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与动态     
河北省加快初中教师培养和培训步伐的几项措施一、从1992年开始,省内师范院校每年增加2000名本省师范专科招生指标,培养农村初中教师。学校收取一定的培养费。二、每年选拔2000~3000名优秀中师毕业生通过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直接到教育学院学习。学员参加高等师专自学考试,按卫星电视师专教材授课。脱产学习两年,期满成绩合格,颁发专科学历,任初中教师。未取得专科学历者,仍按中师毕业生对待,到小学任教。三、改革教育学院招生办法。从1992年开始,招收500名推荐保送生,招生对象为45岁以下,中专或高中学历,获得地、市级以上奖励的中学一级和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初中教育水平,加强师专教育的针对性和计划性,江苏省教委高教局组织了"师专毕业生培养规格"调研活动.在一年多时间内,笔者通过苏州、无锡、扬州、盐城、南通等6市10县57所中学计456名初中教师和领导抽样调查,对于合格师专毕业生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有了一个整体认识:一、近年来师专毕业生能力结构的特点随着大批师专毕业生分配,初中教师队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有些县、市发展初中解决师资的办法,是将中师毕业生分配到中学去,或者是将小学骨干教师提到中学去。有个县去年中师毕业生90多人,直接分到中学去任教的有50多人,占55.6%。某县一个区去年初中增加4个班,加上有几名初中教师到教师进修学校脱产进修,缺少的17名初中教师都是从小学骨干教师中选补去的。这个县的其它区和别的县也有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我市4,850名应参加培训的初中教师中有4,430名教师报名参加了卫电师专、高师类自考和其他形式培训,参训率为91.2%,其中参加卫电师专学习的人数为3,800人,占参训教师数的85.7%。初中教师学历培训高潮的出现,为我们加速初中教师学历培训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我们的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抓住机遇,克服困难,破釜沉舟也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下气力,重实际,讲实效,为提高初中教师队伍的素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从实际出发,建立适宜的教学模式和办学体制卫电师专以学员自学为主,看象为基本手段,没有入学“门槛”,是一种便于把教师最大限度地吸收进来的教学形式。但是,随着卫电的兴办,我们也遇到了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首先,是放象网点少,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出的背景近年来,由于高中快速发展的需要,部分初中骨干教师被调进高中任教,还有少部分骨干教师流向办学条件较好的外地学校,使得我县初中物理教师队伍青黄不接。为了填补这一缺口,我们只有将部分较优秀的小学教师和非物理专业教师(如体育、语文、数学、生物等学科教师改教物理及部分非师范类毕业生等)充实到初中专业  相似文献   

6.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关键,是培养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师资,而培养初中教师又是其中的重点,因此必须加快以培养初中教师为目标的师专建设。下面仅就河北承德师专的情况,谈谈为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需要,师专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81年以来,我们曾多次组织由校、处两级干部和教师参加的调查组,分赴承德地区各县以及一些中学,对那里的经济水平、教育结构、师资条件、教改现状、需要补充教师的规划,特别是对我校七届毕业生的情况,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认识到: 第一,当前在发展教育上普遍存在两大困难:一是经费不足,二是师资缺乏,尤其是农村初中骨干教师更缺。目前初中教师的状况是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队伍不稳,来源不多。全区现有初中专任教师5671人,其中本科毕业生83人,占教师总数1.2%,专科毕业的829人,占14.6%。在多数的山区教师中,没有大专毕业生,那里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教师原来是教小学的,而教高中的原来是初中教师。一些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学,那里的学科也不配套。有几位县教育局负责人告诉我们:在他们全县地理、历史、美术等科的初中教师里,没有一个是大学本专业毕业生。今后若干年内体育、音乐、美术等科教师来源仍然缺乏。据兴隆县统计,到1995年全县需要补充初中  相似文献   

7.
去年下期开学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把我校唯一的一位“文革”前大学本科毕业的数学教师调走了,据说是“为了加强重点学校的力量”。目前,我校七个数学教师,一个年迈多病,不能任教,两个刚从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三个是高中毕业生。那位教师一调走,高中毕业班的课便没人教了,因此我们再三请求不要抽调。可是有关领导横竖不同意。这样一来,不仅不能保证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而且使整个高中教学乱了套,日子十分难过,师生意见  相似文献   

8.
我县教师队伍的增加,主要来源,一是从社会上新吸收近几年来的中学毕业生担任民师;二是从现有教师中提拔一部分教师到初中、高中任教。新吸收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没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教学困难很大。提拔到中学任教的教师,虽  相似文献   

9.
日前,罗田县针对小学师资老龄化极其严重的现状,县委决定从今年起,连续两年从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招收50至100名到理工中专师范班学习,学习期满成绩考核合格,将90%的毕业生补充到农村缺编小学和教师老龄化严重的小学任教,解决教师的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师专化学系毕业生分配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化学系毕业生分配到乡村小学任教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师专化学系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1.
大理州民族中学对本地师资短缺,外地师范毕业生派不进、留不住的状况,从1984年起,回收本校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师范培训,然后分配到山区任教。1985年8月,首届师训班47名  相似文献   

12.
我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4.67%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其中有布依、苗、水、壮、彝、侗、土家、毛南等近20个民族。从1978年建校以来,我们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农村,面向山区,面向少数民族,面向初级中学),明确地把为少数民族山区农村初中培养师资当作学校的基本任务。15年来,我校培养的四千名毕业生,70%以上分配到县以下中学任教。  相似文献   

13.
贵阳师专作为一所全日制普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不觉已跨过了十五个年头。同全国所有师专一样,它的培养对象是合格的初中教师,尤其是要培养农村中学的合格初中教师。但是,贵阳是“大城市、小农村”,又是省会城市,地处省会城市的师专如何面向农村,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问题,很值得探索。绝大多数地区师专从诞生的那一天起,“面向农村”似乎就成了其理当具备的天然属性。生源绝大多数从农村来,毕业生绝大多数回到农村去。地处省会城市的贵阳师专却不是这样。我校从建校之日起,学生绝大多数来自贵阳市,毕业后大部分到市内各中学任教。这种格局并未能保持得太久,客观形势、贵阳市的特殊情况,迫使我们不得不把“面向农村”提上议事日程。实践证明,这种“转轨”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的,是符合贵阳市基础教育的实际的。 一、经历了三个阶段 我校的培养目标是初中教师。从1978年建校到现在的15年间,我校逐步实现了由大量在城市招生、城市分配向大量在郊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转变。这个过程大致是由三个阶段组成的。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2年,是大量在城市招生的阶段。由于划定了一条统一的录取分数线,城市考生被大量录取,而郊区农村考生上线者则为数不多。这一阶段共毕业了五届学生(1978年  相似文献   

14.
师专附中的前身系凯里师范附属小学,成立于1964年。文革期间,附小设有初中班。1978年黔东南民族师专成立后,转隶属师专,改名为“黔东南民族师专附属中学”。1980年,高中招生,附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现有高中6个班,初中14个班,在校生1125人;有教职工80人,其中科任教师68人。科任教师中,有本科生24人,专科生34人,中学高级教师11  相似文献   

15.
我校地处湘南文化名城永州市,正式创办于1981年。在16年办学实践中,我们努力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培养了6800名毕业生,其中80%分配在山乡任教。从1985年以来,由于国家教委、湖南省教委精心指导,零陵地县党政领导和教委大力支持,我们从零陵地区农村初中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先后进行了三轮教育综合改革。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姓师、向农、务本”。具体而言,我们绝不左顾右盼,一定要在师专这个层次上办出自己的特色(姓师),努力培养为农村(向农)基础教育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合格初中教师(务本)。十年来,我校紧紧围绕这六字诀来建构师专教育新体系,从认识与步骤、模式与体系、领导与环境这三个环节上进行了大胆而艰难地探索。  相似文献   

16.
十六年前,我刚从某师专物理系毕业,分配到一所乡级戴帽初中任教。当时,该校只有我一个物理专业教师。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第一天报到,校长就找我谈话……  相似文献   

17.
我校是1976年建立的初中校,现有14个教学班,735名学生,35名任课教师。教师中有民办教师13人,原文化程度:大专毕业生2人,“文革”前后高中、中师毕业生28人,初中毕业生5人;教龄10年以上的5人,4年以下的21人;应过教材关的31人,占教师总数的88.6%。几年来,我们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师的实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教育学院是一所主要的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高等院校。其培养对象主要有两大层次。一是“教育文凭”课程,招收大学本科毕业生,学制一年。学员获得教育文凭后到初中和高中任教。另一层次是“教育证书”课程,招收专科或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学员获证书后到小学和幼儿园任教。此外,该院还设有“特殊教育证书”、“教育管理文凭”、“职业深造文  相似文献   

19.
龙井市第三中学是龙井地区唯一的一所汉族重点高中。现有14个教学班,任课教师62人,30岁以下青年教师有31人,刚好是任课教师总数的50%。这支教师队伍有这么两个特点:一是不具备本科学历的教师多。31名青年教师中师专毕业生15人,专科函授毕业生3人,高中毕业生1人,中专毕业生1人,本科毕业生仅有11人;二是女教师多。31名青年教师中有19人是女教师,是总数的62.3%,其中带孩子的妈妈就有13人,是女教师的68.4%。为了使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尽快提高文化,熟悉业务,胜任工作,自1985年以来校领导就把提高青年教师文化、业务素质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安排一名不脱离教学的教务处副主任专门负责。五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初步收到了成效。  相似文献   

20.
从总体上讲,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适应。一是数量上不敷需要,中小学政治、外语、生物、地理、历史、音乐、美术和体育等学科的师资普遍缺乏,尤以初中教师缺额为最大。同时,合格教师不断外流。据统计,1984年至1987年三年间,初中教师中专科学历以上的教师流失17万,高中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教师流失13万,合计30万(包含师范院校毕业被截留的人数)。这就是说,三年间,初中合格教师流失的占这三年师专培养总数的五分之三强,而国家培养本科师范生分配到高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