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说到艺术史上的印象派,一般都会提到凡·高、莫奈和马奈,我曾经也一度以为印象派作品就是这些男生们的郊游写生,19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他们创造的好时代。后来,在阅读了其他的书、看了不少展览之后,我才在历史的缝隙中,找到了女性印象派画家。在关于印象派的讨论中,女性印象派画家常常被忽略。即使是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这样杰出的画家,即使当年在拍卖行她的作品身价超过了同辈的男性印象派画家,  相似文献   

2.
回望印象派     
印象派绘画盛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兴盛时期。在十九世纪传统的土壤上 ,他们的确创造了一个视觉革命的神话 ,消解了至高无上的线条原则 ,张扬了画家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3.
名作欣赏     
对于印象派画家说来,自然界一切景物,都只是色彩。他们面对实景作画,运用完全异于传统绘画的艺术语言,努力将自然所给予的这一视觉感受--光与色的变幻,如实地再现到画布上去。在他们的画中,暗部色与阴影色不再是单调乏味的黑与褐色,却变为较纯的亮部色彩之补色。景物的色彩,也不再是物体的固有色,而受到了环境光色的影响。在印象派画家的画中,平涂色块消失了,代之以闪烁多变的笔触。  相似文献   

4.
西方绘画在发展历程中,画家总是将当时的科学成就引进艺术创造之中.由于光学和色彩学研究成果问世,后来又经查理士·亨利把光和色彩直接与美学相结合,运用到艺术法则上,这使追求创新的画家们深受影响和启发,他们尝试着纯粹的"外光"描绘,以及新的色彩关系分析,并把这种自然科学的法则和他们的艺术观点结合起来进行创作.后印象派在印象派追求"光学现实主义"影响下,在对色的分解与综合的绘画实践中逐步形成"抽象"美,这种依据艺术家内在的审美感觉逻辑所达成的"表现"美,表明了西方绘画首次出现了一个主体创造和主体表现的自足独立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5.
印象派与此前的画派相比,更注重艺术的形式,忽视艺术的内容。印象派画家是色彩的艺术家,在他们笔下,色彩犹如跳动的音符。色彩在印象派绘画中淋漓尽致地发挥着作为绘画语言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教育》2007,(11X):I0002-I0003
法国印象派画家、雕刻家最初与印象画派运动联系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夺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8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从印象派运动中分裂出来,转向在人像画及肖像画,特别是妇女肖像画中去发挥自己更加严谨和正规的绘画技法.  相似文献   

7.
梵高     
《基础教育研究》2010,(2):F0004-F0004
文森特·梵高(1853~1890)是继伦勃朗之后被认为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和高更、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他们吸收了印象派的精髓,却反对印象派纯客观理性的描绘,提倡事物的实质和象征意念,是现代  相似文献   

8.
印象派是传统西方绘画艺术与现代西方绘画艺术的分水岭。印象派主张亲近自然,用现代的光学理论来指导绘画实践,感受和描绘自然的瞬间光色变化。在当代我们重提印象派的主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画家们的创作手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何利用数码相机、投影仪等科技手段进行创作,但这些手段的运用使画家们越来越远离真实的自然。重提印象派主张,使我们不忘记外师造化重要性,避免画家的创作边缘化。在今天经济大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重中之重,重提印象派主张使画家们更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宣传环境保护的理念,让大家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9.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但他的散文创作却往往被忽视,其诗歌和散文创作受后印象派绘画的影响更是鲜为人知。徐志摩留学剑桥时在画家罗杰.弗莱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后印象派绘画,并把它引入到了中国,长期的熏染,使得后印象派绘画已经深深地溶入到了他的诗文创作之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10,(1):F0003-F0003
埃德加·德加(1834-1917),法国印象派与现实主义人物画家。与同期的其他印象派画家不同的是,他特别强调用记忆的方法作画.反对像莫奈和其他印象派画家那样完全对景写生。他精于捕捉动态的一瞬间形象.有着敏捷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并且以自己精确的绘画技巧表现那些生动的形象。这种方法给后来的表现派艺术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墨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的传统和特色,为国人所喜爱,也为世界所接受。然而,面对艺术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水墨画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如何应对西方绘画的挑战,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借鉴西方绘画的优点,取长补短,推陈出新,是中国美术工作者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对以春树为代表的"80后"青春女性写作,人们有很多认识误区。究其实而言,她们的写作还是一种当代中国女性写作传统影响下的正在成长中的青春书写:既有性别意识的凸显,又有性别姿态的显然夸大和扭曲,既渴求树立其年龄阶段的话语表达方式,又显然缺乏更高的审美价值追求。与女性写作传统比,其承接中既有时代和年龄的变化,也有书写意识和美学追求尚不协调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欢喜冤家》中朴素的人性美高度张扬,世俗社会空前败坏,其以极其强烈的反差方式交织成由传统向近代转化畸形的后封建时代的文明景观。对生存处境蒙昧不明而任由命运之神抛来掷去,精神生活枯竭一片而沦为元所敬重的肉体解放,因不注重思想的生产和再生产,时代变迁并没有带来历史的真正变革。叙事表层的喜剧意味,深层处热切关注俗世生活,构成以娱乐意识为基调的新文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瓜里尼、维加打破传统界限,创造了悲喜混杂剧,并从理论上作出阐释。他们在西方文论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转换了一个新的方向。与瓜里尼、维加的戏剧理论相比较,明代的戏剧理论在戏剧真实性、戏剧语言通俗化、戏剧舞台理论等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与他们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illuminate th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e rhetorical and humanistic tradition. This tradition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upon Western education in the past, but its significance has been largely overlooked by the current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his is probably owing to the centuries-old prejudice against rhetoric and “pedantry” espoused since Plato. Against such criticism,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defend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he rhetorical and humanistic tradition by retrieving three essential features as noted by its major theorists—Protagoras (ca. 490–420 B.C.), Cicero (106–43 B.C.), and Leonardo Bruni (1370–1444). These features include public spiritedness, a broader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and multi-perspective knowledge. Protagoras, Cicero, and Bruni (each in their own historical context) criticized the closed attitude of philosophers toward monopolizing truth and stood in favor of the public sphere where important matters could be openly discussed. Second, they criticized the philosophical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as a mirror that represents truth and presented a wider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that considers the speaker–listener relationship. Third, they developed their concept of multi-perspective knowledge, which was opposed to the philosophical knowledge directed toward a special object, as seen in the Platonic Ideas. The re-evaluation of these three features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if we wish to rescue the rhetorical and humanistic tradition from the blame of parochial chauvinism. By retrieving these features, the rhetorical and humanistic tradition can help to make contemporary education more publicly open (less closed to specialists), more sensitive to the power of language, and more appropriate within the multi-cultural and multi-lingual experience of the modern world.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在广袤的大草原上为了生存和发展,经历了与大自然和人的搏斗,历练了勇猛顽强的毅志和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斗志;与此同时,他们崇拜狼的特性——强悍与勇猛。在传统性、地域性、民俗性和娱乐性方面以特有的智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7.
湘西苗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苗族人劳作不止,为自己求得了生存与发展,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缔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从中西方诚信观的内涵和现实比较中可以看出,中西方诚信观念各有特点。中国传统诚信观必须进行现代化转型,既保留其合理内涵,又要注入新的内容,汲取西方契约诚信的法制精神,实现中西方诚信文化的互动整合,建立一种适应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诚信观。  相似文献   

19.
清代后期,广西临桂出现了一个以王必达、王必蕃、王鹏运为代表的文学家族,三人的文学创作都有一定的成就,其中王鹏运的成就最为突出,为“晚清四大词人”之一。三人同出一家,但又各具特色;差异明显,同时又有其相似性。王鹏运在词学上的成就,与其家世、家族爱好文学创作的传统、家族所特有的性格气质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塔甸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彝族村落,在当代经济、文化全球化语境下,该村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社会经济现代性变迁的问题。当地彝族在外来经济文化的冲击下,积极进行着自我文化选择和实践,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地方性进行重建和创新,试图探索一条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全面融入全球一体化和民族国家经济生产和消费体系中,在获得现代性的同时,有效地保持自己的地方性、传统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