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对中学生上体育课恐惧心理进行调查探讨,针对心理恐惧产生的原因,提出恐惧心理的预防与消除方法: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练习难度,加强诱导辅助练习;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人施教;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加强保护与帮助消除学生的后顾之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坚强意志,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2.
恐惧是一种心理反应,它是由刺激物作用于大脑皮层、使原有动型遭到破坏引起皮质兴奋,并通过兴奋的扩散和诱导来改变皮下中枢的活动、导致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发生变化、同时将由此而获得相应刺激回传大脑、与新的动型结合而产生的.在体育课中,同学们往往表现出畏怯、躲躲闪闪、注意力分散,提不起精神,谁都不愿意做动作的心理状态.恐惧起着降低有机体工作能力的作用,在体育课教学中直接影响着学生正确技术的掌握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克眼学生的恐惧心理,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及教学任务完成的关键,只有克服恐惧心理,才能使体育教学任务在一节课上轻松、愉快中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3.
恐惧是人受到威胁常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由于自身素质、运动能力差,完不成动作而引起恐惧。2、由于教师教学时行为不当而引起恐惧,如教师过分批评或惩罚学生等。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教师教一些难度大的技术动作时,由于学生的最初学习,难免产生胆怯和恐惧心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胆怯和恐惧,主要是指学生由于缺乏运动能力而产生的对某个动作或某个练习的害怕情绪。有很多种原因会造成学生在课堂上胆怯和恐惧的产生,我们面临不同种原因也要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体操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体操练习多数是在人体处于非常态姿势下完成的,动作结构复杂,加上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小学生常常会对体操产生恐惧心理,这对体操教学和训练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初步探究了体操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心理预防措施及克服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教学中,某些教学项目有一定的危险性或新异性,自然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恐惧直接影响有机体能力的发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应认识到,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就能很好地消除它。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第一,动作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的全部活动都是受动机支配的。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认识练习的实际意义,让学生用动机…  相似文献   

7.
李春 《西北职教》2009,(8):45-45
在体育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就是一种对教学技术难度的奈件反射,这种心理的存在不仅阻碍了学生运动能力和潜力的发挥,而且在练习的同时,还会产生各种错误的动作,甚至出现伤害事故的发生,直接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如何有效地消除和克服这种心理阻碍,对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器械练习中,由于器械是体操中难度较大的一个项目,导致学生在练习中往往低估自己,产生自卑心理,缺乏信心,不敢练习,限制其能力的发挥。在教学中,引起学生恐惧的原因,不外乎情境性恐惧和未知性恐惧两种。所谓情境性恐惧是指,若学生以前在练习中发生过危险,当再次接触这个动作时,受伤的情境则立即再现,从而引起恐惧。  相似文献   

9.
王淑坤 《新职教》2000,(8):44-44
支撑跳跃动作的教学对于身体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危险性,因而学生易产生恐惧心理。一、恐惧心理的产生引起恐惧的原因有情境性恐惧和感染性恐惧两种。所谓情境性恐惧,用俗话形容叫做“一朝被蛇  相似文献   

10.
瞿正伟 《考试周刊》2010,(44):131-132
本文作者通过对游泳初学者恐惧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初学者进行相关理论的讲解和循序渐进的实践练习,帮助初学者克服恐惧心理.提高教学效果和加快教学进程。  相似文献   

11.
冯永刚 《山东教育》2005,(30):44-45
一、来自孩子的恐惧心理 恐惧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类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也是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虽然每个人都会产生恐惧心理和惊慌状态,这有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与年龄特征也有关。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恐惧心理在学龄前阶段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2.
恐惧是人认为受到一定的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条件和学生的主观意志等多种因素,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对于这种心理障碍若不能及时的抑制和消除,将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针对学生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抑制与消除。  相似文献   

13.
中学体育课教学中,学生由于各种心理障碍的影响,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容易出错,甚至出现伤害事故,以致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正常教学。消除和克服这种恐惧心理,无疑对体育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恐惧,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也是儿童对周围客观事物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一般说来,恐惧与儿童身体的大小和应付能力有关,也反映了儿童智力的发展水平。调查发现,90%的儿童在其发育的某一阶段都曾发生过恐惧反应,许多恐惧未经任何特别处理就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恐惧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恐惧的内容反映了儿童所处环境的特点及年龄发展阶段的特点。家长和教师应该了解儿童的恐惧心理现象,帮助孩子找出恐惧的原因,从而消除和克服恐惧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幼儿时期常见的恐惧现象主要有:对动物的恐惧,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15.
王俊 《成才之路》2010,(35):66-66
体育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需要以学生的良好身体素质为基础,以学生一定的运动技能为支撑。当运动技能较差,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容易出错,甚至出现伤害事故,以致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正常教学。消除和克服这种恐惧心理,无疑对体育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跨栏跑作为田径运动中的一个项目,越来越多地安排在高校的体育课中,但是跨栏中的恐惧心理却是跨栏教学中的一大重要障碍,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分析高校女生在跨栏中产生恐惧心理的身体、心理以及一些其他的原因,针对产生的原因找出克服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锋 《安徽教育》2013,(2):55-55
<正>体育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应是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之一,可是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仍然有很多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尤其是对具有危险项目内容的体育课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的恐惧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消除这种恐惧心理呢?一、恐惧心理形成的原因首先,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由于某种原因而失去真实性和全面性,从而出现认识偏颇和错误。错误地对某类或某  相似文献   

18.
跳高是一项克服一定高度障碍的技术性很强的运动,所以随着横杆的升高,学生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恐惧出现后,常常导致技术变形。有的学生因恐惧心理太重,影响了技术的掌握,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很不利。  相似文献   

19.
在多年体育教学中,一些有较大难度或有一定危险的运动项目,对少数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教学中如果忽视这一现象,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解决,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而且还会产生消极作用,进而影响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一般来说,体育课上学生恐惧心理都有如下表现:第一,对某一运动项目缺乏浓厚的兴趣;第二,练习中缺乏主动性;第三,完成规定动作多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第四,对自己的行为能力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20.
张辉 《天中学刊》2000,15(2):102-102
跨栏跑是在快速奔跑中连续跨过有一定高度的若干个栏架的运动,跨栏者不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求有勇敢、顽强等心理素质.初学者常会出现害怕栏的恐惧心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对学生掌握跨栏技术有重要意义.1 跨栏跑中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恐惧心理是一种消极情绪,其生理上表现为做练习时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手脚颤抖,面色发白等,心理上表现为头脑发懵,情绪慌乱,心理紧张,动作技术忽然遗忘等.技术上表现为肌肉感觉失调,动作变形等.跨栏跑中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跨栏跑技术动作较复杂,学生面对一定高度的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