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是在实际生活背景下探寻数学学科内在规律的数学活动,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鼓励教师聚焦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以融合其他学科知识的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为切入点,自主制定活动主题,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笔者以六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有趣的平衡”为例,分析跨学科的活动设计策略,阐述抓住关键问题“杠杆支点和刻度如何确定”“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平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经历“杠杆原理”的探究过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最终学会从数学角度解释生活现象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阶段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的教学,主要依托主题式学习的形式展开,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跳蚤市场”主题学习活动以真实问题为载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3.
陈献生 《学苑教育》2023,(27):76-78
主题式活动是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素材,以解决活动中生成的数学问题为任务,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一块沃土。北师版小学“数学好玩”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多数以主题形式呈现,开展好主题式活动,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体验、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吴团团 《家长》2024,(9):34-36
<正>学科整合、学习整合是培养跨学科思维和能力的重要路径,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教学改革的要求。数学跨学科作业是跨学科学习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实践与反思。一、跨学科作业的价值新课标指出进一步加强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以解决实践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载体,经历综合运用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跨学科作业综合性高、开放性强,情境真实,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以真实问题为载体,适当采取主题活动或项目学习的方式呈现,通过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测量知识,能够对简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做出一定的判断,具有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数学问题的经验,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相似文献   

6.
孙艳 《小学数学教育》2024,(Z1):68-69+120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起点是问题,即综合与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模型,形成认知。  相似文献   

7.
<正>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应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式学习为主,适当采取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通过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为此,我们设计和实施了以“校园里的银杏树”为主题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从学科实践的视角将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大树有多高”这一活动设计为“银杏树有多高”,引导学生经历项目式学习和探究活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学生将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综合与实践领域中的主题活动大多是从学生已有的真实生活经验出发,  相似文献   

9.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该内容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综合运用数学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感悟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在新课标视域下,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遵循目标综合、情境真实、过程实践的原则,选择真实的情境,确立多维的目标,制定完善的方案,设计明晰的任务,开展深入的总结反思,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数学、应用数学,达到综合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综合性体现在内容组织、过程方法、目标要求等方面。对这一领域的内容可采用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形式,让学生经历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等学习过程,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问题,从而整体理解知识含义,实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本文基于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跨学科主题活动“易碎品的包装”,鼓励学生主动利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永青 《考试周刊》2024,(12):79-82
项目式学习以真实问题或主题任务为引领,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唤醒学生生活经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文章以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为切入口,对当前小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选择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一亿有多大”作为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案例,研究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项目式学习,落实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深化教学改革”中指出:“强化学科实践。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这为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抓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指出:“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区别于应试能力的最大特质是能将学校所学迁移应用到现实世界之中,获得“超越学校价值”的知识成果,形成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综合与实践活动正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通过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解决较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式学习等.项目式学习是以问题为驱动,学生在真实的、多样的情境中,应用包括数学知识在内的多学科知识,使用适切的策略、方法,在实践、探究中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以“探究身高与脚长的关系”为例,按照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步骤展开教学活动,将教学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效结合,阐述了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肖堃 《科幻画报》2023,(3):137-138
新课程方案重视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课程内容,它的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它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主题生成、活动实施、总结评价三个实施阶段,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活动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虽然课程标准说明第一、第二、第三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将知识内容融入主题活动中,但在实际课程设置时也可以在第三学段融入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渗透。  相似文献   

17.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学习领域,如何开展“综合与实践”学习评价是亟待解决的课题.表现性评价对“综合与实践”学习领域具有适切性,“综合与实践”表现性评价是指: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整合运用数学和其它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综合问题或完成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以应用评分规则对学生的过程表现与学习结果做出判断.在构建起“综合与实践”表现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为例,针对表现性评价设计阶段,阐释了“目标—任务—规则”3要素的设计过程与方法.以期表现性评价在“综合与实践”教学决策链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综合与实践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项目,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做好这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落实这些策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明确主题目标,布置预习任务;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指导实际操作,收集整理数据;小组交流探讨,解决相关问题;做好点拨指导,完成实践任务;根据展现情况,做好总结评价。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强化“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学习,提出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两类课程内容。数学主题活动是将结构化的数学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整合与联系,有机地组成一个数学主题,并以这个主题为主线,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为背景、以数学问题为切入口、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各学段要求“”主题活动各学段内容“”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主题活动的设计”等基本要求,帮助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感悟数学的价值,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陈为强 《中国教师》2012,(10):56-57,67
<正>案例背景新颁布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活动主题,以问题解决为活动的主线,学生活动贯穿于始终,教师要精心维护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后的交流与反思,在活动中体验,在交流中感悟,在反思中升华。一项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