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视民生新闻媚俗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民生新闻受到观众喜爱,但在一些民生新闻中存在媚俗化倾向,这既弱化了民生新闻的新闻特质,又损伤了民生新闻的品质.应该对电视民生新闻媚俗化倾向进行理性思考.探究其出现的原因,以求能够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倡导民生视角、表达百姓话语、体现民生关怀的民生新闻,曾经是电视新闻创新的代名词,媒体提高影响力和收视率的重要利器。随之而来的观众和业界对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琐碎化、表象化、低俗化的批评也越来越强烈。电视民生新闻亟待转型和提升已成为业界的共识。笔者认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提高引导水平是电视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王青  张务纯 《新闻传播》2007,(11):64-65
时下全国不少地方台都在兴办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电视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的独特优势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社会在进步,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在提高,民生新闻不能再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必须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跳出自我,寻求创新。本文深入探讨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手段,旨在提高民生新闻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电视民生新闻因具独特优势,自推出以来深受百姓青睐。但作为舆论导向新闻类节目,需随社会不断进步,跳出现有框架,继续寻求创新,丰富人们精神食粮。本文针对民生新闻短板表现探讨创新手段,旨在提高民生新闻品质。  相似文献   

6.
方红 《新闻通讯》2012,(11):48-49
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播报形式,它有着不同于以往新闻播报形式的鲜明特色,但这些“特色”既是推进其提升自身品格和影响力的动力.也可能成为束缚其发展的障碍。本文在借鉴一些学者的观点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剖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特色”.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质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现在我国民生新闻传播与之前传统电视民生新闻传播方式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不论是在实时性、技术性、互动性、信息量,还是新闻信息采集的方法和传播的手段上都有着品质的差别。本文根据相关的行业知识和信息资料,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策略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黎宇文 《新闻世界》2009,(10):101-102
本文将“绿色收视率”理念引入到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提出通过培养“绿色”电视民生新闻生态环境,挖掘“绿色”电视民生新闻素材,创新“绿色”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模式,建立“绿色”电视民生新闻综合评价体系来促进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9.
尧弘 《今传媒》2013,(6):118-119
本文旨在探讨民生新闻的发展创新与提升。近年来,民生新闻已成为电视媒体提升新闻节目影响力和收视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该论文以北京电视台的知名民生新闻栏目《特别关注》为例,从三个方面分析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民生新闻拓展空间、以及民生新闻的发展创新。同时,强调民生新闻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节目特色,增加评论、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整合传播,多种形式寻求寻找民生新闻另类和谐的表达方式,来提升民生新闻的节目品质。  相似文献   

10.
姚娟 《新闻知识》2013,(2):23-24
"后民生新闻时代"、"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三个概念,是与电视民生新闻相关的三个关键词。"后民生新闻时代"似乎在宣告电视民生新闻的终结,"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则指出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之路。无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前景如何,其民本取向的精神内核不能丢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电视新闻飞速发展,在各类的新闻报道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在此之中,电视民生新闻也随之发展起来.电视民生新闻作为反映民生的重要途径,对于广大的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电视民生新闻的记者也因此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电视民生新闻质量的好坏,所以,想要电视民生新闻能够更好的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就必须要提高电视民生记者的素质.本文将电视民生记者分为三类,分别叙述电视民生新闻摄像记者,电视民生新闻出镜记者和电视民生新闻文字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提高民生新闻质量之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贵平 《新闻前哨》2005,(12):40-41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突出个性化,规避同质化。 电视民生新闻的同质化主要反映在不同地区的节目类型相似、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内涵;节目构成、主持风格、采编播手段、节目包装以至节目内容上都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13.
樊建军 《新闻世界》2009,(11):64-65
本文从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探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民生新闻,结合电视民生新闻的实例分析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的影响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先 《声屏世界》2007,(7):21-22
民生新闻的危机 近年来,民生新闻节目在收视率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不容回避的是,当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品质的“新”新闻样式,而且由于目前理论界、业界“给予其概念的理论关注,只是一个粗浅的认识”,因此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民生新闻的片面理解。再加上某些地方媒体对商业利益、收视率等因素的热切追求,因此,在电视民生新闻不断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不容乐观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以及电视民生新闻的重要社会作用,进而对目前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制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了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制作技巧,以促进电视民生新闻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规避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良君 《当代传播》2007,(5):100-101
电视民生新闻目前存在着某些误区,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在传播内容上注重提升品质,在传播技巧上讲究策略,在传播中同等关注城市与农村,传播主体应注重构建和尊重公众话语权,从而实现自我完善,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杨文萌 《新闻世界》2011,(11):71-72
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传播手段的El益多元化,加之各大卫视强势分割收视市场,具有区域特色的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遇到瓶颈,面临拐点。本文以一档民生新闻节目作为分析样本,为民生新闻品质提升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人文关怀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功能定八位和社会责任,也是受众的期待需求.县级电视台如何从生活关怀、理性关怀和生命关怀等层面去体现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笔者认为,本土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要在真正领会"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民生新闻的地域性、时效性、受众性,以人文关怀的理念来创新和提升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电视界说起"民生新闻",就不能不提起南京。因为普遍的观点是,南京是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尤其是大板块民生新闻的发源地,南京的民生新闻大战由来已久,长盛不衰,并且演变成全国的电视民生新闻浪潮。而纵观全国的电视民生新闻,也是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被视为电视界的一朵奇葩。目前全国已有20多家省市电视机构开设了此类节目。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自己的个性与品质,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在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博弈中以纵向差异获得了胜利。其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成为地方省市电视媒体市场突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