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是江苏省首批"小学民间美术课程基地",学校将民间美术课程基地建设列入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完善规划、践行方案。学校秉承"高位设计建设理念、精细实施建设规划"的基地建设宗旨,逐步呈现出"以名师经营基地、以基地促进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的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2.
我们结合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性以及学校课程建设与变革的特点,从"课程即教师"、"课程即对话"的教育群体发展理念出发,以学校"生命共同体"建设、学校共同愿景、学校教师合作、学校课程变革四方面为课程领导的具体内涵,以校长为课程领导的主导,以教师为课程领导的主体,在专家、家长、学生等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下,组织和引导持续的学校课程对话,在促进教师群体发展的进程中,促进课程获得不断改进与完善,使学生获得优质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校参与了杨浦区组织的国家级课题"地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教学管理"为切入口,进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管理的尝试,旨在让学校回归社会,办学、管理回归学校,教育、教学回归教师,学习、养成回归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和谐发展,促进教职员工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自主、内涵、均衡、创新发展,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应该如同甘露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涵养着富有色彩的生命。学校以"温润"为教育理念,营造和谐温暖、内涵丰厚、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成才。1".攒劲儿"助学体系学校积极构建帮学生"攒劲儿"助学体系,提出了"开阔时空视野,使正劲儿;养成良好习惯,使顺劲儿;培养广泛兴趣,不败劲儿;打下坚实基础,有后劲儿"的培养目标。养成好习惯,学生才能知书、达礼。学校在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教育中,除了传统规范的课堂授课外,还有一种隐性课程也对学生的品质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通过对隐性课程基本内涵及其作用的阐述,提出其在学生品质教育中的意义及应用策略,以引起学校教育工作者对隐性课程应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如皋高新区实验小学自建校以来就重视书法教育。近几年来,学校着力书法课程建设,多渠道、多杠杆引领教师秉承深厚的书法课改情怀;重视书法环境建设,校园处处洋溢着"书法美";将是否养成"写"的习惯,作为衡量学生书法水平高低的尺子,用"墨香"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校不断探索特色化、校本化课程基地建设开发与实施的规律,不断推进课程基地建设对常态化教学的引领与影响,进而丰富学校数字化办学理念的内涵;同时积极发挥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了学校课程基地的影响,真正实现了以课程基地领跑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样态学校建设强调以"至善"为价值取向,要求重新看待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开发"学校精神"。友善是新样态学校建设的价值追求之一。学校要通过营造友善合作氛围、开发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友善品格。  相似文献   

9.
钱军 《江苏教育》2022,(83):61-63
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内涵,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意义深远。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以职业启蒙教育为抓手,积极探索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学校依托“职业启蒙:指向活动育人的综合实践课程基地”,构建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开展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以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师团队的课程研发水平,对初中课程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作为江苏省首批课程基地学校,从校情出发,从学生出发,全面构建适切学生特点的"梦想课程"体系,并衍生开发了包括名著赏读、播音主持、3D打印、南京文化在内的20多门校本课程,在课程基地建设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德育》2015,(5):8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成立于2003年,坚持"服务文化——适性教育"的办学理念,服务师生成长,满足家长社会需求。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教育学会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南京市星光基地学校"等称号。学校形成了以机器人、跳绳为品牌的科技教育、体育特色,拥有近200m~2的机器人活动中心。2009年以来,先后组织学生到丹麦、土耳其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参加国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以体验教育为途径,既能够让学生明确职业道德的内涵,还能够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深入推进"生物与环境"课程基地建设,课程因基地而灵动,深刻改变着学校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式,有效推动着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2021年,学校的课程基地项目《“学校+”劳育课程基地建设》成功获省级立项。项目开项以来,学校充分利用丰厚的社区劳动教育资源,形成了“学校+”——以社区为主场的劳动教育场境。将劳动实践场域由学校拓展与延伸至社区,真正实现了将劳动教育覆盖至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领域,赋予了劳动教育更充分的生活、社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元玉有 《教育》2015,(6):39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学校工作中,浮山县城关小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养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点,确立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务实开展课堂教学,全员狠抓养成教育,用课改促进养成,用养成涵养课改"的工作思路,坚持环境育人、课改育人、活动育人,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环境育人学校教育对人的塑造,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很大一部分是靠环境的潜移默化和感染熏陶,而这部分往  相似文献   

16.
以校本科技课程引领学生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办学实践中,我校依托上海理工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培养人文厚实、理工见长的学生。2005年,我校成为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教育实验基地;2008年,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教育实验基地附中创新工作室揭牌;2009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机器人实验室启动仪式在本校举行。这些平台的建立为学校科技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型课题的研究、导师的带教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石景山区实验小学的课程建设,涉及学校教育、教学两大体系,将学校方方面面的教育资源统合起来形成系统,形成合力,以校本课程为主线,以学生社团为载体,以主题节日活动为平台,以扬长教育为内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扬长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云健小学坐落于台州市椒江区白云山下,是一所建筑美观、设备一流、管理规范、师资雄厚的区教育局直属全日制学校。学校以"守住常规、养成习惯、沉淀文化"为管理理念,以"学会、会学、实践、创新"为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以德治校、管理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教育创新机制。学校以少年警校为载体,创建平安校园;以省、市书法教育研究会实验基地为基础,提高师生的书法成绩;以少年体校定点招生为契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构建学校共同文化价  相似文献   

19.
《江苏教育》2015,(10):63
<正>【编者按】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是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以创建"人文性、生态型、数字化"全国特色名校为办学追求,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之路。该校的"江苏省情境英语课程基地",历经两年多的建设,已初步建成一个集情境英语课程基地、教师发展中心和学生社团活动中心三项功能于一体的课程基地,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基地文化。  相似文献   

20.
学校课程建设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了切合点,围绕"芳香"教育办学主题,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整合三级德育体系,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确保每个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教师与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学校的内涵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