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华玉 《辅导员》2010,(13):101-101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把学生主动学习的提问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具有质疑的勇气、意识和能力是新基础教育各科教学的重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善问"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覃鸿 《广西教育》2014,(13):90-91
考试命题是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环节,语文试题被广泛运用于日常训练(课后作业及专题训练)、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和其他相关考试活动中。当前,评价教师教学绩效的核心指标是学生的终结性考试成绩,这就促使了多数教师采取"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式,使教学陷入"机械训练,盲目应试""忽视语文素养培育"的误区。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教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读、写、背等缺乏思维训练和情感体验的强化练习。在大量机械式的练习之后,几乎所有学生的考试分数都在90分以上,  相似文献   

3.
肖慧芳 《考试周刊》2011,(19):48-49
职校学生比较重视技能学习,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往往热情不高。但我觉得,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相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他各科教学往往由于理性太强不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而语文学科知识涉及面广,如果在“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厚积薄发,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相似文献   

4.
诗人是我的学生,我们学校里最有个性的学生。 考试考了第一,学校安排他进重点班,他却连人带桌子都搬回了原来的班级。 月考,除了语文试卷没有胡乱涂写,其他各科的卷子都有他的评论和抨击。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是其他各科教学的基础,它关系到学生终身的全面发展,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创新学习思维、创新学习方法和技巧,而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关联各科,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教师教得干瘪空洞.学生学得就会枯燥无味.就会“地基”不牢。怎样改善教学、创新教学、提高教学收获呢?本文从背诵的角度.分析了语文对学生素质的促进.申明了德育的重要.希望对语文教学有所裨益。一、依照名人的经验。明确认识背诵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仅凭着自己有限的学科知识,照本宣科,就很难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难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要让"协同"走入我们的语文课堂,以语文学科为主阵地,统整其他学科,让不同学科知识点碰撞、交融,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开放的学科教学中积淀、提升,实现快乐、高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科知识会产生相互影响。物理学科也不例外。下面我就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语文知识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影响 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其他知识的工具。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理解阐述物理概念、定律等的语言含义,不能正确运用语言解释物理现象、阐述物理问题,就会造成学习物理的障碍。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教材中较难理解  相似文献   

9.
盛欣 《教师》2011,(16):66-66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前提。但不少家长及学生仍重视英语教育,而忽视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甚至被冠以"误尽苍生"的恶名,语文教学也陷入了"少慢差费"的泥潭。事实上,没有语文教学的介入,就不可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重视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成绩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人才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农村中等学校教育如何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行改革,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本文试就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教育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谈谈自己的认识和设想,和同志们一块探讨.(一)语文是各科的基础。青少年学生如果语文一科没有学好,那就势必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语文学科在中学所开设的各门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今天的语文教学并非  相似文献   

11.
如何改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全体语文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都在致力探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提出和实验了不少教学方法,各有所长,很值得借鉴和学习。现在,我想就如何根据语文教学特点,抓住主要环节进行教学改革谈点粗浅看法。用文选作语文教材,是现今语文教学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各科教学。其他各科教学是通过教材对知识、概念、定理、原理、法则、方法、意义的叙述和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我发现只要老师准备向学生传授某项新的体育技术、技能时,大部分学生首先就会问老师"是否要考试"。如果老师回答说"要考试",大部分学生就会积极地去练习,从而能够主动、认真、高质量地去完成学习内容。基于此,我萌发了这样一个想法,如果在平常的体育教学中运用“以考代练”的方式进行教学,会不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从事师范教育工作的同志都很重视“师范性”,意思是工作要体现师范特点。例如鉴于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各科教学除了与普通中学有共同性的一面外,还有它的“师范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教学时的“示范性”。中学各科在高年级都设“教学法”课,这当然是必要的。其实各科教学就应给学生以“示范”,这是活的“教学法”,在某种意义上说,比“教学法”课里的理论更重要。以语文为例,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在书写、口头表达,在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在体现文道统一、读写结合的原则等方面,能给学生以示范,学生长期耳濡目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十分重要的现状,就是语文教师要不要教的问题。比如现在叫得最响的口号,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甚至具体规定"教师讲课不得超过5—10分钟",教师要做课堂的隐身者,要站在课堂的角落里。很显然,这几乎是要取消教师的教了。难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真的不该教了?所谓教学,本就包涵着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强调学生学,而忽视教师教,则此种教学,实际上是自学而不是教学了,教师在教学中就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刘玉洁 《考试周刊》2011,(16):58-5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确立了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师能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遵循科学规律,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优化教学环节,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技能、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应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娱"。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固然枯燥无味,但是如果告诉学生善于总结学习经验,就会感到学习是其乐无穷的。教师通过图解来教学课文,通过"作曲"来教唱古诗文,运用这些独到的妙趣方法,一定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另外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用笔把它记录下来,写作时,就不会无米下炊了。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活泼自主的学习语文,实现语文自主学习的目标。让学生走出"考什么就学什么"的语文学习误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满怀兴趣的学习;构建艺术课堂,让学生"疲惫的心灵"振作起来;让成功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在教师创设的"人人都能成功"的氛围中积极学习;实现霍林姆斯基所说的"三分之二是用在非必修书籍上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从一定意义上说,语文课就是能力课,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把"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这就更迫切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结合近些年来的经验,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中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重现识字教学,需要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重要性的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识字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还是教学的重点,学习语文知识和其他各科知识都需要较强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知识是形成各科技能的基础,为了搞好高中语文教学,本文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怎样由课堂走向生活作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