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嘿……""哇……"我的脸涨得通红,发出一声声咆哮。别搞错,我不是在杀猪,也不是在宰牛,我正在用吃奶的劲握鸡蛋呢!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语文课要结束的时候,王老师神秘兮兮地拿出了一只鸡蛋,说这个鸡蛋无论谁都握不碎,大家都不相信,说:"肯定能握碎!"我呢,也是这么认为的。我就不信,握不碎你。可王老师叫我们  相似文献   

2.
鸡蛋撞地球     
星期六,叔叔回来了,游戏也开始了。叔叔说:"今天我们来进行‘鸡蛋撞地球’的比赛吧!你们两个谁能在三楼往地上扔鸡蛋,而鸡蛋不会碎呢?"我和堂弟听了目瞪口呆。从三楼往地上扔,鸡蛋怎么可能不碎呢?我和堂弟连忙从家里拿了十几个鸡蛋,跑上三楼,拿起一个鸡蛋就往楼下摔。顿时,随着"啪"的声音响起,鸡蛋摔了个粉碎,那些蛋黄绽开了花,溅得满地都是。我们很沮丧,但不  相似文献   

3.
《家教世界》2013,(11):42
一次,朋友把一个鸡蛋放在我的手心,要我用力去握,看能否握碎鸡蛋,可无论我怎样用力,就是握不碎手心中的鸡蛋。平时,一个鸡蛋,只要轻轻一磕,就能把它磕碎,为什么握在手心里的鸡蛋,使尽全身力气去握,也握不碎呢?朋友说,平时我们磕一个鸡蛋,把目标集中到鸡蛋的一个点上,看似用的力量小,但目标一集中,作用在鸡蛋上的力也就大了;而把鸡蛋握在手心,手掌几乎包住了整个鸡蛋,我们的握力分散在鸡蛋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到姑姑家玩,看到表哥煮的鸡蛋正在出锅。他随手拿起一个鸡蛋问我:"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我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敲碎了倒人量杯里不就行了吗?"表哥哈哈大笑起来,对我说:"这可是熟鸡蛋啊!壳被敲碎了,里面没碎,还是这个形状,还是无法测量出准确的长、宽、高。"  相似文献   

5.
彭洪锐 《广东教育》2007,(12):55-56
一、探究主题的引入课伊始,我左手拿石头,右手拿鸡蛋,并做好准备拿鸡蛋碰石头的动作,问:"会怎样?"学生说:"当然鸡蛋破呀!"于是我边拿着鸡蛋去碰石头边说:"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学生会意地笑了。根据这实验我先复习"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鸡蛋和石头受到的  相似文献   

6.
握鸡蛋     
今天上课,老师拿来了一个鸡蛋。我还以为老师要请我们吃鸡蛋呢!结果老师是要拿鸡蛋做实验。老师拿着鸡蛋说:“谁能用一只手把它握碎呢?”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但也有同学说蛋黄弄到手上太脏,不愿上前尝试。第一个上去握鸡蛋的是我。我使了好大的劲儿,手都发抖了还没有把鸡蛋握碎。  相似文献   

7.
大班谈话活动"鸡蛋从哪里来?",主要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有关"鸡蛋"的一些卫生常识.有关"鸡蛋"的卫生问题涉及面较广,如:养鸡场、鸡饲料、禽流感以及蛋制品的检验……以上这些方面幼儿通过各种渠道只是略知一二,但总的来说缺乏感性认识.我想,如果老师能为幼儿提供有关这方面的感性知识,幼儿会很感兴趣,并且能因此激发幼儿对新鲜事物、对知识的求知欲.于是,我尝试着让"谈话活动"也"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一) 我记不清这学期吃了多少个水煮蛋了.高岩说,鸡蛋在水煮过程中营养的损失最小,而且有利于消化,是最理想的早餐.我并不以为然.我理想的早点应该是喷香的葱油饼、小笼汤包或者三明治之类的,如果一天是鸡蛋的话,最好是煎成两面金黄的荷包蛋--但这只是妄想.因为就像乞丐不能挑剔人家的施舍,通常"蹭饭"的人也没有权利抱怨食物难吃.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科有着独特的魅力,更容易利用兴趣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积极性.也正因如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更应该深深懂得如何利用学科特性进行兴趣教学. 一、第一堂物理课的重要性 我对我的第一堂物理课印象非常深刻.物理教师拿出四枚鸡蛋放到一块木板下的四个角,然后在木板上摞起很多拱形瓦片,用锤子从上向下击打瓦片,结果出人意料,鸡蛋没碎,瓦碎了.  相似文献   

10.
我,不是个善于言辞的人,但自从做了妈妈以后,跟女儿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俨然一个"碎嘴"的妈妈. 多"自白"多"汇报"  相似文献   

11.
“老师手上有个鸡蛋,大家看好了,我举高一点,再高点,再高点,一松手……”“啪”“呀,真的碎了。”学生一个个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老师。可见,学生并不惊讶于鸡蛋从这么高的地方掉下来会碎,而是惊讶于老师怎么就这样打碎了一个鸡蛋?课后,听课的老师也作了评议,有的说:“老师,你刚才是没接住,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吧。”有的说:“为了学生能有所发展,摔一个4毛钱的鸡蛋也值。”那这个鸡蛋该不该碎呢?一部分老师认为应该碎,科学应尊重事实,地面的硬度,鸡蛋的脆度加上这样的高度,岂有不碎之理,否则就不是科学事实了,就无法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爱与"害"     
元旦假期,我和表妹都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一大早,奶奶就买好了早点.哇,四个卤鸡蛋,正好一人一个!我俩迫不及待地比着吃起来."爷爷!我还要吃一个!"嘴里的鸡蛋还没吃完,表妹就叫起来.奶奶忙说:"那是留给爷爷的!"表妹根本不管,直嚷:"我就要吃,就要吃!"我来了气,吼道:"爷爷、奶奶每天都给你买零食.有什么好吃的,也都留给了你,你还不知足!"妹妹不依不饶,又使出了她的拿手好戏,使劲地嚎.一瞧这架势,奶奶立刻败下阵来,一边哄着她,一边告饶:"小祖宗啊!不哭啊!鸡蛋给你吃!爷爷不吃了!爷爷不吃了!"再瞧瞧表妹,没半滴眼泪,只有一脸的坏笑.  相似文献   

13.
一看题目,千万不要说荒谬。原来这只鸡蛋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捏不碎,能圆能扁,好玩极了,这只鸡蛋为什么会捏不碎呢?要不要我告诉你怎样做法,好让你在朋友面前显“神通”?既然你翻到这一页,我想你一定会感到有兴趣来玩上这个戏法,那就让我告诉你怎样做吧!先把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稀醋酸溶液里泡上半天左右。起先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后来蛋壳中的大部分碳酸钙慢慢地溶解掉,成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就是看到的小气泡),所以坚硬的蛋壳就会被软化,变得富有弹性了,这时,拿出来洗净后就成了一个会变形又捏不碎的鸡蛋了。捏不碎…  相似文献   

14.
奇怪,铁锤捶蛋chui不碎?这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也许是一只玩具蛋,也许是一只用石头做的蛋,也许是……我又踏上想象之路:可能铁锤与蛋之间相差0.01毫米时,蛋孵出小鸡了,这蛋壳自动碎了,但不是捶碎的。嗨!不要在这里瞎猜了,去试一下不就得了吗?我们就拿了一个熟鸡蛋来做试验。我的一个小伙伴范宝涛挺身而出,来当一条好汉。他拿起锤子,向鸡蛋的一端捶下去,鸡蛋全碎了。老师若无其事地指着黑板上的“铁锤捶蛋chui不碎”的板书说:“我可没骗你们,你们认真看这几个字,这个chui我为什么要用拼音写呢?你们可以翻开字典看,chui是很多个字的读音,…  相似文献   

15.
六月,我班开了一堂别出心裁的主题教 育课,对孩子们来说印象深刻,全班同学深刻 地体会到了"怀孕"的滋味。 主题教育课开始的前一天,我发给每位 学生一只鸡蛋,要求他们在24小时内保护好 鸡蛋。听说要把鸡蛋贴身放在自己身上一整 天,同学们都觉得很新鲜,唧唧喳喳不停地议 论,也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作用,就知道老师 规定的事情要认真、努力地去完成。但是,一 天下来还是有很多同学没能完好地保存着鸡 蛋。有同学焦急地说明:"老师,刚才我靠在 墙边,一不小心就把鸡蛋给压坏了。"  相似文献   

16.
去年冬天,老舅家的母鸡下蛋了,每天都捡到很多鸡蛋,家里人吃到了鲜鸡蛋都很高兴。 突然有一天,捡不到鸡蛋了。老舅说是我偷了鸡蛋,就连妈妈也说是我偷了鸡蛋。我听了他们的话,满脸的不高兴,满心的委屈。我想,如果我把偷鸡蛋的贼抓住,那该多好呀!  相似文献   

17.
一大早,我从冰箱里找出一个又大又圆的生鸡蛋,用保鲜袋包好。临出门的时候,我把鸡蛋放在书包里。可我的家在浦东,要坐车上学。我怕鸡蛋放在书包里会被乘客挤碎,就拿在手上。可又一想,拿在手上,不小心掉到地上碎了怎么办?我一共想了好几个办法,可是越想越不对,再看看墙上的钟,离上课只有1个小时了,如果再不走就要迟到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把鸡蛋拿在手里。好不容易到了学校,我发现自己是班里最晚到学校的一个。我把书包整理好,看到了弱小的鸡蛋和强大的桌子(!!)。正在这时,我看见了桌子里的桌布,就用桌布把鸡蛋抱(孩子…  相似文献   

18.
神奇的鸡蛋     
一天,我和莹莹吃鸡蛋的时候想比比谁的力气大。我挑了一个大的鸡蛋,一来可以显示我力气大,二来可以显得我大度。我用手紧紧地握住鸡蛋,“啊!啊!”任凭我把吃好的。莹莹哈哈大笑:“你的力气也太小了,哈哈哈!还是看我的吧!”于是,莹莹拿起鸡蛋,尽管用了九牛二虎之力,鸡蛋还是完好无损。我大笑:“你连小的鸡蛋都握不碎,还说我?多跟我学几年吧!”  相似文献   

19.
宋超 《山东教育》2012,(Z6):87-89
设计意图因活动需要,幼儿从家里带来了许多蛋壳,而刘小旋带来的却是几只完整的鸡蛋。围绕这几只鸡蛋,幼儿有了争论:"别碰,一碰就碎了,流出蛋黄了。""这是熟的吧,我看它是熟的。""生的,不信你闻闻,有股味。""什么呀,就是熟的……"孩子们的争论越发激烈,有更多的孩子被吸引加入了进来。小小的鸡蛋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妈妈笑着说“鸡蛋没碎,祝贺你,小实验家!”我望看妈妈那微笑的脸,心想爸爸妈妈爱护我们就像我们爱护鸡蛋一样仔细、认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碎了,夏天怕我们热,冬天怕我们冷,在学习上督促我们,在生活上关心我们,真是非常辛苦。我们长大了一定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一定要报答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