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名师在某市一个大戏院上公开课。第一堂课结束后,老师问学生:“课间最要紧的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做游戏,有的说是把老师刚才讲的内容重温一下。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这时候老师温柔地说:“同学们,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我认为课间最要紧的是上厕所!”他把“上厕所”三个字说得特别重。下边听课席上爆发一阵善意的笑声,随即又响起热烈的掌声。掌声刚落,老师又告诉学生如何去上厕所,一路要注意什么。“课间最要紧的是上厕所”,也许这并不是教材的重要知识、课间的必要内容,对学生知识习得、能力培养并无多大影响,但这一句简单而又朴实的话语…  相似文献   

2.
一次,于永正老师在某市一个大戏院里上公开课。第一堂课结束后,于老师问学生:课间最要紧的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做游戏,让大脑轻松一下;有的说是复习功课,把老师刚才讲的内容重温一下……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这时,于老师大声而又温柔地说:同学们,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我认为课间最要紧的是上厕所!”他把“上厕所”三个字说得特别重。下边听课席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随即又响起热烈的掌声。掌声刚落,于老师又告诉学生如何去上厕所,一路要注意什么。一位小学教师在执教课题为《智力闯关竞赛》创造活动课时,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用硬币摆成三…  相似文献   

3.
课堂上学生请假上厕所似乎是非常平常的事,就是老师在上课时间也会有肚子不争气的时候,这些小事也根本没有哪个人会在意。然而,刚上课几分钟,学生就和老师说:我请假上厕所。或者只有一两分钟就要下课了,学生又迫不及待地说:我请个假去上厕所。遇到这种情况,很多老师都责怪起学生来:怎么刚上课你就要上厕所,课间干什么去了?或者来一句:只有一两分钟就下课了,你都等不及了吗?……如果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应该认真去思考一下了。  相似文献   

4.
一、激发课堂交往的“情”——转变教师角色 交往的课堂迫切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的教学魅力就在于他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激发学生交往的欲望,从课前的师生问候就开始实现他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上课伊始,他亲切地问候“孩子们好!”,孩子们礼貌地回应:“老师好!”,他又真诚地说:“孩子们真可爱㈠孩子们又该怎样回应老师呢?他顺势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最想说的话,有的说“老师真可亲!”,有的说“老师真和蔼!”,有的说“老师真好!”等。一声真诚的问候,既拉近了师生距离,激活了学生思维,又拉开了交往的序幕。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也一直以朋友的身份,一再激发学生交往的情绪,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往。他这样引导学生:“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老师成功的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他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种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很自然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场”。  相似文献   

5.
刘萍 《教育文汇》2006,(2):42-43
我曾有幸在徐州市听了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杨绍波的一堂课和一场学术报告。课堂上精彩的场面不断,会场上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究竟是什么深深地打动了听课的老师和学生?仔细地梳理了一下思绪,我觉得最让自己感动的是她两次提到的“小脑袋瓜儿”。  相似文献   

6.
在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上这样的情景屡见不鲜:教师听完某个同学并不精彩的发言后,便问其他同学:“他回答得好不好?”其余学生知道这个时候老师要他们说“好”,于是便投其所好,大声说“好”!接着老师说:“让我们为这个同学鼓掌”,于是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笔留心观察了一下,不少学生的鼓掌显得很不情愿,只是象征性地动了动手,课堂上的掌声也不那么热烈。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情景:课间十分钟,走廊上,同学之间互相撞了一下,双方不是说“对不起”“没关系”,把小事化了,而是恶言相向,甚至拳脚相交;某学生因为违返学校纪律受到母亲斥责后,当着老师的面辱骂母亲;某学生对批评他的老师当面顶撞,背后给老师起外号。这种种情景让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8.
一天,晨间活动结束了,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洗手、入厕,把脏兮兮的厕所留给了教师去打扫,但今天我特意不去收拾。第一个集体活动结束后,有的孩子刚走到厕所门口就惊叫起来:“好脏啊!老师,厕所里好难闻!怎么没冲啊?老师忘了吧!”更有孩子走到我面前略带责怪地说:“老师,卫生间还没收拾呢!”我假装才发现这一情况,皱着眉头说:“是啊,这么脏,怎么搞的?刚才还很干净啊!”我边说边走到水箱边轻轻地一拉绳子:“不是很简单吗?冲一下就干净了。”孩子们都不再作声了。接着,我把曾在杂志上看到过批评国人缺乏公共卫生意识,厕所又脏又臭的事讲给孩子们听。…  相似文献   

9.
天生善良     
课间,我站在教室里“等课”。站得有点累了,就拉过讲台上的椅子准备坐下来休息一下。这把椅子是班级专门为老师课间休息配备的。  相似文献   

10.
一堂物理课上,王老师正讲得兴致勃勃,突然,从教室的后面传来了粗犷的流行歌曲声音。这声音很大,全班都能听到,以至于讲课的王老师不得不停下来,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笑着向学生们说:“这么美妙的歌声真把我给陶醉了,这首歌我也特别喜欢,就是自己唱不好。我们今天下午抽个时间,一起请这位同学给我们唱一遍,好不好?”班里一片掌声,“那么我们继续来解这道题……。”王老师的做法真高明,他碰到这种偶发事件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既巧妙地解决了问题,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又维护了课堂上随便唱歌的学生的自尊心与面子,…  相似文献   

11.
王超同学几天没来上学,听老师说他住院了。课间,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我真想去医院看看他.”有的说:“给王超写封慰问信怎么样?”俞老师听了,说:“我觉得写信不错。” 于是,同学们在午休时间给王超写了一封封充满真情的慰问信。放学时,各小队把信交给了我。我一边整理一边看,嗬!大家写得真好啊!有的说:心里很不好受,希望王超赶快来上学。”有的说:“王超,等你病好了,我来给你补课。”看着大家写的一封封热情的信,我心里热乎乎的。真想快点把信送到王超手里。放学了,我带上全班同学的慰问信来到了王超家,可惜他家没…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节教学生写数字的课上,当教师写完“5”这个数字让学生评价时,学生大声地说:“不好!”教师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快,随即请学生指出哪里不好。学生天真而又直率地提出了各种意见。有的说:“老师将横笔写长了。”有的说:“老师写下面的竖弯时,转弯的地方不圆。”任课老师虚心地接受了学生的意见认真重写了一次。  相似文献   

13.
又到了实习老师来校实习的日子。一天课间,李老师忿忿地走进办公室说:“这些孩子真没良心,实习老师一来,把我们全都忘了,瞧一个个和实习老师玩得挺热乎。”虽是责备孩子,言语间却也不无嫉妒实习老师之意。我们也都有同感。实习老师论知识不比我们多,论水平不比我们高,论和学生  相似文献   

14.
铃响后仍继续讲课,谓之拖堂。笔者做了一次关于拖堂的调查,调查了某校初二和高二各一个班的学生共102人。结果发现,同情老师但不赞成拖堂的占48.04%,怨恨的占26.47%。笔者的结论是:拖堂,实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劳动。1.学生对拖堂的看法一种是同情。这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拖堂是出于对学生认真负责。如有的学生说:“拖堂要多费口舌,难道老师不想多休息一会儿吗?”“教学内容多,老师才压堂的。”但是,持这种观点的学生又都是“既感激又生气”,因为他们要在课间十分钟去喝水、活动、上厕所。  相似文献   

15.
教育,必须消灭“忌语”荣献上小学的儿子常常讲一些老师挖苦、讽刺学生的“趣事”。比如;有的同学笑得声大了一点,老师就说:“你被猪毛噎住啦!”,有的同学坐得不规矩,老师就说:“你得了软骨病啦!”有的同学一时高兴,手舞足蹈一下,老师就说:“你在抽风呀!”诸...  相似文献   

16.
火柴船之谜     
火柴船会自动前行,这是个谜。今天的课间,老师突然对我们说,她能让静止的火柴在水上搞一个划船比赛。有的同学说:“老师真是异想天开。”有的同学说:“老师,这不可能吧?”有的同学半信半疑。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节识字课。老师让学生用“蜂”字组词,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说“蜜蜂”,有的说“蜂蜜”,有的说“蜂王”,不一而足。老师对这些回答都一一做了肯定。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用“蜂”组成一个词——蜂鸟。老师有些迷惑不解,便让这个学生把“蜂鸟”解释一下。学生振振有词地说道:“蜂鸟是鸟类中最小的一种,大小跟大拇指差不多,羽毛很细,在日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颜色。嘴细长,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产于南美洲。”老师问:“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 ?”学生说:“我是从《科学画报》上看到的。”课后,老师查找有关资料,果真有…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故事:小丫老师刚接手一个新班,当她第一次走进教室,就发现黑板上画着一只漂亮的鸭子,五色斑斓,栩栩如生。只是样子有些沮丧,耷拉着脑袋。旁边醒目地写着:“欢迎小丫老师快滚。”面对全班学生的目光,小丫老师走到黑板前,高兴地说:“今天我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有的同学就把黑板装扮得这样漂亮来欢迎我,我很高兴。可是这句欢迎词却有一处明显的错误,不知大家看出来了吗?”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们都不知该怎么办。小丫老师看了一下讲桌上的座次表,“刘芸芸同学你来说一说。”刘芸芸小心翼翼地站起来说:“句子中的‘…  相似文献   

19.
谷超豪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在讲了乘方的知识后,出了以下几道智力游戏题:第一题:用四个“1”组成一个最小的数,要求不用任何运算符号,看谁组得既快又准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是1111;有的说是1111;有的说是1111…这时,谷超豪举手回答:“组成的最小数是1111”老师问:“这个数是几?”“是1.因为111个1相乘结果还是1.”谷超豪理直气壮地回答。老师高兴地点了点头,又说:“你能不能把四个‘1’组成的所有的整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谷超豪略加思索…  相似文献   

20.
每位语文老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唾沫乱飞,可偏偏就有一些学生要么偷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耷拉着脑袋,精神不振,甚至进入了梦乡……仔细想想,学生上课睡觉,很大程度上与老师的课堂教学、课堂组织有关。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你的课堂还不够精彩、不具吸引力,学生根本不感兴趣。因此,只好把老师的讲解当作催眠曲罢了。教育家斯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的兴趣调节着情感,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爱因斯坦也曾这样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获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