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偷渡饭菜计     
从小到大,我都觉得我是全天下最聪明的人.我学什么东西都特别快,记什么都特别牢. “丁零零……”下课铃敲响了,这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可以吃饭啦!我与好朋友王洋冲向食堂.食堂是个同教室一样重要的地方,教室满足我们对知识的向往,食堂满足我们对食物的向往.  相似文献   

2.
陈玉敏 《班主任》2007,(12):23-23
这几天学校开展听课活动,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自习。每次一下课,总有一大群学生跑来向我告状——"我没说话,王洋非要记我名""大家都在写作业,只有王洋自己在班里乱转""王洋拿棍子敲我了"……闹得我头都大了。  相似文献   

3.
无花果     
一)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上课、睡觉、吃饭,三调一色。时间的脚步匆匆,我的脚步匆匆。快要上课了,我手里还拿着一个面包,往教室急奔。每天都是这样,慌乱的脚步就像如麻的思维。我讨厌这种匆忙。我在数千人向往的学校上学,却无一点骄傲可言;我成功地经历了令人闻之色变的中考,心却一直未轻松过。我的心早已麻木不仁。我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没有。二)元素、集合、数学课。练习、题海、作业本。所有的人都在干同一件事:埋头苦读。我也如此。我边读边诅咒那些刻苦的人。我陷在茫茫题海中不能自拔,忽然觉得自己干了件傻事:中…  相似文献   

4.
18年来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对未来充满童话般幼稚却理所当然的向往,这种向往一直提醒着我往前走。我觉得18年来我的生活是一场按部就班的电影,所有的惊喜和失望都在预料之中。当我踏进秋风站在大学校园的那一瞬间,我仿佛站在童年列车离去后的站台上。而当一切还没有在秋的凉爽里沉淀,就跌落在冬的大地上时,我觉得全身的热量都散失在广袤的原野。有一个阴冷有雨的下午,我在图书馆里看书看到肚子饿了,于是走了5分钟的路到食堂吃饭——众所周知学生食堂的饭有多难吃——特别是晚餐,因此我改吃鸡蛋饼。然后突然记起学生会晚上有会,于是打着…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我经历过许多有喜有悲的事情,而那次的事,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快乐。刚上二年级时。一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样在食堂吃过午饭,蹦蹦跳跳地来到我们二(3)班教室,与同学玩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韩亮 《中国教师》2013,(Z1):288-289
教师们都拥有一间教室,都拥有一群可爱的学生。我常想:"在这间教室里,我能让孩子们记住些什么?除了教给他们知识,我还能让孩子们得到些什么?"朱永新老师说"教室应该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生命憩息地。"所以"让教室变成我们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成了我的目标与追求。与孩子一起商议,和家长一起探讨,精心策划,用心经营,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在"小蜜蜂班"里不仅看到了温馨的教室更看到了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西南角一间5平方米的小屋,月租金160元,一床、一桌、一台电脑。剩下就都是书了。"我到北京8年,没买过一件衣服。"坐在小屋子里的张立勇很谦恭,也很伤感。每天早晨上班。我都会和学生们相会在一条主干道上,但我去食堂,他们去教室,方向正好是相反的--在那时候,听老师讲课,聆听大师的声音,是我特别向往的一件事。我到清华来是为了学习,但我也很喜欢我的工作。在清华做好厨师是  相似文献   

8.
王志红 《班主任》2006,(11):31-31
我刚进教室,一个女生便来告状:"老师,李凯说李戈喜欢杨谨."原本很安静的教室顿时笑声四起.被提到的3名学生早已涨红了脸,不知所措.自知理亏的李凯一个劲儿地对李戈说"对不起".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我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说:"虽然杨谨刚来到我们班一年,但据我所知,许多老师都特别喜欢她,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等他们回答,我又接着说:"现在大家先想想,你们喜欢不喜欢杨谨?喜欢她什么?第三节课班会我们再来讨论."  相似文献   

9.
那天,我刚走到盲部一年级教室门口,孩子们就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向我告状:"老师,今天聋生骂我们是瞎子。""有的聋生在食堂打饭时老挤我们。""在操场故意挡我们的路。"等他们一一细数完毕,我心里明白了一个大概。盲生虽然视力残疾,耳朵却比我们正常人都灵敏,聋生中有说话能力的几个学生他们都能分清楚,他们说的这些事应该都是真的。盲部今年刚招来的新生,都是  相似文献   

10.
寄宿生的生活通常都是三点一线的:寝室——教室——食堂,但平凡的生活却不曾让我们感觉到枯燥,因为有我们003寝室的9位搞笑活宝。近日我偶得一魔盘,能让时间倒转,且听我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1.
如果没有新教育,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会像今天这样守住自己的教室吗?当然没有答案。但是我知道,因为新教育,"教室"对我来说,才会成为一个充满魔力的词语。教室,这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词语。教室是什么?教室是我们  相似文献   

12.
正1这一年我高三。教室被换到了食堂的上面。老师笑着说,这样你们吃饭就方便多了。言下之意是,高三了,你们除了读书就是吃饭,除了教室就是食堂,哪儿都别想去。一些女生把长头发给剪了,很多男生剃成了最普通的平头。教室后面张贴了倒计时表,每天第一个到教室的同学就会撕去一页。时常看到有同学对着倒计时表唉声叹气,像以前读过的寓言一样,悲观者说"唉,怎么只有××天了啊",乐观者说"还有××天呢"。时常看到有女生攥着考卷趴在桌子上偷偷地哭,也会有男生愤懑地拍着桌子,说着"我真的受不了了"之类的话。  相似文献   

13.
上作文课前,施老师走进教室,满面笑容地对我们说:"今天考试。这次考试有点特别,只要及格就能得到一颗星。"然后就把我们都赶出教室,说让我们出去放松一下。我总觉得施老师今天神神秘秘的,看来这次考试不简单,里面肯定有蹊跷。  相似文献   

14.
对于生命,我没有什么深刻的感悟抑或独到的沉思。我说不出类似于辛加尼那句“生命是一篇小说,不在长,只在好”之类的富含哲理的名言。我能做的,也只有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一条定理+一个传说= 平面生活把教室与食堂看作一条直线,把宿舍和食堂看作另一条直线,因为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食堂,所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一次去县城听课学习,我都为上课老师的精彩课堂所折服,更羡慕他们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什么时候我们也有此待遇呢?我们学校就一间多媒体教室,我是学校里最喜欢用课件上课的老师之一,要使用得提前"霸占"多媒体教室。为这,教师之间还引起不少"插曲"。国家的政策说来就来,这学期我们终于有了"班班通"多媒体设备,老师们第一天接触"班班通"时,激动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迫不及待地接受了"班班通"白板使用及授课培训。通过培训,使我认识了"班班通"设备系统,知晓  相似文献   

16.
人在高二     
<正>我今年十七岁,读高二。我在一所普通的高中读书,过着"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听头发稀疏的化学老师讲电解池的反应原理,听戴厚厚眼镜的英语老师说定语从句。偶尔走在栾树下,嘴里背着《兰亭集序》,看头顶的树枝刚抽出的嫩芽,青青葱葱。走出食堂,在公告栏看看社团又有什么新消息。这就是我的高二,这就是我的十七岁,看起  相似文献   

17.
出发——这不是梦我一直都很向往旅行,想要暂别寝室、食堂、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梦想着能够挣脱城市里的钢筋混凝土围墙,走进陌生的世界,去体验毫不掩饰的壮丽自然和异乡风情。我想现代人血液里大抵还是流淌着祖先给我们遗传下来的对世界本源之美的记忆,要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向往辽阔无际的草原,向往刺破苍穹的高山,向往夜空中横贯天幕的银河。然而  相似文献   

18.
<正>即使将来有一天,我们天各一方,奔赴不同的未来,这些曾经互相陪伴鼓励的日子,也都是我们共同拥有的珍贵回忆。我的中学时代,实在乏善可陈,除了读书考试,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事可以记录。每天三点一线,宿舍—食堂—教室,上课下课早自习晚自习课间操,除却这些,还有什么可怀念可珍藏的呢?当然是有的。那些年少青葱的岁月里,那些埋头苦读的时光中,总有些闪闪发光的时刻,让我一想起来,就会感觉温暖而又充满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周末去一所中职学校办事,在学校门口正好遇到一位前来参观学校的家长。她先是跟门卫了解情况,然后仔细去察看教室、寝室和食堂。我问她对这所示范性学校是否满意,她听到我问话,立即警觉起来,在确认我的身份后才对我说:"不是我不相信你,现在为了招生什么人都有。学校好不好,我还是要自己去看。"我问她看中了学校没有,她说还没有,觉得职业学校都差不多。我又问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什么专业,将来有什么要求,她只是说希望学校能够管理严格,孩子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们学校的食堂,打菜是要排队的。“丁零零……”放学铃一响,人人都饿虎一般向食堂飞奔而去。晦气啊,我的教室偏偏在顶楼,任凭我撇开“两腿”却怎么也跑不过别人。待我上气不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