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清 《教育文汇》2012,(6):48-49
《孩子为何失败》(约翰·霍特著)一书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失败的孩子总是生活在恐惧之中。我虽然教书多年,但这个说法还是让我有些吃惊。霍特认为,恐惧是孩子失败的根源。而孩子的恐惧,正是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师的管制。教师们只想按自己的思路教育孩子,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样子成长,殊不知,这一厢情愿把孩子毁了。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个朴素的梦想:做一汪活水长流的小池,坚守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有一两个、三五个学生走过来,轻轻地告诉我:"老师,谢谢你!你启发了我的梦想,帮助我实现了梦想!"一个幼儿班的课堂上,老师要求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梦想,一个孩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自己有什么梦想,就问同桌的孩子,同桌的孩子有好几个梦想,就送了一个梦想给他:自己一定要到埃及去旅行。这个梦想就在这个小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了。他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经常遇到一些年轻的父母问我:怎样才能使孩子更聪明?为什么我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上学后反而不聪明了? 年轻的父母们提出这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当家长的谁不希望自己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呢? 下面我就简要地讲一讲这个问题,但愿它能对您有所帮助,使您培养出一个聪明、活泼、可爱的孩子来。  相似文献   

4.
俞群 《家庭教育》2009,(7):48-49
这个案例乍一看,很令人费解,一个当老师的妈妈,严格得近乎苛刻的教育怎么有一个“偷窃”行为的孩子?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个孩子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就会发现,通常被很多家长忽略的家庭负性事件正是孩子问题行为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的成长要历经一次次蜕变,这个过程往往会伴随着问题的出现,所以又有人说,儿童的成长实际上是一个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向前发展的过程。就像成长中的蜕变并不是一下子完成的一样,孩子的问题也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孩子的今天是从昨天发展而来,他们生活于人群之中,所以孩子的问题与昨天、与他人都会有关联。孩子的问题行为只是孩子的成长出现了问题的一种外在症状,但是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还需要父母认真观察、反思、分析。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父母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为痛的是头,根源可能却在脚上。本期的话题谈的是孩子偷…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育》2011,(4):31-31
爸爸妈妈忙工作,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料孙辈已经成为城市里的普遍现象。很多老人照顾孙辈时,对孩子有强烈的依赖倾向,他们渴望孩子时时事事“粘”着自己,以“除了我谁也带不好孩子”为荣,甚至认为自己在孙辈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远比孩子的父母重要……对此,教育专家指出,老人对孩子的“依赖症”是隔代教养中祖辈宠溺孙辈的心理根源之一,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孩子任性、  相似文献   

7.
周剑锋 《教师》2013,(10):9-9
"我是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全像我。有些人有部分像我,但是没有一个人完全像我。因此,从我身上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是真实的代表我自己,因为是我自己的选择。"同样,我们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给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教育好孩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爱孩子就让他自己选择。本文着重对素质教育新形势下如何教育好孩子谈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重温与对话     
杨老师:孩子们的这个活动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意外惊喜。因为我原本只期待能拍到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没想到敏敏的这个困境居然吸引了那么多的小帮手,这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意蕴也因此一下子丰富了许多。教师乙:是啊,我刚刚在看这段录像的时候,也没料想到会有这么多孩子来帮敏敏。我们一直是这样认为的。3岁前的孩子往往是非常自我中心的,他们不太会关心自己以外的其他事物,所以我们也一直强调这个年龄段孩子的  相似文献   

9.
蜡烛小实验     
主题活动我的身体中有一个有关蜡烛的实验活动,为了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我把这个实验按照做中学的模式设计成了分组活动。即用问题引发孩子的思考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方案让孩子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想法,如果发现新问题,就再思考、再设计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住在伯克利的安妮·伯恩斯坦怀孕了,她丈夫与前妻生的孩子布莱恩已7岁了。当布莱恩得知安妮将有她自己的孩子后,他向安妮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是喜欢你自己的孩子呢,还是喜欢我呢?”这个问题难住了安妮。  相似文献   

11.
超级妈妈 《家长》2009,(2):26-27
昨天在网上碰到一位家长,她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碰到“分数至上”的老师,而自己孩子成绩一般,不讨老师喜欢,家长该如何与老师进行交流?说起来,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挺有发言权的。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个梦     
下面是一个孩子的梦,一个也是处于花季的孩子的梦。读读这个“梦”和这个孩子的信后,你有什么想法呢?我常常做梦。我昨晚又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正在家里为自己身残而感到痛苦,这时,从门外进来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拄着拐杖,身上挎着个提  相似文献   

13.
《家庭与家教》2005,(9):4-9
在很多家长的来信中,都提到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差?这个问题使家长很烦恼,备受折磨。他们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我的孩子笨,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我的孩子不用功,不喜欢学习。抑或是不解的迷惘:我的孩子非常聪明,可不知为什么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为此,我们采访了一位已有30年教龄的资深的小学教师,请她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刘老师说没有天生不喜欢学习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努力学习、渴望成功的心愿。他们不是不想学,  相似文献   

14.
有个年轻人,脾气很暴躁,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火,对自己的暴躁个性,他也感到苦恼。禅师说道:"要改掉暴躁脾气,和抓老鼠一样,必须先找到自己生气的根源。"看到一个又一个初为人师者由轻声细语变为声嘶力竭,我在寻找问题的根源。回顾自己从教20年的经历,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爱学生是一种能力。很多教  相似文献   

15.
一、从小让孩子接触钱。儿童心理学家认为,3岁时孩子产生了“我自己来”“我自己能做”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欲望。在这个年龄阶段,可以开始教孩子识别各种钱币,最好能为孩子准备一个存钱罐,定期给孩子些小面值的钱币,让孩子存入存钱罐中,给孩子提供一个接触钱的机会。这样,在孩子的头脑中,对钱就会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张勇 《生活教育》2009,(6):39-39
毫无疑问,许多父母都想拥有这样的孩子:乖巧、聪慧、懂事、独立:都在关注同样一个问题:我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成功?企业家、领导、科学家、明星……并且将这一愿望的实现看作是父母的最大荣光和幸福。如今的许多父母,在憧憬着孩子美好未来的同时憧憬着自己的幸福,但是却忘记了:父母想要收获的幸福,它的根源不在孩子,而恰恰在父母自己的身上。  相似文献   

17.
顽童也能教     
在教大一班之前,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任务:一定要把俊言这个孩子教育好。我首先要求自己摘下“有色眼镜”看待这个孩子,把自己以前听到的、看到的都抛在脑后,静心观察他,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我想,任何一个孩子都一定有他能干的、了不起的一面,以我的经验,只要找到孩子的闪光点,抓住教育的良机,点化他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18.
昨天在网上碰到一位家长,她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碰到"分数至上"的老师,而自己孩子成绩一般,不讨老师喜欢,家长该如何与老师进行交流?说起来,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挺有发言权的。  相似文献   

19.
马静 《师道》2013,(Z1):43
笔者虽然生活在小县城,但自己的孩子也正在接受着所谓的隔代教育。对于我这个家庭而言,自己和丈夫除了周末,确实没有时间照看或教育孩子,无奈之下,只能让我母亲到城里来带孩子。而类似于我这样的家庭,在当下社会并不少见。套用央视《新闻联播》中曾问的问题"你幸福吗",我会回答,我幸福,因为我有一个和谐完美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个家长在电话中谈到:我的孩子10岁了,上小学四年级,是个男孩子。有一天,孩子从学校回来说:他不小心碰了同学一下,那个同学就用砖头砸他。平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亲自去找那个孩子,与那个孩子谈谈,大多数情况下是起作用的。但有时对方的家长知道了也会找我抗议,认为孩子有问题应该去找家长,不应该训斥孩子。有时我也试着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孩子说“他再打我,我就打他!”实际上,孩子很多时候对问题听之任之,不会解决问题,而是逃避问题。我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这个家长提的问题很普遍。从孩子走出家庭,走进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