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如今教学过程中普遍出现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使学生在往后的学习中更具灵活性。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他们能够为社会创造出更加宝贵的财富,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及时适应社会发展。本文谈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刘志香 《海外英语》2013,(22):308-309
《财富经》向世人阐述财富应如何被恰当管理,以使富人和穷人和睦相处,实现真正的慈与善。安德鲁·卡内基影响了人的价值观与看待财富的方式,身处财富大流之中,创造财富,同时,又能够不假思索的从物质蒙昧中挣脱,释放财富。之于释放财富的方式,卡内基推崇通过"瘦身减负",对财富进行妥善处理,主张在"慈善意识"的基础上,拥有巨额财富的人展开"慈善",将财富资源优化配置,改善财富分配不均,使贫富之间彼此理解,和谐共融。富人只是社会财富的托管者,他们利用社会财富创造最大价值,并能够以妥善的方式回馈社会,这才是财富真正的慈善所在。  相似文献   

3.
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是当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初步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同时对他们进行财富道德品质及市场经济意识的培养。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对学生的理财教育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在现实教育中,对学生的理财教育则存在着许多误区,所以我们应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财教育,使学生对财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从19世纪末英国中产阶级的社会状态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福尔赛主义者的冷漠、财产意识和占有欲使他们的家庭关系成为金钱关系,通过分析作品中福尔赛人对财富的盲目积累、对绅士风度的热衷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来挖掘作品中的冷漠根源。  相似文献   

5.
周密 《中华家教》2014,(Z1):64-65
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钱和财,金融经济维持着社会的运转,金钱财产保障着家庭的运行。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要面对理财的问题。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将来更要深入地融入到社会中。让孩子从小认识金钱的概念,体会财富的意义至关重要。在与金钱打交道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感受到父母赚钱持家的辛劳,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6.
朱敏 《大学时代》2006,(6):4-11
在中国商界,尤其是互联网界,另一群“80后”青年正在集体浮出水面。他们的气质精神,显然和所谓的“垮掉一代”、所谓的“嬉皮”相去甚远。他们叛逆,但并不鄙视或远离现实的商业生活;他们会口出狂言,但更多时候,他们身上带着与其年龄并不相符的成熟与老练。他们生长于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新时代,是“网生代”中的一支财富生力军;作为象牙塔里土生土长的追梦人,他们运用自己的才智抓住了灵感和机会,靠大学潜在的资源获得了财富,从而成为校园财富增长中的新势力。他们热爱学习,享受生活,关注自身和社会,从“独乐乐”到追求“众乐乐”。虽然,社会上的财富巨子们从来就不认为他们是自己人,但他们通过自我独有的方式在努力地寻找更多的财富,回报社会也更为踊跃。拥有这样财富、这样品质的“网生代”天骄们,他们今天是大学校园里的财富制造者,我们预见,他们明天将会是整个中国的“80后英才”。“80后英才”究竟是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拥有巨大财富,并由“富”而“贵”,转而成为消费时尚潮流的代言人?让我们徐徐揭开“80后英才”的神秘面纱,揭示代表校园新势力的“80后英才”们的不凡才智,前瞻他们未来绚烂多姿的商业前景。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对于资源环境的副作用也日益明显。要对科学技术进行社会控制,保护资源环境,其根本在于教学过程中资环价值观的培养,而在作为科技基础学科的物理教学中更应加强资环意识。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很多人把物质财富当作最宝贵的东西孜孜以求,而生命在人对财富的追寻中渐渐地被忽视了。不尊重生命、轻视生命的现象似乎变得日益严重,而这种现象已经波及到校园。如今,许多学生生命意识相当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经济精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经济精英就是在农村中先富起来,并对当地乡村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人.之所以能够成为精英,是因为他们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社会资本".农村经济精英的社会资本主要通过圈子、财富、技能等途径获取的,在经济精英成长过程中,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营销网络为其带来财富的积累,并通过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维护农民利益、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做农民的意见领袖而发展为政治精英,实现社会资本的增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英国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社会和经济背景来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描写的主要人物和婚姻,同时通过作者对女性婚姻,社会地位及感情选择的思考,评价了作者在小说里岛在婚姻和财富关系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对文化品的需求,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标志。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发生着让人痛心的事,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东汉末特殊的社会形势促使文人们生命意识的觉醒,并在诗歌中表现出来,表现得尤为强烈而集中的以"三曹"为代表。他们的生命意识超越了悲叹生物生命短暂的局限,慷慨高歌追求建立自我社会生命的价值,实现社会生命的不朽。他们这种对生命的清醒的认识,对后来生命情绪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一个历久不衰的主题起到了首开风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被释奴就是被释放的奴隶,指从合法奴隶地位中解放出来的人,解放就是"给予自由"。罗马被释奴通过经商积累财富,购买自由。获得释放后,他们继续从事商业活动,积累了大量财富,在罗马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释奴之所以能在经济上获得成功,除了自身努力外,与罗马贵族鄙视商业活动而依赖他们有关,最主要的还在于保护人对他们的信任、教育、技能培养、资金投入和普遍支持。  相似文献   

14.
周贤 《考试周刊》2013,(21):72-72
<正>《特别关注》中一大社会看点"寒门出富翁":社会上的大富翁,出身背景常两极分化,不是继承祖业的第二代,就是从小贫困、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而后者的能力和累积财富的持久力大多优于前者。一个生长在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穷怕了,就会想发财、想累积财富;因为饿怕了,所以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烈的赚钱欲望和更持久的拼劲。同样的,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只有让他们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素质的缺欠,才有可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愿意接受专业技术课程以外的  相似文献   

15.
我们作为小学科学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学科学的意识,培养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为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学习。教师要积极研究和探讨教学方法,研究如何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学衡派知识分子的著作中可以发现他们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中体现出明显的精英意识。这种精英意识的存在拉大了他们与一般民众的距离,降低了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这种精英意识有两方面的思想来源,一方面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经世思想;另一方面则来自他们所服膺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中华现代教育》2007,(8):36-36
1.我17岁就开始做批发的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2.我们的社会中没有大学文凭、白手起家而终戍大业的人不计其数,其中的优秀企业家群体更是引人注目。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为社会作贡献,社会也回报他们以崇高荣誉和巨额财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犹太财富教育集中体现在让儿童从小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并掌握理财策略.犹太民族理性务实的财富教育有其厚重的社会历史根源,尽管与中国文化背景不同,但对当今社会的儿童教育有极强启发:应从财富观、财富获取途径、财富分享与慈善意识等着手进行儿童财富教育.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学作家以启蒙精神导师的姿态高声呐喊着登上了历史舞台,但在汹涌的革命浪潮的裹挟下,他们逐渐丧失了社会启蒙主体的身份.他们不再是作为现代意识的启蒙者而存在.而是作为现代革命意识的被启蒙者而存在.这种社会身份的转换,看似急剧偶然,实则有其必然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20.
我们设想社会能够处在的三种主要状态,然后来考察其中劳动者的地位。 (一)如果社会底财富在衰落中、那末,劳动者痛苦得最厉害,因为:劳动者阶级即使在社会底幸运状态中也不能像有产者那样获益甚多,但谁都不像劳动者阶级那样残酷地遭到社会衰落底苦楚。 (二)现在假设财富正在增进的一个社会吧。这个状态是对劳动者唯一有利的状态。这里出现着资本家们底竞争。对劳动者们的需求超过了劳动者们的供给。然而: 第一:工资底上升会在劳动者们中间带来劳动过度。他们越是想多得报酬,则他们愈是不得不牺牲他们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