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氢氧化铁胶体电泳的实验,已有许多文章进行了探讨,有些也对Fe(OH)3胶体电泳的方法作了改进。但这些改进效果仍然欠佳:要求的直流电压较高,一般为30~40伏,甚至110优电泳速度也较慢,通常要10~20分钟才能观察到电泳现象[1~3]本文报道了增大胶体双电层附近与异电离子符号相反的离子的浓度,而不增大与异电离子符号相同的离子的浓度,提高ζ电位和电泳速度,用15~20伏直流电,1~2分钟就能观察到电泳现象的新方法。一、理论分析对Fe(OH)3胶体电泳实验的研究,是想敢得外加直流电压低,电泳速度快,操作方法简便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介绍了胶体的性质——电泳。教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为加深学生对电泳的理解,有必要增加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实验。但该实验具有操作过程繁琐、所需电压高、耗时长等缺点,对此,笔者制作了新型电泳实验器,取得了较好的演示观察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介绍了胶体的性质——电泳.教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为加深学生对电泳的理解,有必要增加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实验.但该实验具有操作过程繁琐、所需电压高、耗时长等缺点,对此,笔者制作了新型电泳实验器,取得了较好的演示观察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高一《化学》课本里的电泳实验,普遍认为是难度较大的一个实验。主要原因有两个:(一)电泳速度慢;(二)电极上发生复杂的反应。在阴极上有H~ 和胶粒发生放电;三,氢氧化铁溶胶中有不少电解质其结果:一则是电流效率降低,电泳速度逐渐减慢,二则是电极气的产生会干扰胶粒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改进: 一、Fe(OH)_3溶胶的制备与纯化 (1)水解法制备Fe(OH)_3溶胶 在250ml烧杯中加100ml蒸馏水,加热  相似文献   

5.
如何使胶体微粒的电泳实验操作简便而现象明显?采用磁化水配制溶胶!笔者对AgI溶胶和Fe(OH)_3溶胶都作了试验:14伏直流电,AgI溶胶通电二分钟做成电泳实验,Fe(OH)_3溶胶通电五分钟做成电泳实验。效果相当好。  相似文献   

6.
用氢氧化铁作电泳演示实验,难度大,耗时多,效果差。笔者通过多次实验探索,找到了采用淀粉胶体、稀碘液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的混和溶液作电泳实验,现象明显,耗时少,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一定要加适量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控制 pH 值在4—5之  相似文献   

7.
一、电泳现象胶体微粒是带电的,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肢体微粒在分散剂里向电性相反的电极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电泳。可供电泳现象这个实验的胶体甚多,如 Fe(OH)_3胶体、As_2S_3胶体、Sb_2S_3肢体等。但有的胶体,如 Fe(OH)_3胶体,实验现象不甚明显,费时甚多;有的胶体,如 As_2S_3胶体、Sb_2S_3胶体,实验效果很好,但一般中学又缺乏药品,难于普及。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医用龙胆紫(盐基青莲)和曙红(即四溴萤光黄,是红墨水的主要成分)是很理想的实验胶体。它们具有如下结构:  相似文献   

8.
胶体的电泳实验,按课本上介绍的传统做法,效果欠佳,其缺点一是费时较多,实验开始20min后才能有现象产生,这样会影响课堂教学,二是距离讲台远的同学不容易看清楚实验现象。如果将该实验改成投影实验会大大提高实验效果,其做法是:取一个大号培养皿,把它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在培养皿内盛0.01mol/L的硝酸钾溶液至高度的2/3,为了增强导电性,可加2~3滴1mol/L的盐酸,在培养皿正中央直立一支6mm×20mm的开口玻璃管,在其中加入4~5滴氢氧化铁胶体(为防止胶体微粒过早地扩散,也可以先滴加3滴四氯化碳后再滴入氢氧化铁胶体),把一号废电池碳棒洗…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界面电泳法测量氢氧化铁胶体电动电势实验中胶体溶液电导率和电位梯度对实验的影响,给出了优化的实验条件。讨论了采用硫酸纸作为胶体溶液渗析用半透膜的可行性和优化的渗析方法。通过上述改进,实现了在一个实验课时内可以完成该实验并获得很好的实验结果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泳速度与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两极之间的距离越大,电泳速度越慢,相反则快。如果用直形玻璃管代替U形管来做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实验,由于两极之间的距离缩短,电泳速度也就加快,使演示的实验现象更为明显,而且有利于在低压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化学》第二册(甲种本)“实验五 胶体的性质”中,要求学生这样来制备硅酸溶胶:“在一个大试管里装入5—10毫升盐酸,并加入1毫升的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硅酸溶胶。”并在胶体的凝聚的实验中,将此溶胶与氢氧化铁胶体混和振荡,要求学生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目的是要证明,可用带有相反电荷胶粒的两种胶体混和的方法来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发生凝聚。但是,实验表明,按照上述操作方法所制得的硅酸溶胶,与氢氧化铁溶胶混和,并不能看到凝聚现象。本文将从硅酸溶胶的形成及硅酸溶胶胶  相似文献   

12.
新的苏教版教科书"化学1"中设置了"氢氧化铁胶体净水"这一实验,但在实际教学中该实验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对氢氧化铁胶体净水实验进行了探索,找到合适的实验条件,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胶体电泳实验的改进孝感市文昌中学成火香(432t00)胶体颗粒具有吸附带某种电荷离子的性能.而使胶体带电,在外加电场的作):IJ下,形成带电荷胶粒的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电泳。如氢氧化铁胶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在外加电场的作用户,带正电前...  相似文献   

14.
实验介绍:演示实验“电泳现象”是在一个U形管内盛有红褐色的Fe(OH)_3胶体,从U形管的两端管口各插入一根电极,然后接通直流电,通过观察阴极和阳极附近颜色的不同变化来说明胶体的带电性质。本实验关键是控制好Fe(OH)_3胶体的制备和渗析以及胶体与电解质溶液的加入等的操作。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通过渗析法对氢氧化铁溶胶进行净化,并对已净化和未净化的氢氧化铁溶胶分别作电泳实验和评价杂质对电泳实验的影响,找到了对未净化溶胶作电泳实验时尿素的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16.
电泳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电场强度是胶体微粒定向移动速度的关键、电压高、电场强度大,可大大提高电泳速度。因此我们研制了高压直流电源,当电源电压(经调压器调压)为230V、两极负载电压可达330V,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效果甚好,电路接通,立刻出现电泳现象,经1分钟在阳极的清晰界面高度达5毫米(U形管直径为15毫米)、2分钟为10毫米、4分钟可达20毫米,平均速度为5毫米/分。分界面清澈、现象明显,时间不长,完全适用于课堂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7.
一、胶体的电泳实验:根据一般中学的实验条件,我们选择了下述电泳实验,实验操作简单易行,而且效果较好。现简介如下:(一)所用药品:(1)氯化铁(FeCl_3)0.2克。(2)尿素[CO(NH_2)_2]3.2克。(3)蒸馏水100毫升。(4)0.01M硝酸钾(KNO_3)溶液100毫升。  相似文献   

18.
电泳实验是验证胶体电学性质的一种方法。大部分教材设计的实验都要在比较高的电压下进行,而且实验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这对一些教学设备较差的中学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着重从降低电压和加快胶粒迁移速度方面考虑,对该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经过一些探索,终于获得成功。若与8V 直流电源相连,用铜箔作电报,约需3分钟,就能看到氢氧化铁  相似文献   

19.
Fe(OH)3胶体电泳是高中化学中关于胶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实验,因为该实验不易成功且需要的时间长而成为难点实验,笔者经过反复实验,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后实验效果明显,经多次实验验证,成功率达100%。Fe(OH)3胶体电泳一般分为固体凝胶电泳和辅助液电泳。在相同的电压、温度等条  相似文献   

20.
杜宗辉 《考试周刊》2007,(49):92-93
通过实验对影响胶体电泳实验效果的几方面因素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较适宜的实验方案,以便获得较快的电泳速度和清晰的电泳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