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阿坝州及绵阳市部分地区是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羌语言文字应用的主要区域."5.12"汶川地震后,羌语言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法规,我们对阿坝州及北川县的羌语言文字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现以羌语文应用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等为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羌人与大禹     
现今的羌族有3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茂县和松潘县,以及与这一带毗邻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民族。说它古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相传夏代的创始人、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大禹就生长和兴起在川西北的羌地。说它年轻,因为羌族正式作为一个民族确定下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相似文献   

3.
黄洋教授     
<正>黄洋,男,汉族,1977年4月出生,四川德昌人,中共党员,美术学专业教授,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学校藏羌造型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设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学名师,阿坝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设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黄洋教授从教20余年,始终致力于民族地区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教学研究以及藏羌造型艺术的应用研究。扎根阿坝,深入挖掘藏羌民族民间造型艺术。先后在《黑龙  相似文献   

4.
川西北藏羌民族地区高校保险专业的发展,有利于当地整个保险市场乃至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完善。通过比较全川与阿坝藏羌民族地区的保费收入,了解不同地区人们对保险实务专业的认识和高校保险实务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不足,以及为了完善藏羌民族地区保险乃至金融市场的发展,提出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阿坝州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藏羌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以及红军文化,与著名的九寨黄龙风景区和阿坝红原若尔盖大草原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又颇具魅力的阿坝州旅游资源,正是这种魅力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源源不断地来阿坝州旅游观光。阿坝州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应以藏羌文化为中心,充分利用阿坝州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新品牌,树立新形象。  相似文献   

6.
<正>严木初,男,藏族,生于1963年3月,四川省马尔康市人。阿坝师范学院藏汉双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员,阿坝州藏羌文化专家库成员之一,阿坝师范学院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名师室主持人。从教30多年来,没有中断过对民族语言文化、民族教育和民族宗教理论的研究,曾在台湾清华大学执教半年。  相似文献   

7.
<正>严木初,男,藏族,生于1963年3月,四川省马尔康市人。阿坝师范学院藏汉双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员,阿坝州藏羌文化专家库成员之一,阿坝师范学院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名师室主持人。从教30多年来,没有中断过对民族语言文化、民族教育和民族宗教理论的研究,曾在台湾清华大学执教半年。  相似文献   

8.
羌羌族“释比经典”研究是国家民委“十五”重点科研项目,该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重,所面临的困难多。为保证项目研究工作能如期完成,自2003年4月阿坝师专藏羌民族研究所承担该科研项目以来,对研究工作的实施作了精心规划。阿坝州政府、四川省民委、阿坝州民委和相关各县政府及学校给予了项目研究组强有力的支持,在设备、经费、人员等方面都给予了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川西北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因地域环境、历史等客观因素制约,相比中心城市高校发展相对滞后,但丰富的高原藏羌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是其优势。发挥本地区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以"特色鲜明"为办学理念,是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阿坝师专美术专业为例,探讨美术教育特色化的发展与定位,以及实施专业特色化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四川省阿坝州的经济发展引起外界的关注,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阿坝现象"。文章从阿坝州的发展条件入手,总结了阿坝州经济现象的特征,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阿坝州经济的建议。指出"阿坝现象"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茂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川西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北有岷山、南有龙门山、西有邛崃山脉,境内高山耸立、河谷深邃,素有“峭峰插汉多阴谷”之称。茂县总人口104895人,其中羌族占全县人口总数的89%,占全国羌族人口总数的40%,是全国羌族人口主要聚居区。全县大部分人口居住在高半山,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1989年,茂县被列为四川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重点扶贫县。全县共有中小学176所,在校学生总数20110人。经过全县上下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羌民族…  相似文献   

12.
岷江上游的城镇是阿坝州最重要的都市化区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征,岷江上游的城镇化具有发展速度快、社会组织变迁迅速、传媒影响深远的特点,其都市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0月,由四川省历史学会羌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阿坝州九寨卧龙大熊猫实业有限公司承办的西羌文化研讨会,在汶川卧龙九卧山庄举行。羌区有关领导、羌学专家、羌族文化名人,及“九卧”公司有关领导近50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民俗文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甘孜因其独特的地域造就了这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甘孜州是康巴藏区的核心地带,这里世居着藏、汉、回、彝、羌、纳西等22个民族,其中藏族占82%。藏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必将成为甘孜州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笔者已分别对阿坝州民族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做过系列研究,但仍深感不足。近年来,在对阿坝州的多次实地考察中发现,阿坝州民族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教育改革,宗教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我国近几年来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此很少涉及,几乎成为一个不言而喻的禁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多处提到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还专门强调“做好宗教工作”,这为宗教研究指明了方向。笔者以为,在全方位研究阿坝州民族教育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探讨阿坝州民族教育与宗教文化环境的适应与变革。一宗教在阿坝州历…  相似文献   

16.
茶马古道驿站松州古城位于青藏高原东部与四川盆地交界的过渡地带。它在地理上纵横了祖国的西南与西北,是历史悠久、民族和谐、文化多元的川西北古城。唐朝时期,由于藏地与中原的茶马交流日渐频繁,古松州人与马帮贸易也越来越多,马茶也因此普遍开来。时至今日,马茶已经融入了松州百姓的血液,在这条古道上发生的马茶故事也传遍了整个大西北草原。民间流传着松潘人走到了哪里,那里就会闻到马茶的飘香。古往今来,松潘人承古创新,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团结牌马茶”,成了藏、羌、回、汉各民族特别喜爱的高原名小吃之一。  相似文献   

17.
论阿坝州民族教育与宗教文化环境的适应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已分别对阿坝州民族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做过系列研究,但仍深感不足。近年来,在对阿坝州的多次实地考察中发现,阿坝州民族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教育改革,宗教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我国近几年来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此很少涉及,几乎成为一个不言而喻的禁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多处提到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还专门强调“做好宗教工作”。这为宗教研究指明了方向。笔者以为,在全方位研究阿坝州民族教育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探讨阿坝州民族教育与宗教文化环境的适应与变革。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12,(3):65-66
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坐落在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嘉州古城。东临岷江清流,南对乐山大佛,西望峨眉山月,北接川西沃野。著名诗人、学者、社会活动家郭沫若早年曾就读于此。乐山一中自1903年初创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学校就跻身四川省二十所重点中学行列,七十年代末,学校再次被省教厅确定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一百年来,学校为国家、民族造就了大批优秀  相似文献   

19.
阿坝州位于四川西北部,是以藏羌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地位。在阿坝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阿坝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全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然而受特殊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受地震和震后次生灾害等因素的叠加影响,阿坝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明显滞后于内地发达地区,这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在准确分析州情的基础上,科学地做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路径选择,是阿坝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阿坝州藏羌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坝州藏羌民族服饰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及旅游开发价值。从旅游学的角度分析,阿坝州藏羌民族服饰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策略包括服饰商品、节庆活动与服装表演以及文化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