录片的题目,而且这部纪录片一边走着法国戛纳的红地毯,一边走着中国互联网四通八达的网路,迅速蹿红,成为人们今日舌尖上不断翻飞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严格地说,独特性已包括在典型性之中,事例是典型的就应该是独特的,而不是一般化的平不拉的。之所以还要把独特性单挑出来说一说,是因为常见有看似很严整的稿子,似乎挑不出什么毛病,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毫厘不爽,可就是没有一件能让人兴奋的事,没有一句能让人记住的话,像一塘清水,缺少鱼虾,波澜不兴,了无生机。此所谓“无瑕之,无瑜之作”也。这里面当然有写作水平问题,即把本来有个性的事例写“板”了,把本来生动的事例写死了,  相似文献   

17.
我翻译的罗兰·巴尔特《中国行日记》一书(署名:怀宇),前不久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没过几天,就有读书类报纸编辑通过电话采访我,就这本书的方方面面提了一些问题。由于是突然接受采访,没有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8.
龙应台的这本书,我以为是可以作为中国人的一面镜子来看的。龙应台是台湾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一位女专栏作家。她以《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声怒吼,在台湾《中国时报》开始撰写她的《野火集》专栏。仅短短的一年,就刮起了一股席卷台湾  相似文献   

19.
王卫刚 《视听界》2009,(6):34-36
11年前,正式开始在新闻媒体的工作后,我买的第一本书是《目击世界六十年》,作者“沃尔特·克朗凯特”。买这本书是因为一位领导的推荐,他说,做新闻,应该知道克朗凯特。中国人纪念克朗凯特,是有些不同寻常的。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闻主持人,能被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中国新闻人尊敬和纪念,已经可以说明其价值。  相似文献   

20.
责任编辑郎静老师问我,哪本书对我的影响最大。哈哈!这可问倒我了。在学术上,对我影响很大的书有很多,但要说哪一本书影响最大,那可真是难事。既有影响,那肯定都是我喜爱的书,真不想让它们有一个落选,但它们也不可能个个都上台领奖。选上十本八本书,在一篇短文中,声称每本书都是影响最大者之一,不仅文不宜得体,而且显得缺乏判断力与眼光。重要的不是选哪本书,而是选择的理由。好书都具有自己的个性与面貌;面对不同的人,它们会呈现不同的内涵;不同的人面对同一本书时,读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蕴含。书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功用与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