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学生的习作水平普遍较低,已成为遏制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呢?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写作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教师如果能对学生的习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改革,必然导致作文教学的变革。作文教学要日趋完善、进步,必须将“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和谐、自主、创造性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作文教学中,努力构建自主、开放的“习作超市”,营造宽松、自由的作文氛围,把选择权、评价权交给学生,已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中与阅读教学并行的分支体系,教学的重点是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所以,许多老师要求学生积累词语,目的就是以后好镶嵌到文章中去。而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习作是一种被动的负担。好多小学生畏惧作文,也有好多小学生的作文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怎样才能打破这种“僵局”?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需要?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关于习作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要设法唤起学生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4.
赵惠  杨丽 《教育艺术》2008,(5):49-50
作文教学可谓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而习作评价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我们的习作评价就是教师的单边劳动,学生只管写作文、交作文,接受老师的批改,教师的精批细改,实在是劳神费力而又收效甚微。面对教师们用颈椎病换来的精批细改,绝大多数学生只是瞄上一眼,便将作文塞进抽屉,造成了教师评价的劳而少益,甚至徒劳无益。叶圣陶曾指出:"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老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做由学生自己去考虑  相似文献   

5.
《福建教育》2005,(1A):26-28
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是关于作文评价话题的争鸣一直是语文教学研讨的热点。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这一问题越来越显著地摆在热衷于作文教学的一线语文老师、教研员们面前。是精批细改。还是多就少改。抑或是只批不改?批。又该怎样批?改。应该怎样改?在困惑面前。我们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一些教师与专家。针对作文评价的话题各抒己见.希望我们的探讨对大家实施作文评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传统习作课时的设置是每两周作文一次。每周两课时,基本分为一周指导一周讲评。这种设置人为地把习作指导、写作和评价在时空上进行了割裂。当教师把重叠如山的?作文本从办公桌的这边移往那边的时候,习作好坏的印象已逐渐模糊,学生的创作热情也在等待中消退了。长此以往,这种割裂不仅无形地削弱了评价与习作的内在联系,削弱了评价的功效,还形成了学生交完作文本便万事大吉,教师圈点改后便大功告成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倡导:将两周4课时习作的时间集中起来,写后即评。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作文进行适当的评价,能够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为语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结合现阶段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入探索开展小学习作有效性评价的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与一些语文教师在一起交流作文时,大家总觉得学生作文辛苦,老师批改作文更辛苦。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我认为,除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果外,教师对作文评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就当前作文批改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几种误区: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语文教师花大量时间辛苦批改和讲评作文,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和评讲却并不"买账",作文教学往往出现"教得累,学得苦,效果差"的局面。这样的作文教学把着力点放在了学生的写作上,其实只是关注写作的结果。为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进行了作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探讨与实践。一、帮助学生懂得评价标准,让学生树立评价意识许多教师的作文课就是纯粹地评判学生习作,似开"表彰大会"或"批斗大会",梳理出优秀习作的成功之处和问题习作的存在问题,一一举例进行分析。这些教师的评判尺度,基本是套用中考作文阅卷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王强善 《考试周刊》2013,(32):47-48
作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评价应更加"给力",给予学生"正能量",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学生评价应走向自主、开放,让学生在修改实践中丰富体验,提升习作能力,这样才能达到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相似文献   

11.
李杰 《河北教育》2006,(5):37-37
俗话说:习作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这充分说明了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只有让学生不断亲历习作的全过程,才能让学生从怕作文中走出来,并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发展性评价,不单纯是为了给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还会对我们的作文教学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成为整个作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下一次习作的一个新的起点。由此,探寻有效的、可行的发展性作文教学评价机制与策略以改变上述现状,成为了每一个高年级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3.
王君香 《考试周刊》2010,(12):67-67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是一大难题。一学期八篇作文,一周一篇日记。学生一篇篇地写,教师一本本地阅:学生付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教师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可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甚微,对作文越来越没有兴趣。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我不断反思.认为不能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习作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性评价,而后我大胆实践,在评价学生习作方面勇于改革、创新,采取多元开放评价法来评价学生的习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认为,小学习作评价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觉得语文作文很难教,许多小学生也觉得作文难学,小学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什么觉得作文学习那么难,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契机,许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开始成绩上来。因此,抓契机,巧习作,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习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教师感到习作难教,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不是东拼西凑就是抄袭。我认为.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打开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就会解决作文的“难”了。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作文评价中应刻意加强人文关怀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评鉴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自信心,并可通过有针对性且形式多样的习作评价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结合作文教学实践,提出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角,学生多半只管当“录音机,”将教师的指导、教诲牢牢记住,并把这些通过自己的笔记录下来,便形成了习作。记得准确、流利、通顺者便是成绩好的学生,常常得到老师的赞扬;反之便成为“学困生”。我们怎么来解决习作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8.
吴桂芳 《教师》2020,(10):51-52
作文评价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的习作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习作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习作的过程,让其在作文评价中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文章基于语文作文评价的有效策略,结合学科特点,认为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习作评价策略设计,需要教师进行更多创新实践,才能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为习作教学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19.
何兆新 《辅导员》2013,(23):25-26
对于同学们的习作指导,作为老师提倡的是一种新文风,坚决反对无中生有的胡编乱造,但现在的习作已经形成了造假和虚假之现状,让老师们很是头疼.写作固然需要艺术化处理,老师也并非反对“虚”写,但应该正确处理好“虚”和“实”的关系,以“实”为主,关键处也允许“虚”写.在作文教学中,由于一些语文教师无意识地错误引导,致使文风日下,“虚情假意”“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照搬抄袭”成为当前语文界“虚多实少”之习作乱像.  相似文献   

20.
周丽萍 《山东教育》2008,(12):25-26
历年来,语文教师一直在辛苦地攀登,力求登上习作教学的巅峰。但是学生作文这一老大难问题却一直捉迷藏似的萦绕在大家心头,使得我们有时都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困则变,故此,各地都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作文改革实验,像“生活化作文”“个性化作文”“活动作文”等等,我们学校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