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  相似文献   

2.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做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使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  相似文献   

3.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象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而且倒有了几分愠怒,时而又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杨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  相似文献   

4.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时间,我家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个品种,像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几十里的人就都跑来欣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从此,再进山去时,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他对我说:“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美丽的虚幻。我们沿着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高可盈尺,都开了淡…  相似文献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训练题.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而且倒有了几分愠怒;时又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  相似文献   

6.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使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  相似文献   

7.
名家名篇 访兰 贾平凹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相似文献   

8.
访兰     
贾平凹 《现代语文》2004,(11):12-12
父索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时间,我家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个品种,像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几十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从此,再进山去时,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他对我说:“访兰去吧!”  相似文献   

9.
访兰     
父亲节到了,总想对父亲说点什么,却又不知如何表达。父亲总是默默地站在身后,给我们以巨大的鼓舞。而许多时候,我们往往忽视了父爱的具体细节,今天想把著名作家贾平凹的近作《访兰》送给你们,一起感受一下名家笔下父爱的魅力吧!老编点点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走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个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使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  相似文献   

10.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时间,我家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个品种,像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几十里的人就都跑来欣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从此,再进山去时,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  相似文献   

11.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  相似文献   

12.
野兰     
父亲喜欢兰草,经常从深山里带一些野兰回来栽培。几年间,庭院里就有百余种,像个兰草园似的。有一次,父亲又要进山,并带我一起去。我们沿谷底小溪向前走,忽然听到轰隆隆的响声。  相似文献   

13.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  相似文献   

14.
怀念小白     
我怀念那条白狗。 是我父亲从山里带回来的。刚到我家:它才满月不久.见人就跟着走.过了几天.它才有了内外之分,只跟家里人走,对外人、对邻居它也能友好相处.只是少了些亲昵.  相似文献   

15.
沧海桑田 《初中生》2012,(16):24-25
正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是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他早送梨进城了。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心里却想,回家特意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  相似文献   

16.
父亲在城里     
父亲来我们家小住,总是闲不住,想方设法要找些事做。他说不做事,对不起一日三餐。在他看来,人活着不做事,只吃饭,那是白活了。我刚搬入小区新居时,他从乡下来,每天在楼前楼后转来转去。院子里没有空地,他种五谷杂粮的那点本事根本用不上。每天倒垃圾,楼上楼下地跑几趟,就算是做事,也只有一袋烟的工夫。后来看到别人门口的垃圾袋,就顺手给捎带了。带了第一回,就有第二回,有些人发现有人收垃圾,就把垃圾一袋袋地搁在门口,专等别人来收取。时间一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二楼新来的住户还交代我父亲:你倒垃圾要及时些,一天要多走几趟。我父亲点头…  相似文献   

17.
好草都死了     
儿子大学毕业后回到公司,在机关里当一名小职员。父亲退休在家。家住一楼,屋后一方小园,养了许多兰草,其中不乏珍贵之品。公司内外不少人高价求购,父亲却说:“好草无价!”心存侥幸者再问,父亲道:“草就是我,我就是草,买得了吗?”遂绝了上门讨要之人。一天,儿子对父亲说:“爸,有一件事,我想……”“啥事?”儿子犹豫了。“啥事呀?”“我们处长,想要一盆兰草。”“兰草——”父亲看了儿子一眼,“你拿一盆送去吧。”说着指了指屋后墙角的那一片。儿子回头一看,是父亲经常送人的那种,又说:“爸,处长要那种……那种叫瑞雪兆春的。”父亲半天不开腔…  相似文献   

18.
那天黄昏,我把考得一塌糊涂的数学试卷带回家。我站在灶火塘前,大气也不敢出,等着父亲发落。屋子里灰蒙蒙的,有静静的尘土在浮动。父亲在炕上端详着试卷,半天没说一句话。末了,他有些随意地说,前面的几道题粗心了些,以后就好了。说完,把试卷一丢,又  相似文献   

19.
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我的作品从来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跑了半天到县上几个书店、邮局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没来,只是每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我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  相似文献   

20.
自由的视界     
小的时候,家中有一个大书架, 里面存放的大多是父亲读大学时买的书。他读书的那个年代,父亲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大街上摆一张桌子,帮人抄写文字,换得些钱来,大部分用去买书。父亲毕业后回乡工作, 所买的书全部带回乡下,幸运地免遭文化大革命的焚烧。待到举家搬到县城后,父亲自个儿打了个大书架,并陆续地添置了一些新书,从此,这个大书架便成为我们几兄弟自由的精神粮食。有一次,二哥曾私下里对我说,如果家里有什么东西能让他继承的话,那就是父亲的一架子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