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意大利有位造船匠,他造了一辈子的船,却从没坐过自己造的船。他的最大愿望和享受,就是当自己造的船驶向大海的时候,能够伏在码头的栏杆上观望,直到那船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上……  相似文献   

2.
一在有些艺术品拍卖会上,沈葆桢信札时有出现。沈葆桢(1820-1879年),字幼丹,福建侯官人,为洋务运动时期能当大任者之一。其大任,主要是总理福州船政局。沈葆桢总理船政期间,是有成效的,主要有四:一是从国外引进不少先进科技与近代化物质,二是使近代化的福州船政局初具规模,三是培养出一批新型船政人材,四是造船15艘,其中洋匠帮造12艘,自造3艘,费时约计9年。尽管这些船的质量与数量及造船速度与当时先进国家比,都不如人意,但毕竟是迈出了中国造船事业近代化的第一步,改变了以往使用帆篷舟楫的更为落后的状…  相似文献   

3.
朋友船     
<正>海和船是青岛的城市符号。住在青岛的孩子可以时常去海边漫步,更有机会坐上船去游览、观赏美景,感知船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在“我家住在大海边”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毫无意外地对造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在搭建区、教室空地上,用小木床、桌子和椅子建起了“船”,玩起了和船有关的各种游戏。但是,很快孩子们就不愿意继续玩这个游戏了,因为他们觉得,假船不能入水航行,不好玩!幼儿园有一个大大的水池,他们想要造一艘真船在水上航行,觉得那样才有意思。  相似文献   

4.
想让自己的家漂浮在美丽的大海上吗?最近,美国工业设计师奥罕·西勒里就设计出这种可以漂浮在大海上的船屋。这种船屋被称为"海上生态船屋",能源来自太阳能,生活用水来自雨水,不但外观漂亮,而且十分环保。  相似文献   

5.
《职业技术教育》2007,(6):10-11
1868年2月17日,福州船政学堂创设“艺圃”,又称艺徒学堂,招收艺徒100多人,学制5年。“艺圃”招收15至18岁青少年进厂,称艺徒,艺徒主要学习法文、算术、几何、机械作图等,随同“洋匠”,边工作,边学习,训练造船技术工人。时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祯在创设福建船政局时就反复强调“创始之意,不重在造,而重在学”,还说:“船厂根本在于学堂。”沈葆祯通过办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培养了许多中国近代优秀的造船、航海、海军和其他方面的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之后,为应对从海上来的外夷,洋务运动发展海军等军事工业以"求强"。在造船的问题上,负责福州船政局建设的左宗棠认为:"习造轮船,非为造轮船也,欲尽其制造、驾驶之术耳,非徒  相似文献   

7.
不足为据     
课本第100页:隋朝“手工业有新的发展,造船技术达到很高水平,能造起五层楼的宏伟战舰。”用“五层楼的宏伟战舰”来说明“手工业有新的发展”不足为据。因为,在三吴时,早已出现了“长二十余丈,高出水面二、三丈,上下五层,……远望犹如楼阁”的大海船。不足为据$陕西省商州市大荆中学@周永献  相似文献   

8.
最后一条船     
河马一直为大象造船。河马是一个造船的高手,它造的每一条船都能保证很高的质量,从未出现过失误。所以,它被誉为造船大王,深受大家的尊重。大象对它十分信任,  相似文献   

9.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 )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共有历史地图 7幅、历史图片 42幅 (其中彩图 3幅 )、文字史料 2 2则 (其中图表 6则 )。【例 1】材料一 曾国藩说 :“今日和议既成 ,中外贸易有无交通 ,购买外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 ,访募覃思之士 ,智巧之匠 ,始而演习 ,继而试造 ,不过一二年 ,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材料三 奕讠斤批评洋匠惟利是图时说 :“洋匠与中国立合同 ,订明若干年造船若干号 ,因恐成船太速 ,不…  相似文献   

10.
阿碧 《科学启蒙》2009,(12):57-59
想让自己的家漂浮在美丽的大海上吗?这可不是不切实际的梦,美国工业设计师奥罕·西勒里设计的这款船屋就能使美梦成真。这款可以漂浮在大海上的船屋被称为“海上生态船屋”,它不但外观漂亮,而且十分环保,它所需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而生活用水也来自过滤的雨水。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听一位年轻教师上公开课《大海的歌》,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这一句应该带着什么感情来读?学生答案多种多样,“高兴”、“愉快”、“欢乐”等等,教师——加以表扬,并指导朗读。起初并没在意,课后细细想想,答案并不完全正确,笔者在其后不久教学《大海的歌》一文时,针对上面一段文字的朗读设计了“类比指导,化难为易”的教法。下面是笔者教学片段实录: 师:“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同学们,这句话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相似文献   

12.
船主与船夫     
有个富人造了一条大船,准备到大海中去捕鱼。他招募了十多个船夫,其中一个船夫有十几年的航海经验,对大海了如指掌。大船造好后,船主就带领着水手们驾着大船离开海港,来到了大海的深处。当到了大海深处的时候,海面上突然变得风平浪静起  相似文献   

13.
<正>陶侃是晋朝著名的大将军,从军四十载威震疆场,虽然名声显赫,为人却谦虚谨慎、事无巨细,对生活中的小细节也同样用心。有一年,陶侃在荆州任刺史,需要造一批战船,他便经常到船场检查工作。他发现造船时,剩下许多竹头和木屑散乱地扔在地上,于是就吩咐手下人仔细地捡起储藏起来。当  相似文献   

14.
普通的旧报纸能成为造船的材料?造好的报纸船能戴人划行吗?我们希望能用常见的旧报纸造船,既环保又可以达到成本低廉.资源丰富,变废为宝的目的,这个目标能实现吗?那么,看我们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变旧报纸为能载人划行的舟船吧。  相似文献   

15.
正[悦读]1898年5月1日,美国的马尼拉湾大战开始。舰艇上,指挥员命令大家脱去衣服,准备行动,其中一位弹药手匆匆脱下上衣时,这件上衣从他手中滑了出去,飘进了大海。当这件上衣飞出船外的时候,他转身走到舰长跟前,请求允许他跳进大海把衣服捞上来。舰长没有答应他。于是这个弹药手就走到这艘船的另一边,径自沿着梯子爬下去,跳进海里,游过去抓住了衣服。当他回到船上以后,因为违反了军令而被戴上了镣铐。  相似文献   

16.
2002年3月,成都一位年轻的音乐人以他面目一新的独创情歌引起了歌坛的注目,他由此成为一方文化有限公司谱写情歌的签约音乐人。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位年轻人既不是舞台上的歌手,也不是职业音乐制作人,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修车匠!三年来,这位修车匠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自写、自谱、自唱情歌270多首。每天,他都要在自己的修车摊上一展歌喉,边修边唱……修车匠名叫蒋苇勇,年仅19岁。  相似文献   

17.
《草船借箭》一文,结构严谨,构思巧妙,语言精要,文章各个环节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近细读此文,又有新的收获。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历来教学上以他知人、知事、知天象和计算精细上来分析、理解,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只从这些方面来分析、理解,是不够的,不全面的。因为作者在文中还着意从反面即周瑜、鲁肃不知诸葛亮来反衬、表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如第一段周瑜提出要诸葛亮10天造十万支箭,可诸葛亮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这表明诸葛亮对完成任务是胸有成竹的。可周瑜却以为他是在开玩笑。第二段,写鲁肃以为诸葛亮说三天造十万支箭是假话;周瑜以为诸葛亮真是造箭,而拟意让军匠们不给备齐材料以拖延时间;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而鲁  相似文献   

18.
流浪街头     
人生的旅途不会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大海里航行一样,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总是会闪电般地刮过来一阵狂风,掀起惊涛骇浪,折断桅杆,撕破帆布,船失去平衡,一时间无法操纵。人生是一条无边无际的大海,自己就是一条船,时而会遭到挫折。我自己就曾被一场风的突然袭击击倒过,而后在家庭的“方向盘”上摆脱了一切困难,又向前驶去,因此我一向被别人称做“幸运的女孩”。  相似文献   

19.
我的梦蓝蓝     
我想我的梦想是蓝色,那种宁静的天空蓝. 我希望自己拥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每日清晨,是渔家的船笛、海浪的喧嚣、暖和的阳光将我轻轻唤起.我会随心所欲,漫无目的地走在沙滩上,转身一看,那一串串脚印刻在沙滩上,回忆过往的点点滴滴,任那记忆的风暴肆虐着脑海.然后我要给大海讲我以前的故事,我要将自己的开心与不开心统统丢给大海,把大海当作知己,倾诉着自己的一切.那是一片多么辽阔、深远而又忧郁的蓝啊!  相似文献   

20.
生活在桂江上的船家,千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的居住民俗,主要体现在:以船为家的蛋民居住风格;独特的船屋——风帆船的形状,造船材料的使用、行船前的饮食与言语忌讳,居住色调的选择,船家与伙计和睦共处等,这些独特的居住民俗特色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桂江船家生产、生活、宗教、审美、人际关系等多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