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禅宗的“参”毫无疑问是唯心主义的东西,但严羽把禅宗的参引入到文学理论领域中来时,却对它加以了改造,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严羽的参不是唯心主义的东西,我们有必要把它和禅宗的参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2.
惜时篇     
时间是人人都具备的财富,但不是人人都理解它的价值。——中国最亮的东西是阳光,最宝贵的东西是时光。  相似文献   

3.
《辽宁教育》2013,(1):85-85
语录三我们班孩子很沉静,而且文明、有礼到一个难以置信的程度。这里就像是块绿洲,但它少了某个东西。讽刺的是,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  相似文献   

4.
俞新龙 《广东教育》2011,(10):28-29
曾经在《人民教育》上读到这样一段文字.印象颇为深刻:“摆在‘前面’的东西,往往是最容易看见的东西,却很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处在‘外面’的东西很难进人人的视野。但可能是关键性的东西:在‘后面’的东西,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不是在什么时候都能把它摆上‘台面'”。每想起这段话,就让我想起我们当下的个性阅...  相似文献   

5.
空巢     
有一种东西,它已经消失许多许多年了。这种消失不是说它暂时去了某个地方,将来的某一天还会出现。它已经在这个地球上彻底消失了,就像一种叫恐龙的东西已经彻底消失了一  相似文献   

6.
我从不为了什么目的刻意去写东西,写作仅仅是出于一种心情。写作能带给我快乐,这不是消遣,不是用用就扔的东西。它就像是我的一个朋友,朋友,就是要以心相对,不为其他,只是为了那种纯粹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寄语中学生: 各种披着神奇外衣的虚假东西还会层出不穷。常识告诉我们,如果有什么东西听上去好得不像是真的,那么它很可能就不是真的。  相似文献   

8.
路上的手表     
一天中午吃饭时,女儿突然问我一个问题:“要是在路上看到一件东西,这件东西我想要,该怎么办?”当时我没在意,只是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她又说:“我看到了,是把它捡起来,还是让它仍旧躺在地上?”  相似文献   

9.
脆弱的美丽     
去武汉光谷步行街四处晃的时候顺便买了一个镯子,藏银的,店内号称这里所有的东西已经开光,不过开光这种东西谁又知道呢。它是无形的,这镯子究竟有没有经过那种古老而神秘的仪式大概也只有它自己知道了。而所谓藏银,到这年头也注定不是它本来传统的“30%银”甚至也不是“10%银”,大概只是白铜了。白铜,就是铜镍合金。  相似文献   

10.
富乌鸦     
树上落了一只嘴里衔着一大块东西的乌鸦。许多追踪这个富有者的乌鸦立刻成群飞来。它们全都落下来,一声不响,一动不动。那只嘴里叼着东西的乌鸦已经很累了,很吃力地喘息着,不是嘛,它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这一大块东西吞下去呀。它也不能飞下去,在地上从容  相似文献   

11.
智慧和童心     
周国平 《新读写》2014,(7):90-90
我们可以从书本和课堂上学到知识,可是,无论谁都无法向我们传授智慧。智慧是一种整体的东西,不可能把它分解成若干定理,一条一条地讲解和掌握。不过,智慧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人人都有慧根,我们所要做的只是保护和发展它,不让它枯萎罢了。  相似文献   

12.
《弟子规》中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不是自己的,都不能随便拿走。情景小故事:小夕在路上捡到了一支新毛笔。她犹豫起来:是该寻找毛笔的主人?还是把它拿回家?自己现在正需要一支新毛笔呢。这时,小夕想起了妈妈的话:不是自己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赵德成 《成才之路》2010,(16):47-4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何谓人文性?笔者认为,人文性不是文学性,不是文化性,也不是人的自然性,它应该是三者有机融合而折射出的人之为人的东西,是一切有利人“健康”(身心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发展的东西。就语文而言,谈人文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4.
富乌鸦     
树上落了一只嘴里衔着一大块什么东西的乌鸦,许多追踪这只富有者的乌鸦立刻成群飞来,它们全都落下来,一声不响,一动不动。那只嘴里叼着东西的乌鸦已经很累了,很吃力地喘息着,不是吗,它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这一大块东西吞下去呀。它也不能飞下去,在地上从容不迫地把这块东西啄碎。乌鸦们会猛扑过去,于是就要开始一场通常所说的混战了。它只好停在那儿,保卫嘴巴里的那块东西。不过也许是因为嘴里叼着东西呼吸困难,也许是因为以前它被大家追赶,已经弄得筋疲力尽——只见它摇晃了一下,突然失落了叼着的那块东西。所有的乌鸦都猛扑上去,在这场混战中…  相似文献   

15.
问:《乔厂长上任记》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蒋子龙:它是一个作家血液里的东西,命运里的东西。它不是像现在的可以游戏的东西。我多写一部就多写一部,少写一部就少写一部。我出了许多书,并不是每一本书都称得上是血液里喷出来的东西。那个乔厂长形象里有好多影子,有我当厂长时的影子在里面,有好多细节也是我经历过的。乔厂长构成了我的命运,他影响了我的命运,影响了我的家庭、妻子、子女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应体现"人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何谓人文性?笔者认为,人文性不是文学性,不是文化性,也不是人的自然性,它应该是三者有机融合而折射出的人之为人的东西,是一切有利于人“健康”(身心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发展的东西。就语文教育而言,谈人文性,离不行教材、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7.
若是说有些东西能向坡上滚动,这的确很不寻常,简直不可能,除非这种东西具有必要的速度。我们这里要做的,不是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的,而是使它看起来像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何谓人文性?笔者认为,人文性不是文学性,不是文化性,也不是人的自然性,它应该是三者有机融合而折射出的人之为人的东西,是一切有利于人“健康”(身心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发展的东西。就语文教育而言,谈人文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9.
<正>生命是一种生命是一种"东西"的存在。任何一种"东西"的存在都有着它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着它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它们彼此之间都发生着一定的联系,或直接或直接,或间接,或实体,或精神。作为一个存在的人,我们在用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来表明自身的存在不是荒诞的同时用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来表明自身的存在不是荒诞的同时,也需要与周遭的生命和谐共存也需要与周遭的生命和谐共存。因为每一个"东西"都有着它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何谓人文性?笔者认为,人文性不是文学性,不是文化性,也不是人的自然性,它应该是三者有机融合而折射出的人之为人的东西,是一切有利于人"健康"(身心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发展的东西。就语文教育而言,谈人文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