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学科和领域的综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进行分析,可以从社会网络的视角了解我国客家研究类期刊论文在研究主题的现状和特点。研究结果揭示,我国期刊论文中的客家研究主题较松散,研究不是非常成熟和深入;客家山歌、客家文化等研究主题是我国期刊论文中客家研究的热点;高频词共词网络存在126个1-派系众多但规模小,表明期刊论文中的客家研究广度还不够,但在客家山歌、客家文化、赣南客家、客家民系、客家人等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  相似文献   

2.
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以中国知网相关客家文化遗产研究期刊论文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法、可视化分析法及内容分析法,对于该领域进行研究脉络、热点及趋势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高质量文献较少,核心研究作者集群尚未出现,赣闽粤三省高校是该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但机构、作者之间合作网络稀疏,缺乏跨域跨界合作;客家文化遗产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及深入三个阶段,客家土楼、客家山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赣南客家是研究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乡村振兴是客家文化遗产研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海外客家研究可以运用"4T"民族志方法,其中,民族志传播学方法可以有效实现海外客家研究的深描要求。一方面,海外客家社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传播系统,同时进行纵向传播和横向传播活动;另一方面,海外客家文化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传播控制的过程。海外客家社会的民族志传播过程是一个从保守的地域性客家社区转变到开放的世界性客属网络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现状及传承与发展情况.论述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操作措施:构建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网络信息平台;制定客家民俗体育发展情况的评估体系;结合传统村落建设;结合文化活动和节日建设;竞技性民俗体育项目的竞赛开展;与闽台文化交流联动等.研究旨在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客家山歌保护传承中的组织研究,分析了三种文化精英、组织建构的两条路径和组织嵌入的四个系统。研究认为,无论是政府主导的组织,还是民间社会组织的自身演化形成,都能够为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稳定的整合性基础平台。客家山歌保护与传承通过嵌入到政府、市场、教育、网络技术四个系统之中,才能够与外界形成一种动态开放的资源与服务交换,进而维续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与运行。  相似文献   

6.
客家民间文献是历史与现实的存在,是客家研究和地方客家工作的宝贵资源。目前,客家文献资源建设主要是比较单一的客家谱牒的搜集、整理和文献数据库的初步建设,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客家研究和客家工作的需要。客家民间文献资源建设需要解决建设主体、科学规范、人才与投入、保护与开发利用等诸多问题。要大力推进客家认同和客家研究科学化、地方客家工作常态化;要建立政府主导,民间与事业单位、社团参与的资源建设主体;要进行专业化、现代化的客家民间文献资源建设;要充分发挥客家文献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改变客家民间文献资源建设的社会基础薄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粤东客家武术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客家武术起源、特点、内容的基础,探索客家武术的体系结构,研究如何使客家武术文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以更好地促进客家武术的合理发展;将流派众多的客家拳种推向全国及世界,使客家武术成为传播中国客家文化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对客家武术走向世界和普及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客家研究基本局限在客家源流和方言上,尤其是纠缠不休的客家源流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客家研究的全面深入。21世纪的客家研究,应在上半叶里,以客家文化即将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日见消逝的紧迫感,在明确客家研究的性质、目的、任务、内容与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以中古汉族民间文化为特色的客家学,基本完成客家学的理论建构和客家文化的全面整理与阐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通过田野考察实证的基础上 ,提出改进客家研究方法 ,拓展客家研究空间的一些观点。内容包括族谱与客家研究的思考、田野调查与比较方法在客家研究中的运用、拓展客家研究的空间。并简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在与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教授合作项目“客家传统社会结构与原动力”(1994-1999)研究的基础上策划实施的新轮一计划 :“梅江流域 (韩江上游 )客家传统社会与生计”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客家研究新视野丛书(第一辑)》选取了当前客家学界一批中青年学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使用新的研究资料、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新的研究理论,以小见大,回应了学术界对客家研究所提出的质疑;传承与创新了传统客家研究的内容、方法与视野;呈现了客家研究走向整合的新趋势;证实了客家研究的学术意义与现代价值;扩大了客家学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