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批判性思维不同于其他的思维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强调对信息的处理,尤其是要对原始资料或未经解释的信息加以处理。在人文社会学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因为用于对文本信息的分析和解释,所以近年来备受重视,其理由主要有四:(1)能够对事件的不同点和共同点做出假设;(2)能够根据不同的资料和事件对解释性假设做出判断;(3)能够在检验不同的资料和事件过程  相似文献   

2.
历史是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学习历史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过去,参考未来。如何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可能性”是“统计与概率”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常常被轻视或忽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加强了“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其中对“可能性”的教学提出了如下三个明确而又具体的目标:(1)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3)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根据这些目标,笔者对“可能性”教学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地图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历史事件的专题地图,区别于地理地图。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会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考察历史,了解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基本掌握计算历史时间节点和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叙述历史;具备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或特定的地理空间中思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的能力,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正确认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
预测是人类加工信息的基本原则,它在言语加工中尤为重要,准确地预测能够提高交流效率。本文综述了性别刻板印象在言语理解中的预测作用及其神经机制。结果发现:(1)性别刻板印象信息在言语理解过程中可以自动激活,具有预测作用;(2)性别刻板印象信息与其他语言线索相互作用促进言语加工;(3)传递性别刻板印象信息和随后的言语(例如,护士—他自己,飞行员—这些女性)之间的不匹配可由事件相关电位的两个成分(N400和P600)显示。未来有待解决的问题是:(1)性别刻板印象与言语理解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否受实验材料影响;(2)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验证;(3)预测过程是一阶段还是两阶段有待验证。  相似文献   

6.
根据《辞海》的解释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现代人类文化学家认为文化具有以下四个本质特征 :(1 )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 ,而非遗传获得的 ;(2 )文化是一个社团所共有的 ,而非某个人所独有的 ;(3)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4)文化是一个统一整体 ,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联系。正因为语言是文化密不可分的一个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必然涉及对其内涵文化信息的传递。然而东西文化差距甚大 ,如何更好地再现原文的内涵文化 ,采取归化或异化成为翻译界长期争论的…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随着时间而发展的,它的连续性和规律性是通过众多的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发生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恩格斯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因此,按照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来认识、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历史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重新把知识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 )事实的知识 ,指人类对某些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基本属性、特点的认识和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的掌握 ;(二 )原理和规律性的知识 ,指对某些事物、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的认识 ;(三 )知窍的知识 ,指能够转化为人的实际行动 ,以便实施某项计划和制作某个产品的方法、技能和诀窍等的知识 ;(四 )有关知识的来源和产权归属关系知识。世界经贸组织的报告把前两项知识称为“可编撰的知识”或可编码化的知识 ,把后两项知识称为“不可编撰的知识”或难以编码化的知识。人们普遍认为 ,…  相似文献   

9.
我觉得确定中学历史基础知识应该根据如下四个条件:(一)这些知识,就历史科学本身来说是最重要的;(二)是学生继续学习所必要的;(三)是中学阶段学生所能接受和掌握的;(四)对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来说是需要的。从这些条件出发,我认为中学历史基础知识最主要的应该是关于世界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写《史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卓具史识的评价。他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之一是“寓论于史”,即“寓论断于叙事”。主要是:(1)通过描写人物的某些细节来对人物进行评价;(2)通过人物的语言对另一人物加以评价;(3)以历史叙述表达作者的论断;(4)从两相对照中见出历史人物的优劣;(5)以人物自身的亮相表达作者的褒贬。方法之二是注意历史人物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主要是:(1)能正确分析历史人物所起的历史作用和消极影响;(2)注意分析历史人物成败的主客观条件;(3)分析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浅谈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时会对教师的讲述或教科书的叙述提出一些意外性的问题,使教师不知道如何解答。根据问题的特点,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史事类的问题和认识类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意外问题的原因,一是同学生的认知习惯及思维特点有关,二是同中学历史知识的特点有关。学生提出意外问题这一现象,有着一定的教学上的意义,为此,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船山史学对旧史学有继承,更有发展。一是体例上的创新,二在自觉地寻找历史演变的规律,三为探讨历史演变的原因。他是采用史评的方法写作历史著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第一人,也是自觉探索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及寻找历史背后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原因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唐修《晋书》取材《世说》,一直为人诟病。其立论标准,分别基于史料采集与史传编著两个视角。但是,就前者而言,唐修《晋书》取材《世说》,恰恰不是“做错”而是“做对”了;就后者而言,它却是做得“不够”、“不好”。究其原因,在于“诠次旧闻”有余,“裁成义类”不足,因而见事不见人,有史而无传。作为“史家极则”,“传以志人”,必须传人传神,唐修《晋书》取材《世说》,以其成功与不足,为后世留下了双重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天问》有关历史情况的提问,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特征突出。屈原以诗歌形式探讨了历代王朝(以夏商周为中心)的兴亡史,包含着治乱兴亡无常的命运感、悲凉感和危机感,充满着悲剧意识。他以求证、求真的理性态度看待历史,敢于冲破传统历史观的束缚,对历史上的兴亡事件、人事变迁等提出问题,或质疑,或求证,或影射,或讥讽,或评判,其间时时闪烁着批判的锋芒,体现了诗人进步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5.
《左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塑造了众多走进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国家事务的女性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她们在历史事件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一时期,女性能够走进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国家事务,主要有历史环境、政治联姻、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女性形象多具杰出的政治才干、强烈的权力意识及鲜明的宗国观念。这些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已经出版的教育史著作大都没有对数理教育的历史给予与历史全貌相一致的表述,其中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忽视令人震惊。产生这一问题的表面原因是:一方面从事理科教育的人不注重历史叙述;另一方面.教育史研究者大都缺乏理科知识,对理科教育的变化与进步没有感知,难以写史。更深层的原因是缺少充分的社会条件和文理兼修不为稻粱谋的学者;从学科建设方面分析,教育史学界所使用的“教育”概念是不完整不深刻的。教育史中的“教育”应该是聚焦于人的成长发展的活动,教育史也应当从人的成长发展过程出发,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将成长发展中的人作为教育史的服务对象,把写出能反映全貌的教育史作为教育史学界努力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这需要文理组合的团队,以开放的方式整体评估各类教育史实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综合性教育史著作和教科书的篇章节构,编写出文理平衡、以人为本的完整教育史。  相似文献   

17.
涌起于20世纪初的"新史学"思潮在五四以后并未消亡,而是逐渐演变为一大流派。其与唯物史观并不属于同一体系,但在史学主张上存在着诸多相通和暗合之处。因唯物史观居于更高的理论层次,故而就两派的相互影响而言,究以新史学受影响为大,有的学者甚至发生治学方向的转变;同时,也有学者在对唯物史观部分观点予以吸收的基础上,试图对新史学体系进行修正和重构,以与其相抗衡。具体而言,唯物史观对新史学派影响最为突出者,是其核心历史解释观点,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基本进程;推动和影响社会进程的诸项原因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而与其他条件形成合力。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史学派继续加强或重新学习唯物史观,从而使学术研究达到新的境界,其中以周予同最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赵翼兼具史学家和文学家二重身份,其史学上的知识积累以及相关的专业兴趣、思维习惯等,影响了其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具体表现为:诗歌题材的选择偏好咏史怀古以及典章制度的记录;喜欢在诗歌里考证事物的历史变迁、源流与发展;论诗时以诗考史、援史证诗,同时具有宏观的诗史意识以及发展变化的诗歌史观。反过来,作为诗人的赵翼也对他在史学上的成就及其史学观念的形成构成一定影响,两种身份之间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9.
《魏源故里访逸录》收录文稿130余篇,图片近百幅,记述了魏源故里——邵阳境内的重要历史遗迹与古城变迁概况,重要历史人物和相关史事、诗联佳话与逸闻轶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近现代史上发生在邵阳境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较高的资料价值、浓厚的学术价值、独特的文献价值和较强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史识是历史著作的灵魂,它集中体现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体现历史著作的价值与贡献。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是一部专题研讨史识问题的著作。书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历史观念。柯林武德把历史学的主体与客观两方面归结为思想,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是过去的思想与现在重演的思想之别而已。柯林武德这种历史观念是一种史识,尽管新颖,有某些合理性,但不确切,有诸多弊窦。许多历史事件单纯就是史事,本身不是思想,历史学家无从重构其思想。时代变了,时过境迁,感受与感情不一样,历史学家无法重演过去的思想。不同时代不同历史学家去重演过去同一个历史事件之思想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结果,这样历史就失去客观性、真实性。碰到复杂的国际关系,涉及多国多人且时间跨度长的历史事件,历史学家无法去重演它们的思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刻与后代历史学家去研究它的时候有个时间差,时间距离是很关键因素。时间因素打破了历史学家用自己的心灵去重演过去思想的美梦。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理论在史学实践中是不可行的。以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思想指导重构历史是当代最高的史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