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处于游离状态:有的变成自读课文,任由学生自己阅读;有的变成精读课文的"压缩版",什么都想抓;有的甚至精雕细琢,使之成为精读课,严重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工夫便只做得一半。"可见,略读课文并不是精读课文的附属,而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对此,我认为如下教学策略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2.
辛征 《广西教育》2013,(8):43-44
听过很多老师上略读课文,却感觉和上精读课文没什么两样,陈格华老师的这堂课才最有略读课的味道。在教学中,陈老师紧紧围绕略读课文"略其所略,重其所重"的教学原则,善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统编教材采取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编排体系。略读课文是精读和课外阅读的桥梁,是提升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明确的目标定位,并充分利用导读提示,引领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品读课文、拓展运用等,使学生迁移运用精读课文所学到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4.
略读课文是精读的补充与延伸,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主动将"知"向"行"转化的最好训练场。略读课文是学生唱主角,教师由幕前转到幕后,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所以教学时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定位,有的放矢,择优而教。  相似文献   

5.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略读课文为材料,如何让学生在略读课中,有效转移精读课中学到的语文要素、方法,提效课堂,激发学生主动性,很多老师都在探索。笔者尝试借助导图教授统编版三下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着力语文要素,指导略读阅读方法,向单元习作迁移。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占有较大比重,略读教学也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载体.如何区别精读课教学,上好略读课.本文从了解编者意图、准确制定目标、把握略读教学尺度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有效运用略读课文,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略读课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于具体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不同课型的不同特点,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探讨了略读课文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章似文 《广西教育》2014,(21):78-78
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却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这就是说,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做到"提纲挈领",让学生"粗知文章大意",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因此,在小学高年级的略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的大方向为"整体求略,部分求精",抓大问题、放小问题,抓难解之处、放易学之处,抓语言学习、放情节分析,课堂教学力求"精略相辅,略中有精",做到精读与略读交互,整体感知与重点感悟交融。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安排了略读课文,从三年级开始随着年级的增高,略读课文的比重也逐渐加重。与精读课文相比,略读课文需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技能。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藏戏》一课的略读课文的教学,笔者是这样展开的。  相似文献   

10.
【设计说明】略读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是课内精读走向课外自读的过渡。2011年版课标对第二学段略读课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夸父追日》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在本课教学中我们运用"精略相辅,略中有精"的教学策略,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引导学生把精读课中习得的阅读方法运用到略读课的学习中,在自读实践中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1.
褚晓泓 《广西教育》2014,(25):41-41
正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教学相比,略读课文教学对学生的自学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叶圣陶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略读课文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或者把略读课上成精读课,字词句篇面面俱到,或者是放羊式的让学生自读、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设计理念《慈母情深》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它在一个专题单元中的定位、阅读目标和阅读方法等都区别于精读课文。"略读"其实是相对"精读"而言的,它是精读所学的阅读方法实践。本教学设计力求突出略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充分自读  相似文献   

13.
<正>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作用。而阅读教学恰是语文课程的重头戏,特别是略读课文的阅读教学,更是要发挥以点带面、借一引多,由此及彼拓展阅读量的作用。结合我校开展的语文教学专题活动,我们通过大胆尝试研究、实践,探讨总结出略读课带动课外阅读的教学模式。只有依照略读课特点抓准略读课的教学时机合理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将课外阅读资源引入课堂,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阅读内需。  相似文献   

14.
郑婉云 《甘肃教育》2013,(22):75-75
略读课文是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的良好范例,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载体。但是,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对略读课文片面理解,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作用。那么,教师该如何上好略读课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相似文献   

15.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普通单元(相对于阅读策略单元、习作单元)的课文被编排为两类——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阅读教学也相应地有了精读课和略读课两类课型,为学生构建起"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这一体系呈现出精读课文示范练习.  相似文献   

16.
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始终占据较大比重,相比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既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又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格外关注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的选择和传授,可通过问题导入、关键字词提炼以及围绕课文标题开展自主阅读的方法,带领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以夯实学生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基础,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略读课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如何在教学中准确把握略读课的性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提升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基于教材的特点以及略读教学的定位,笔者对“质疑探究”教学模式在略读课文《青山不老》中的运用展开有效的尝试和探索.从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到整理聚焦学习问题再到研读探究解决问题,本文对略读课《青山不老》的教学流程安排展开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8.
略读课文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略读课文中能够更为全方位的了解文本,大范围的阅读多种种类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略读课文教学,简化阅读目标,活化教学方法,并且重视阅读教学的积累与延伸,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其阅读兴趣,开拓学生的眼界,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略读课文具有较为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自觉把在精读课文中所获取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及阅读经验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来,以此来达到拓宽视野、夯实基础、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本文提出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师应当高度重视略读课文的重要性,并通过要点知识归纳、小组合作探讨、查找参考资料的方法,帮助学生挖掘和提炼略读课文核心思想,以促进阅读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邹春媛 《辅导员》2010,(14):95-95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难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