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和平崛起”和“韬光养晦”是一脉相承的外交体系,“韬光养晦”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前奏和根基,和平崛起是“韬光养晦”基础上的厚积薄发,是对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发扬光大。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奠定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力基础,绘制了中国崛起的和平模式.构建了和平条件下中国崛起的外交框架。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关于和平是当代世界一大主题的理论,是我国制定内外政策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前提;将维护世界和平与反对霸权主义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方针,指明了我国国际斗争的主要方向;和平共处原则的流畅发挥,不仅妥善处理了一系列棘手的国际问题,而且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找到了一条更加切实可行的道路;邓小平虽不曾明确提出过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但我们可以从邓小平的话里话外、字里行间发现“和平崛起”理论的真谛,他是中国“和平崛起”理论的最早倡导者。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前两年的和平崛起到中共十七大我党明确提出和平发展战略,这一提法的转变表明我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念和决心,也是我党外交思想日趋成熟的表现。这一战略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它的贯彻和实施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发挥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的大国作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和平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和平外交实践成果丰硕。在邓小平和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扭转了长期以来中国外交的被动状况,真正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为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邓小平和平外交思想所面对的历史课题还远远没有完成,仍然是中国和平发展、矗立于世界之林的致胜法宝。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是中国的独创,它始于邓小平同志的论述,经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完善。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国内发展、世界和平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理论。其内涵涉及和平与发展关系、和平发展的动力与领导、和平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底线、和平发展的道路与方式、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和平外交理论等七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面向21世纪,面向世界,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指明了方向,即坚持和平崛起的道路,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下,既参与全球化又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靠对外扩张和军事对抗崛起,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与各国实现合作与共赢。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和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坚持和继承邓小平和平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把和平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勇气,并将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向往和实践的一种理念。  相似文献   

8.
追求和平是贯穿新中国外交的一条红线,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基于国际背景和综合国力的变化,中国和平外交经历了从"争取和平"到"维护和平"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中国要继续在维护世界和平上有所作为,必须始终坚持和平外交方针,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发展第一要义,坚持扩大统一战线,不断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在大国成长的关键时刻向国内与国际社会展示的大战略方针,而要克服大国成长困境以及应对目前的国际新形势需要采取一种多元开放的整体性的和平发展观。其主要内容是,要把国际战略与国家战略统筹起来,把负责外交外事工作的各个职能机构统筹起来;不过分强调和平发展模式的独特性,而把中国的战略主张纳入到国际社会主流战略思想中去,并视之为国际社会长期和平运动在当代的结果;要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兼顾,软硬兼施,全方位介入,有限责任与普遍道义相结合,区域战略与全球战略相对接,由"平面外交战略"向"复合外交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新思想,是新形势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人在继承、坚持我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的基础上,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时代创新的理论结果。但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新征程中,面临着诸多的不利因素和挑战,需要我们去积极应对。中国的和平崛起符合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所谓“中国威胁”的论调不绝于耳。国外某些文章虽可能没有恶意,但却用西方特有的“经验”和他们的“国际关系理论”来衡量和揣度中国,从而得出“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的错误结论。他们不懂得,走和平发展之路是由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念、中国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当今世界潮流所决定的。中国的和平发展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心声,也有利于在大国间形成双赢局面,既可为国际社会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又能从根本上改变几百年来西方的国际关系理念。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并将进一步推动世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和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芷江和平文化源远流长,侗民族的基因传承了和平文化,抗战受降的历史孕育了和平文化,现实发展的需要催生了和平文化。深入开展和平文化研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和平文化体系,不但能够为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提供理论支撑,丰富节会的文化内涵,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能够促进芷江和平文化理论的转化运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正对世界和平产生着重大而复杂的影响。深刻地剖析它产生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根源,充分、辩证地认识这种新军事变革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我国在新时期制定正确的国内外策略,进一步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世界动乱和战争破坏、折磨着当代人类。霸权主义是危及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弘扬儒家的“中和”思想精华,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为实现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刘邦春  孟娟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6):113-116,139
美国和平教育是19~20世纪在世界和平运动的促进与指引下在对教育作用的反思的过程中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在论述美国和平教育形成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近一步探寻了美国和平教育的哲学理念。为普世知识开辟和平道路的夸美纽斯、主张用实用主义的学科教学促进和平的约翰.杜威、力推培养全球公民意识促进和平的蒙台梭利和用对话与批判推进和平的保罗.弗莱雷等皆为美国的和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美国和平教育也经历了“和平世界愿景的提出——从反战走向积极的和平教育——迎接女性的和平教育——和平危机的时代——和平教育的积极发展”发展轨迹。美国和平教育发展对促进我国教育中对和平教育本质与使命的理解、提高对和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和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即将过去的20世纪里,整个人类经历了从战争走向和平的重大转折.人们对这一转折的认识,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对这一转变发生的根源、前提和条件等的努力探究,加深了人们对和平的理解,并由此在西方产生了和平研究.这是关于和平及其对立面研究的一门新的学科.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暴力研究、战争根源研究、危机冲突研究、非军事化研究等.这里讲的和平,是指世界和平.过去那种"无战争状态即和平"的传统观念已经受到诸多质疑,和平与和平研究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和平教育是指学校传授和平与冲突化解理论、传播和平知识与和平文化、提高人们的和平意识、塑造和平文明的教育。和平教育具有跨学科、多层面和现实性等多种特征。在实施和平教育的过程中应着力提高教师的和平素养,重视和平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建设,探索和平教育的有效方法,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和平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8.
和平主义是近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从晚清到民国,欧美和平运动在中国受到持续的关注,部分人士与西方和平主义者接触,并参加了一些相关的活动。至20世纪30年代,国内抗日反战运动与欧美和平运动相汇合,成为这一时期世界和平事业的组成部分。和平主义在近代知识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世界和平成为普遍的思想表达。近代中国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对和平运动的参与,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文化表现为一种关系态不同事物或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状态;是对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一种和解式的体认。中国“和”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和合:异质之和;和异:和而不同;和一:天人合一。世界和平:呼唤中国“和”文化——“异质之和”是“和平共处”的前提;“和而不同”是“多极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两岸和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三种不同的和平境界:单纯的"没有战争"为低度和平或暂时和平,由和约保障的正式和解为中度和平或较稳定和平,而消除了敌意则是高度和平或永久和平.依此观点分析台海两岸关系的四项特点:低度和平,多方博弈导致的力量均势,和平升级困难及其原因,政经、官民的落差.然后就如何建构两岸和平发展的稳定架构的问题阐释个人的理解,探讨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