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思想健康决定了作文的立意、方向,因此是个性化作文的重要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秀的人品,让学生的真实表达和个性体验在作文中彰显,使作文教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作文的灵魂,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让学生的作文走出平庸,创造个性.本文主要从创造思想、教学过程、课堂形式三个方面的诱导,探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3.
《学周刊C版》2016,(25):178-179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语文学习影响很大,还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人格素质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作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我们应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作文的灵性,使学生“沉睡”的灵性涌动出来,使创新教育能够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中,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4.
放飞思维     
黄月仙 《中学文科》2009,(13):41-41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教育的重任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维,畅所欲言,写出有个性的、有创意的作文。  相似文献   

5.
岳建  徐祥军 《现代语文》2006,(3):117-117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述,为发展健康的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因此,全面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迫切需要语文教师的锐意改革,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塑造学生良好的写作个性,让作文教学给学生台由尝试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放飞思维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教育的重任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维,畅所欲言,写出有个性的、有创意的作文。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个性,指的是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学生身上的特殊组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精神面貌,它是能力、气质、性格、德行的总和。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抓住"个性发展"这一重要环节,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思维、表达的一般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个性品质?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在遵循个性培养原则的同时,要改进教法,注重能力培养。一、习作教学培养个性应遵循的原则1.自主性原则。"自主"即为自己做主,做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不受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必须大胆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要给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指导中,教师只是指导而不是包办,学生需要的是活跃思维,而不是思想上的禁锢。因此,还给学生写作自主权,让学生做写作的主人,是作文教学中应该高度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中学生感知事物能力较强,但意志力较弱,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个最佳时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更有利于形成健康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化学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探究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式教学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探究式教学能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学生鲜活个性得到展示,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做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忽视学生对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造成体育教学日益枯燥、果板,产生学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满足学生需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从而,促使终身体育思想形成,最终达到推进素质教育的目地.  相似文献   

12.
钟兴环 《中学文科》2007,(10):63-64
当前学生作文存在着一种通病,就是缺乏真情实感,无病呻吟,内容空洞,谎话连篇。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完美健全的人格教育。没有健全的人格要写出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以情感人的文章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就要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文如其人,让他们写出表现自己个性而又具有人格精神的优秀文章。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已经刻不容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学生个性人格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承担着人格培养的义务。小学教学中,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提升;也可以在作文教学中用事例直接引导。另外,人格培养还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身历亲为中得到熏陶。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强调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而学生作文又是反映其个性的一个窗口.在学生作文中,常常有胡编乱造、抄袭拼凑,作文苍白,没有活力,这些现象反映了学生作文中缺少鲜明的个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至关重要,而学生个性的培养关键还在教师.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  相似文献   

15.
刘素敏 《成才之路》2011,(20):47-4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寻求作文教学创新的基本途径,对培养学生语文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获得和创新人格的形成,必将为其学会终身学习的技能与创造性劳动的智慧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因此,我们不能不在作文教学的思想和行为上进行新的思考和实践了。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形成独立人格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应坚持个性发展以及主体性、民主性的原则,通过写作立意、表达方式、批改、讲评等几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突破作文定势激活学生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写出有个性、有思想、有新意的作文,必须打破学生的作文定势,激活其思维.首先是在作文指导上激发兴趣,使其产生写作的欲望;在选材立意上激活思维,让学生多角度、多纬度看待和审视问题,鼓励有个性的表达.其次是在评改上,认真对待每一篇作文,尽量挖掘其闪光点,不要吝啬溢美之词.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因此,在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评改,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发展的实际,体现主体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给不同程度的学生留下发展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孙宝琼 《新疆教育》2013,(15):81-8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打好思想、道德、文化的底子至关重要。能提高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塑造求真向善审美的健全人格。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特殊使命,理解学生在人格健全方面的要求。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让学生成为身心健康、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一代新人。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突破思维定势.重视阅读,为作文创新打下基础.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动的个性,以实现作文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