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建议1搞好复习铺垫,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求比两个数的和少(多)几的应用题”,为此可设计复习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先让学生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让学生自己解答。还可设计根据线段图说题意的练习,这样为本节课新知识的讲授,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做好准备。2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直观地发现数量关系在教学例题时,从复习题出发,增加条件和改变问题使之变成例题,学生读题弄清题愈后,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进一步分析数量关系,搞清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通过微机演示和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2.
1 利用图示再现实验过程 ,揭示实验结论用图示导学则可形象直观地再现实验过程 ,帮助揭示结论 ,找到规律。比如在《杠杆》教学中 ,首先在学生熟悉“撬棍”这一杠杆的基础上 ,画一图示让学生明确杠杆的三要素 :物体、支点和用力图 1的地方。如图 1所示。再让学生用铅笔盒当做物体 ,铅笔作支点 ,直尺作撬棍 ,组织学生做杠杆模拟实验。学生通过充分做 ,积极动手 ,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实验结束 ,边作图示边引导分析 :①实验中三者位置是怎样的 ?②手是怎样用力的 ,各有什么感觉 ?最终抽象出两类杠杆。如图 2所示 :这样两个简单图示使图 2学…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解决问题"方面有了一个明显的突破,课本中增加了解题的一般步骤:知道了(图中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让学生以这样的模式进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这不但为学生的解题提供了一个模式,同时也让教师更加明确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一、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解决问题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他们认为:"解决问题是把问题和记忆中的图示联系起来的过  相似文献   

4.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造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让思维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使思维可视化,是帮助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1]。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密,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图示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够直观地表示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尤其是在重视时间顺序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图示能够把年代、人物、事件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快地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6.
审题,就是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审题是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学生如果不认真审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解题思路.要使审题真正成为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阅读理解能力.从低年级开始,要加强读题指导,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一个字,不破句读,还要注意标点符号.对一些关键性的名词、术语,要结合题目让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通过读题弄清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有些什么联系等.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造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让思维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使思维可视化,是帮助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数感并不局限于对单个数的感悟,还体现于对多个数之间联系或者规律的一种敏感。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建立运算概念,使抽象的运算式对他们"有意义",即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计算,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通过这种活动来体验数之间的联系,强化对数量关系的感悟,进而逐步发展数感。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行程问题总是令师生无比头疼.不过通过巧用线段图示可以让抽象数量变直观;解析数量关系,线段图示会化难为易;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能够迅速解决问题.所以,只要恰当地运用线段图,就能够较好地解决行程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做了初步的探讨,归纳了以下几种方法:1图示法图示法教学是运用一种提纲挈领地概括知识内容的图示进行教学的方法,主要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在运用图示时配以精练的语言叙述,使学生能在观看图示时,进行理解记忆,把大量的知识融汇在简单的图示中。例如在讲述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之间的关系时,可用: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这样的简式图示,这个图示提示了各概念间的联系及关系。通过这个图示模象直观,把观察到的客观事实,归纳成植物体构成…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分析 解决问题策略的梳理和总结,是从数学的角度梳理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获得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深入理解,形成和发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会策略的意义与价值。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交流各种解决问题策略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而且应让学生思考使用这些策略有什么好处、各种策略之间有什么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一、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它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尽量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去发现知识的发生过程。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片段:观察下面的图形,并回答以下问题。 (用抽拉式幻灯片 ) 1.图二与图一比较,面积发生什么变化 ?你发现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   2.图三与图二比较,面积发生什么变化 ?你发现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   通过活动幻灯片形象、直观的展示,学生清晰地感知到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3.
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指的是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在简单应用题中,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可以相加、相减、相乘或相除,求出和、差、积或商。而在复合应用题中,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若是间接条件,必须通过中间问题的解答,才能最终使问题获得解决。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训练,就是在两步应用题教学之前或教学之中,针对有直接联系的条件与中间问题所进行的专项训练。一、数与数之间的联想训练让学生联想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为两步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训练打基础。单纯给出两个数…  相似文献   

14.
解决问题教学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教学中的难点。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需要借助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让学生会画基本线段图,学会观察图形,分析图形是非常必要的。用线段图分析题意,不仅形象直观地反映问题的数量关系,符合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许多例题的教学中,教师正是发挥"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直观作用,能轻松地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正确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15.
《胜似亲人》这幅图上只有两个人物,一老一小,特点鲜明,适合四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后写作。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完成这次习作呢?首先,要全面看图,既看懂图的表面内容,又透过图“面”看懂图背后的内容。图表面应看懂的内容有:图中有几个人?她们的衣着、外貌、动作、表情怎样?她们在做什么?她们周围的环境怎样?而图背后的内容有:图上人物的身份、年龄怎样?她们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图上的人物与她们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其次,要根据画面提供的内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想开去,想到画面之外的情境中去。如:她们是怎样认识的?小姑娘为什么要给…  相似文献   

16.
三年级看图学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句和句之间的关系,懂得怎样连句成段,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阅读能力。第六册看图学文《在艰苦的岁月里》,是一幅没有故事情节的静态人物图。教学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理解人物之间的联系。可按照从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指出:"数学学习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解决问题教学的难点就在于让学生学会理解、分析抽象的数量关系.如何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就需在从问题情境到解决问题这个通道上建立一个中介,去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而图示语言,就是一个很好的中介和桥梁.图示语言可以是线段图、表格,也可以是几何图形,也可以是等量关系式,图示语言可以用运算符号、图形、字母表示,也可以用方框、箭头等直观的符号来表示.因此图示语言具有形象具体又简单抽象的双重性的特点,它比语言文字更直观,能有效地过滤问题情境中的凌乱的、情节性的、非本质的信息,使得问题情境数学化,凸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因此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观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学会探寻问题情境中各种条件之间的联系,理顺数量关系,扩充感知,让学生的思维更缜密;引导学生观察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使学习灵感涌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引导学生观察数学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更精准地把握数量关系,让学生的思维更有逻辑性。  相似文献   

19.
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把握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全面提高儿童素质。例如,我在教学中对上课要表现的东西,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动脑分析,鼓励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进行分析、归纳、判断,把握住物象的特征。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有层次、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这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观察分析、表达的方法。同样适用于美术教学。在第九册美术课本中,有一课是要学生创作《我们都会做家务》。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对范画进行欣赏、观察。同时教师提问: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是什么姿势?这是在哪里?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效果要得到较高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否有效。数学课堂教学中,因数学知识逻辑性、抽象性强,大都采用“师问生答”式的对话,语言无非是“这道习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数学信息、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解答的依据是什么”等等,语言内容单一,形式单调,长此下去,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数学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对话教学呢?一、学生设问“最精湛的教学原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