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杀态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自杀态度,探讨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杀态度的关系,以便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杀态度问卷(SA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320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自杀态度和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的差异均不显著;(2)不同家庭关系的学生在对自杀者的态度、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安乐死的态度上存在差异,在家内支持和家外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3)单亲大学生与非单亲大学生在对安乐死的态度、家内支持、家外支持上存在差异;(4)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杀态度密切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各因子与自杀态度各因子都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杀态度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测定,以探讨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存在极其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总分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对自杀者态度与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存在显著相关,与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不存在显著相关;对自杀者家属态度与支持总分相关极其显著,与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相关,与客观支持不存在显著相关;对安乐死态度与社会支持不存在显著相关。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自杀态度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及群体间的差异,为大学生自杀的研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15名大学生,并运用自杀态度问卷(QSA)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上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的大学生在自杀态度的四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当代大学生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自杀干预培训是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抽取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33位学生为被试,采取前测、上课、后测、统计、追访等步骤,采用QSA进行测评和spss12.0进行统计.被试接受生命教育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等大都朝积极方向转变,“对自杀者的态度”的积极变化尤其显著,前后测的总分均值差异也显著.由此可见,生命教育对高职学生自杀认知的积极转变作用很大;边远山区高职应根据学生的特殊性,加大教改力度,进一步提高生命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韦朝忠 《广西教育》2013,(15):15-17
抽取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33位学生为被试,采取前测、上课、后测、统计、追访等步骤,采用QSA进行测评和spss12.0进行统计。被试接受生命教育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等大都朝积极方向转变,"对自杀者的态度"的积极变化尤其显著,前后测的总分均值差异也显著。由此可见,生命教育对高职学生自杀认知的积极转变作用很大;边远山区高职应根据学生的特殊性,加大教改力度,进一步提高生命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扬州仪征892名高一、高二和高三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高中生的学校适应的情况,结果:高中生的学校适应状况不容乐观,在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上差异显著;在孤独维度上,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在焦虑维度上,性别与学校,性别、年级与学校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受欺负、抑郁和自尊维度上,年级与学校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调查的目的是考察有无自杀念头的大学生在完美主义心理和自杀态度上的差异以及完美主义心理和自杀态度的相关关系;调查方法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肖水源等编的自杀态度问卷以及自编的关于自杀念头的问题,对150位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等进行测量.调查发现,有自杀念头者更倾向于追求完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也更为消极,同时也发现完美主义与自杀态度的部分维度呈负相关;研究结论是完美主义与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存在相关关系,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对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引起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本调查的目的是考察有无自杀念头的大学生在完美主义心理和自杀态度上的差异以及完美主义心理和自杀态度的相关关系;调查方法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肖水源等编的自杀态度问卷以及自编的关于自杀念头的问题,对150位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等进行测量。调查发现,有自杀念头者更倾向于追求完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也更为消极,同时也发现完美主义与自杀态度的部分维度呈负相关;研究结论是完美主义与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存在相关关系,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对自杀态度和自杀念头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引起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影响,采用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杀态度问卷(QSA),对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和自杀态度有显著差异;(2)自杀行为的态度与SCL-90的各因子显著相关且均为负相关,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和求助呈显著正相关,与合理化负相关显著。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心理健康水平的抑郁因子和应对方式中的求助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高中生为调查对象,从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等维度,比较高中生的锻炼态度在不同性别、年级上的差异,并分析引起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学生在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和情感体验这几个维度上得分较高;不同性别学生在行为态度、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这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行为意向和主观体验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趋向一致,而在其他六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641名高校学生进行自杀意念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在不同学历、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类型、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失恋过、有无性经历、不同压力情况、有无安全感、是否目睹或亲身经历家庭成员有暴力行为、目前为止是否有过自杀行为自杀意念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且与自杀态度、社会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达到差异水平。由此提出从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源的控制、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和关注特定阶段和特殊群体的学生四个方面着手,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率,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对湖南省长沙市281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高中生对自身主观幸福感的评价较积极;(2)除“健康关注”、“负性情感”维度外,省示范性学校和较好学校高中生在其余7个维度及单项目总体幸福感上的得分明显高于一般学校;(3)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差异;(4)取样高中生在“健康关注”维度的得分出现了学校与性别的交互作用,省示范性学校女生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较好学校男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学校,省示范性学校女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学校。  相似文献   

13.
选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对河南省1 08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1 086名高中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重新关注计划和积极重新评价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接受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责难和接受在文理科别上存在显著差异。(2)自杀意念与沉思、理性分析、灾难化、责怪他人呈正相关,与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呈负相关。(3)灾难化、积极重新评价、沉思、理性分析四个因子对自杀意念有重要预测作用。因此,高中生认知情绪调节与自杀意念有密切关系,认知情绪调节中的灾难化策略是预测自杀意念的最好认知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高一至高三年级的94名聋高中生和108名普通高中生的自尊进行了调查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聋高中生的整体自尊和具体自尊都显著低于普通高中生;聋高中生的自尊发展不存在年级差异,普通高中生的自尊发展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聋高中生和普通高中生自尊总体上都不存在性别差异;聋高中生的自尊发展存在年级性别交互作用,高一、高二年级女生的自尊水平高于男生,高三年级男生的自尊水平却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了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方法:应用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量表对乌鲁木齐市1107位中学生进行施测,采用多因素变异数分析法,检验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在性别、学校类型(重点中学、普通中学)与年级(初、高中六个年级)三个变量上的差异。结果: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在性别上的差异统计边缘显著(F=3.979,P〈.05),学校类型与年级存在交互作用(F=4.033。P〈.001)。在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六个维度上,除“对外貌的过度在意”无显著差异,其它各维度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性别上的差异统计显著,或学校类型与年级间的交互作用。结论: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应有不同的侧重,以降低消极完美主义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社团参与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F大学参与校级社团的2828名会员进行档案分析,并对其中222名贫困生会员和280名非贫困生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社团参与人数、性别、年级、专业、任职、类型和参与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团参与态度上,不同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社团参与认知和社团参与情感两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社团参与行为倾向上,贫困生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不同年级的贫困生在社团参与及各维度上差异显著,在社团参与行为倾向和总体社团参与态度上性别和生源地存在交互作用.最后针对差异分析原因,探讨了促进贫困大学生社团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考察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成因。QSA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年级越高,大学生对自杀越持肯定态度。被调查大学生对安乐死、自杀者和自杀者家属持肯定和中立态度。SCL-90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抑郁情绪,个案分析也表明抑郁及不良家庭成长环境是导致心理危机事件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可通过帮助学生有效妥善处理学业和就业压力;努力营造良好家庭成长环境;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讲座;建立健全社会及校园服务网络等。  相似文献   

18.
化学模型认识观是有关化学模型性质、目的等的基本观点,对化学模型认知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高中生化学模型认识观评估框架,对西安市两所中学62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高中生化学模型认识观发展的整体情况,并进一步探查年级、性别因素对高中生化学模型认识观的影响.研究发现,高中生在"模型目的"和"建模本质"维度上表现较好,在"模型本质"和"模型评估与修正"维度上存在认识不足;学生化学模型认识观并非随年级增加而逐步上升,在"模型本质"和"建模本质"维度高二学生表现强于高三学生;男生在"模型评估与修正"维度上表现较好,女生对于化学模型概念的认识更为清晰.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模型认识观,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借助多样的化学模型改善学生对于化学模型与实物关系的认识;利用化学建模活动培养学生的模型评估与修正意识;注重高三学生模型认识观的发展,结合性别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化学模型认识观教育.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考察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成因。QSA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年级越高,大学生对自杀越持肯定态度。被调查大学生对安乐死、自杀者和自杀者家属持肯定和中立态度。SCL-90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抑郁情绪,个案分析也表明抑郁及不良家庭成长环境是导致心理危机事件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可通过帮助学生有效妥善处理学业和就业压力;努力营造良好家庭成长环境;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讲座;建立健全社会及校园服务网络等。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法对广东省739名在校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高中生的心理素质状况较好;男、女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存在显著年级差异,高二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优于高一和高三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