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享誉足坛的恺撒大帝贝肯鲍尔,又带着冠军教练的桂冠走马法国。他是应法国马赛奥林匹克俱乐部主席贝尔纳·达彼先生的邀请,前去担任该俱乐部技术总指导。马赛奥林匹克俱乐部是法国足球俱乐部冠军队。  相似文献   

2.
按照惯例,欧洲冠军联赛的官方指定供应商阿迪达斯公司会为每年的决赛推出一款新的比赛用球。今年,阿迪达斯对外发布了这只名为“Finale”的足球,而为此球揭开面纱的是阿迪达斯的两位签约球员,同时也是决赛对阵双方尤文图斯和AC米兰的两员大将——鲁伊·科斯塔和德尔·皮耶罗。阿迪达斯同时宣布,将继续作为欧洲冠军联赛官方指定供应商,直至2006年。  相似文献   

3.
1马特乌斯共参加过多少场世界杯 比赛2 A.23 B.24 C.25 2.罗比·基恩是从哪支球队转入考 文垂的? A、桑德兰B布拉德福德C.狼队 3.与路易斯·菲戈相同国籍的人是 谁?A.萨·平托B.塞利米C,林孔 4下列哪个球员效力过莫斯科斯巴 达队? A.雷布罗夫B.卡尔平C.莱切科夫 5. 1986年世界杯决赛中为阿根廷打 入第三球的人是谁? A.巴尔达诺B.布鲁查加C.马拉多纳 6.下列哪个人没有在世界杯决赛中 被罚下场过? A.蒙松B、德塞利C.科斯塔库塔 7巴乔没有效力过下列哪支球队? A维琴察B罗马C…  相似文献   

4.
阿迪达斯公司成立于1949年,阿迪·达斯勒是这个后来成为世界第一运动品牌的公司的创始人。在1954年的德国世界杯上,联邦德国队击败了在当时不可一世的匈牙利队获得了世界杯冠军,而联邦德国队把阿迪达斯的球鞋推向了世界。一时间阿迪达斯的球鞋成了每一个体育爱好者都热爱的球鞋,距统计在20世纪5、60年代,有85%的运动员都穿着阿迪达斯运动鞋,在那个时候就连美国人都是阿迪达斯的拥护者。  相似文献   

5.
弗朗哥·巴雷斯耐心坐在那里,脸上露着微笑,双手擎着国际足联世界杯的奖杯,转动着身体,让在场的摄影师们一个接一个地拍照。他尽力扮演出一个刚刚夺得意大利1990年世界杯的胜利者的自豪形象。但事实是意大利在半决赛阶段就被打败了。这场导演拍照的喜剧发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意大利队以1:0战胜爱尔兰队之后,在罗马上游科利·阿拉巴尼山丘围抱的马里诺市的意大利队指挥部内。  相似文献   

6.
《篮球》2001,(17)
阿迪达斯中国公司诚挚表示,对于8月12日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的阿迪达斯街头篮球挑战赛中因临时取消部分活动造成的问题,阿迪达斯公司感到非常遗憾。临时取消科比·布莱恩特与球迷的见面,造成了众多球迷的失望,为此阿迪达斯公司感到万分抱歉。同时,阿迪达斯公司也向科比·布莱恩特表示歉意,未能与久候的球迷见面,科比非常伤心。阿迪达斯公司承认,这完全是由于我们没有预见到中国球迷对科比的巨大热情。  相似文献   

7.
资料库     
《游泳》2000,(6)
第27届奥运会游泳比赛成绩第27届奥运会游泳比赛全部结束 ,男女32个项目共决出33枚金牌、31枚银牌和33枚铜牌。其中 ,男子50米自由泳决赛两人并列第一 ,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两人并列第三 ,为此 ,金牌和铜牌均多一枚 ,银牌少一枚。比赛成绩公报和奖牌统计如下男子50米自由泳第一名安·欧文 (美国 )21秒98第一名加·霍尔 (美国 )21秒98第三名彼·范登·霍根班德 (荷兰 )22秒03男子100米自由泳第一名彼·范登·霍根班德 (荷兰 )1分45秒35第二名亚·波波夫 (俄罗斯 )48秒63第三名加里·霍尔 (美国 )…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意大利队教练阿里戈·萨基在今年夏天世界杯决赛对巴西队之战中敢于冒险使用显然处于半健康状态的罗伯托·巴乔?回答世界杯中这一人们最感兴趣问题的是意大利商业日报一位以 MF自称的评论家。他在两队最后踢点球决胜负意队输给巴队的第二天以“独家新  相似文献   

9.
目前,距在意大利举行的第14届世界杯足球赛不到半年时间了。美国正在欢天喜地地准备迎接1994年的第15届世界杯赛,而紧跟着,一场争夺1998年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东道主的斗争,已经紧锣密鼓地拉开这战幕。下面是国际足联主席若昂·阿维兰热最近和法国《队报》记者的一次谈话。记—主席先生,您能给我们提供当前竞争1998年世界杯赛东道国的准确数字吗? 若昂—当然可以。除了法国之外,还有3个国家,它们是——瑞士、摩洛哥和巴西。后两个国家曾参加了争取1994年世界杯决赛东道国的行列。这次,它们又一次提出争取主办1998年的世界杯决赛。足球的力量是如此之大,超过了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现在离意大利世界杯赛还有不到半年时间,关于确定由谁来主办1998年世界杯赛的问题,要等到1992年6  相似文献   

10.
智利无资格参加1994年世界杯赛上年12月8日,在罗马会议上国际足联执行委员会坚持原则,对智利队于9月3日在里约热内卢与巴西队的比赛中制造事端,作出了制裁的决定:该队守门员罗伯托·罗杰斯因佯作受伤,被终身禁止参加国家和国际级的各种比赛,并取消智利队参加1991年世界杯的资格,终于惩罚了在国际足联史上首次发生的智利队企图欺诈的最可耻行为。由于这一事件发生在巴西领土上,国际足联主席乔·阿维兰热没有参加执委会的讨论,但是,智  相似文献   

11.
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大赛的帷幕于1982年夏季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降下。价值二万多美元的金杯被意大利人捧回了罗马。此后,人们又关注起举世瞩目的下届足球大赛将于何地举行了。由谁来主办1986年世界杯赛本是国际足联的事,谁知为了争做世界杯足球赛的东道主,竟然惊动了不少大人物。事情还得从1974年说起。当时的国际足联主席斯坦雷·  相似文献   

12.
为了转播今年8月8日至7月8日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比赛,意大利电视台网将全力以赴,在技术方面和财政方面都将有惊人的突破。这是在维罗那博览会期间,刚刚举行的专题讨论会上,由意大利电视网公共电视台体育节目部长基尔贝托·伊万约里斯蒂先生,向专业的体育新闻界介绍他的“世界计划”时说这番话的。耗资2300亿里拉伊万约里斯蒂先生介绍说:199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的转播费用,总额将达2300亿里拉。其中仅用于比赛期间雇佣人员的管理费用就达300亿里拉。  相似文献   

13.
许多球评家认为美国主办1994年世界杯足球赛是开玩笑,但在前英格兰国脚卜比·查尔顿眼中,这绝对不是闹着玩的。查尔顿这位最著名的足球大使,相信美国会把决赛周办得有声有色,并有可能因此打破长期僵化了的国际赛形势。卜比·查尔顿是英格兰夺得19166年世界杯的成员之一,他重申不会疑惑美国的经济条件和热情,不能填补有组织的联赛与其它足球文化的遗憾。他说:“足球是一项国际比赛,任何时刻都在发展中。世界各地都应该有人踢足球。我希望日后摩洛哥有机会主办决赛周,日本也是这样。我肯定中国也会办世界杯。”  相似文献   

14.
1930年、在蒙得维亚举行的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中、比利时人约翰·兰格纳斯面对9万名狂热的球迷,为乌拉圭队与阿根廷队的决赛  相似文献   

15.
点球危机     
乌里·赫内斯 1976年欧洲杯决赛,前西德队 VS 捷克斯洛伐克队 无论在什么时候,德国队在点球大战中的败北都会让人感到很兴奋,哪怕这是在20年前的事。1976年的欧洲杯决赛进行得异常艰苦,刚刚夺取了世界杯的前西德队很希望能在获得了世界杯后再获得欧洲杯,但是他们在决赛中遇到了顽强的捷克斯洛伐克队。双方在120分钟的比赛中战成了2比2平,乌里·赫内斯(现拜仁慕尼黑队的经理)是第八个罚点球的队员。由于压力过大,乌里·赫内斯一脚踢飞了点球,赫内斯的失误成就的是帕内克那记名垂千史的中路轻挑射门,德国人最终输…  相似文献   

16.
这件事发生在28年前——1966年7月30日。那天在伦敦正值世界杯决赛,出场角逐的是英国队和西德队。按传统,国际足联为那场比赛聘请了三位锦标赛最优秀的裁判员:格特弗利德·丁斯特(瑞士)、托菲克·巴赫  相似文献   

17.
裁判委员会的革新国际足联调整了裁判委员会。该委员会在新主席戴维·威尔(苏格兰人)的领导下已迈出了新的一步,他在首次会议上谈到了一些根本的改革方案。由于吸取意大利世界杯决赛的教训,委员会决定,到1994年国际足联裁判的最大年龄逐步由50岁降到45岁,并分三个时期进行:1992年减小到48岁,1993年减小到48岁,1994年减小到45岁。国际足联采取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使高级裁判们能够适应不断提高的体  相似文献   

18.
限时专递     
基尔希集团涉嫌2006世界杯丑闻 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新闻中心奠基的第二天,关于选择地址的问题爆出了特大新闻。 据《西德汇报》报道:2006年德国世界杯组委会成员费多尔·拉德曼涉嫌在投票决定新闻中心选址问题上施加影响,致使该中心被最终确定在前媒介巨头基尔希集团总部所在地慕尼黑市;具有同等优势的北威州首府杜塞尔多夫市在竞争中落败。 关于这些“丑闻”,新闻中心选址直接负责人,世界杯组委会副主席沃尔夫冈·尼尔斯巴赫称,没有什么值得调查。在条件同等的情况下,组委会必须选择一个更加有利于  相似文献   

19.
阿根廷射手罗伯特·南尼引发了夏季转会截止日前最后的争夺热潮,大约有10支以上的欧洲俱乐部都急切希望得到这位年仅22岁,容貌酷似巴蒂斯图塔的天才前锋。出人意料的是,萨斯菲尔德主席戈麦兹宣布的胜出者并非原来呼声极高的罗马,竟是东欧的基辅迪那摩。 在上赛季阿根廷联赛最后一轮,来自罗萨里奥中央队的前锋菲格罗亚神奇般的连入博卡青年队5球,使原本在射手榜上领先的南尼落在第二位,但他在18场联赛中打进15球的成绩单仍足以打动欧洲的球探,迪那摩副主席约瑟夫·萨博形容谈判的艰苦程度如同“世界杯最后的点球大战,紧张万分,而且胜负未知。”  相似文献   

20.
国际乒联执委会委员在香港举办了第三届乒乓球世界杯大奖赛后,国际乒联主席伊万斯、副主席狄村·伊智郎、秘书长布鲁克斯和琼·默西埃赶赴蒙托卡洛,参加了各项目国际体育协会全体官员的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