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朱熹《诗集传》是《诗经》学史上继《毛诗郑笺》、《毛诗正义》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它以鲜明的疑古创新精神、网罗古今的训释特色、简明通俗的语言风格为训诂学放一异彩。至今仍是我们研读《诗经》必不可少的参考书,《诗集传》可供我们借鉴之处很多,其中用金石铭文、方言俚语注释《诗经》的方法对我们阅读、注释古书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2.
苏辙的《诗集传》是北宋传注《诗经》的一部重要著作。其名物训诂条例完备,词语释义大部分承袭旧注,也有自作新解的部分。整部传注的名物训诂简洁明了。训释体例上采用分章阐释和整章阐释的方式,对前人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3.
薛景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101-104
自唐代出现《毛诗草木虫鱼图》之后,又陆续出现了《毛诗名物图说》、《毛诗品物图考》、《诗经植物释诂》等多部《诗经》图学力作。《诗经》图学研究,是以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新尝试,它打破《诗经》研究的传统方法,开创了多角度、多学科结合研究《诗经》的崭新视角,从而丰富了《诗经》研究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比较《毛诗故训传》、《诗集传》和《毛诗传笺通释》对《诗经·邶风·静女》首章的诠释,对比性地探讨《诗经》研究范式的差异,并进一步解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和宋代朱熹《诗集传》是诗经学史上两部重要的著作。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称《毛诗正义》为《诗经》研究的第二个里程碑,《诗集传》为《诗经》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洪湛侯《诗经学史》认为《毛诗正义》集汉魏《诗》学之大成,《诗集传》是“诗经宋学”集大成的权成之作:  相似文献   

6.
《尔雅》绝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名物的训释,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尔雅》训释名物的方法,并进一步分析其名物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总结出中国古代以《尔雅》及其嫡传诸书为中心,旁及《方言》、《释名》及其各种专业书、类书等的名物研究系统。  相似文献   

7.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和宋代朱熹《诗集传》是诗经学史上两部重要的著作。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称《毛诗正义》为《诗经》研究的第二个里程碑,《诗集传》为《诗经》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洪湛侯《诗经学史》认为  相似文献   

8.
朱熹的《诗集传》集古文、今文、汉学、宋学之大成,在《诗经》研究史上是继《毛诗郑笺》、《毛诗正义》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通过考证《诗集传》的成书过程,揭示朱熹对《诗集传》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独到的创新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对古老的文化经典《诗经》进行一次全面的领悟。  相似文献   

9.
《诗》中富含名物,《诗》作为经学典籍,其价值观念的构建是以实实在在的名物为基础的。后世对《诗》中名物的不断阐释,构成《诗经》名物学,成为《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魏《诗》学演进与价值构建中,对于名物的释义有着清晰的发展线索与明确的内容表达。两汉经学今古文交错发展,《诗经》名物释义以“随文释义”为基本方式,释义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多样;魏晋南北朝经学衰微,以王郑之争、南北之争为背景,《诗经》名物释义在“随文释义”的基础上,出现以《陆疏》为代表的摆脱经学束缚而“独立阐释”的发展模式,且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此基本路径下,汉魏《诗经》名物释义整体上体现着以“伦理政治表达”“语言文字训诂”“名物本体疏解”为主的表达内容。这些内容对唐代《毛诗正义》的成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朱熹的《诗集传》是从南宋至今广泛流传的《诗经》注本,其中在词语的训释上较前人多有发展。但千虑一失,智者不免。其训释仍多有可商榷之处。现从中找出数例,并在前人对《诗经》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各种训诂材料的基础上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就日本古文献《邻交征书》中所收宋代诗作,对《全宋诗》予以校核,所补计十首。复参考相关文献,尽量勾稽逸诗作者之生平事略,冀供宋诗及佛学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宋代注重历史解释的学术背景下,任渊《山谷内集诗注》、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史季温《山谷别集诗注》在当代史的视野下,运用"以史证诗"来解释黄庭坚诗。三家注都将《山谷集》三集由分体改为编年,并对作品的系年作了精审的考证,史容还纠正了黄的不少编年错误,利于读者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理解黄诗。三家注又利用各种宋代史料,考证了山谷诗的创作背景,点明了题旨,并重点解释了与时事相关的诗句,特别是使用典故与比兴的诗句。  相似文献   

13.
唐圭璋先生纂修的《全宋词》筚路蓝缕,功莫大焉。尤于词人小传用力甚勤,旁搜远绍,钩深致远,然亦时有讹误。文章对《全宋词》所及的南宋王同祖、林革、曾宏正、吴景伯、陈无咎、林洪等六位词人兼文学家的生平事迹进行考订,或纠缺失,或实资料,或订讹误,或补未逮。  相似文献   

14.
<日记诗钞>以诗记史,有厚重的历史感;它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具有历史意义;在艺术上求新求变,语言新,诗体多样,富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上巳节,王羲之招集谢安、谢万、孙绰等四十一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了一次恬然飘逸的雅聚。名士俊逸们竞骋文才,挥毫泼墨之间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兰亭集》。诗人们或描绘山水,或借山水抒情,或以玄对山水,整个诗集如同一轴水墨山水长卷,情韵流淌,玄思幽远。  相似文献   

16.
在《全宋诗订补》和《从温州地方文献订补全宋诗》的基础上,辑录有关资料,再作补订。  相似文献   

17.
《元稹年谱》与《元稹集编年笺注.诗歌篇》是百年来元稹研究领域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但对《仁风李著作园醉后寄李十》及《琵琶歌》两首诗歌的系年上,都出现了情况不一的失误,从诗歌本体解读,采取互证之法,考出正确的系年。  相似文献   

18.
堵霞是清康熙年间的女词人,王蕴章《燃脂余韵》、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及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都有提及。从其著作《含烟阁诗词合集》内容来看,堵霞并不是囿于闺阁的一代才女,她的人生跌宕坎坷,在寄寓流徙的过程中,不仅与冒襄这样的隐士学者有所交往,且同清初著名的"蕉园诗社"也有渊源。文章对堵霞《含烟阁诗词合集》略加解读,以呈现堵霞的生平经历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9.
在将《湘西纪行》与《桂林集》(上卷)的所有篇目进行了逐一比对之后,考论了两集重出篇目的四点差异,同时比较了目前所见两种版本《桂林集》之异同。目前整理《桂林集》,应以日本内阁文库本为底本,曹岱华刻本为校本,并以《湘西纪行》为《桂林集》卷上的参校本。  相似文献   

20.
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藏四种《韩客巾衍集》均为四卷一册抄本,其中除了"古朝本"《韩客巾衍集》按诗体顺序排列作品外,其余三个版本均按照创作年代先后顺序排列。相较而言,"古贵本"《巾衍集》为最佳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