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经律异相》进行校理,汇集其异文类语料,考察分析异文材料的语言价值,是中古汉语语料建设和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充分考察《经律异相》异文语料的差异和共性,运用各种文献材料和汉语俗字理论知识,并结合音韵训诂手段,就《经律异相》(5-11卷)中异文语料以札记的形式进行分析校理。  相似文献   

2.
《经律异相》不仅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类书,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而且由于其编写时代明确,口语性强,也是中古汉语研究较为理想的语料。其异文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但学界迄今也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研究,分析其异文研究价值及其类型的成果至今尚未见到。  相似文献   

3.
王显勇 《中国语文》2016,(4):481-486
《经律异相》是南朝梁代宝唱法师所撰的一部类书,全书共五十卷,汇集了佛经文献中的各种奇异故事,其内容分为天、地、佛、诸释、菩萨、僧等二十二部,是研究佛教传说及轶事的重要典籍。《经律异相》对于文字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学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研究线索,下面就试举数例以就正方家。1.文字流变枪  相似文献   

4.
《经律异相》中的称谓词与上古汉语和中古中土文献相比,呈现出强烈的口语化倾向,具体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双音化倾向、表身份职业的构词语素构词能力强大、称谓词泛化、称谓词性中立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楚辞疏》异文是研究汉语史、楚辞训诂史的重要依据,其对中古时期语言文字的诸方面多有涉及。而在《大招》篇的异文研究中,通假关系形成的异文占据重要比重。文章将重点研究此类关系形成的异文。  相似文献   

6.
由于书面语料记录语言的随机性,要更全面深入了解近代汉语的语言现象,有必要发掘更多中古文献中的语言事实。文章在讨论不同类型语料在语言研究中价值略有侧重的基础上,以齐梁陶弘景纂修的《真诰》为例,从一般语词和专门语词两方面论述了中古道经在近代汉语语词溯源方面的作用:中古道经在一般语词溯源上作用巨大;而在专门语词研究上,则应当成为主要的依托材料。  相似文献   

7.
《楚辞疏》异文是研究汉语史、楚辞训诂史的重要依据,其对中古时期语言文字的诸方面多有涉及。本文将《大招》异文进行分类研究,其分别为:但记词音形成的异文;讹混字形成的异文;正俗字形成的异文;异体字形成的异文;引用书意形成的异文。  相似文献   

8.
复音化是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内容。《世说新语》是一部研究中古魏晋南北朝时期语言具有重要语料价值的文献。论文对该书的双音程度副词作穷尽性的调查,对它们进行分类描写并揭示其对所修饰成分音节构成的选择倾向于双音节结构,从一个侧面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程度副词复音化和使用特点,为中古汉语史词汇语法研究提供详实的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9.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是研究中古时期汉语史的重要语料。文章对其中的人称代词进行穷尽式的搜集、共时和历时的比对,分析其中人称代词的数量、使用频率、单复数、语法等问题,以期客观地展示《华阳国志》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面貌,为中古汉语词汇、语法研究提供专书描写材料。  相似文献   

10.
文章拟从中古佛经《贤愚经》作为汉语判断句研究的选材原因和意义开始论述,同时结合其他的上古时期的语料、同期的中土语料及后期的近代汉语语料进行总体的一个比较。试图寻找出判断句在汉语史发展历史中的一个变化规律。文章主要是对中古汉语的佛经语料的判断句进行研究。揭示在整个汉语语法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文章重在对这些语料的选择做一说明。  相似文献   

11.
道经文本在流传过程中辗转传抄,讹误颇多,研究中古道经的异文现象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大洞真经》是道教上清派最根本的经典,《大洞玉经》则是对其进行删改及注解而形成的版本。通过对《大洞真经》与《大洞玉经》进行文字、词汇等的对比分析,对两书经文的正误作出判断,并总结文本之间传抄致误的规律。这不仅有助于正确释读经文,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古道经语言,从而深入挖掘道经对于中古汉语史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一部农学巨著,口语相当丰富,对于汉语史研究,特别是中古汉语的研究具有很强的语料价值。但是,目前对其语言现象进行研究的学者、论著还不多。从词汇、语音、语法等角度对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小结,以期引起更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齐民要术》中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由浙江大学教授方一新独撰,商务印书馆2010年11月出版。该书获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分为上、下两编,共70余万字。上编是对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相关问题的论述,凡十一章。内容包括: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作用和意义;中古近代汉语研究的语料及类型;语料的选择与鉴别等。  相似文献   

14.
《楚辞书·九章》异文是研究汉语史、楚辞训诂史的重要依据,对中古时期语言文字的诸方面多有涉及。本文主要将《九章》异文分为五类进行研究:古今字形成的异文、不解而改形成的异文、脱衍形成的异文、引用书意形成的异文、但记词音造成的异文。  相似文献   

15.
《水经注》完成于北魏延昌至正光年间,是中古汉语研究的一份宝贵资料。不过,其中的语言成分比较复杂。从被动式方面的情况看,除了郦道元自述部分的语料或者经过其转述加工的语料外,还有一些直接从其他文献中援引而来的语料,这些直接引用的语料与郦道元个人语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历史文献进行语言研究,必要时应将两种不同的语料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6.
《经律异相》是中古时期的重要佛经 ,其中出现了一批新词新义 ,但研究者对其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选取“(施 )无畏”、“罪对”、“厌离”、“巨细”、“福德”等词进行诠释 ,对有关辞书和论著进行纠谬补缺 ,以供辞书编纂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列子》是作为道家思想作品,它的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语料。将《列子》中的词语为语言材料,对《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书证迟后加以例补,为《汉语大词典》的以后的完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访近世之事”的《搜神记》(二十卷本)中有很多接近当时口语的成分,是研究魏晋时期汉语的重要资料。《搜神记》中保存了晋代当时很多的常用语汇,为后世研究当时词汇面貌提供材料;常用词的运用则可以为我们研究中古时期汉语常用词演变情况提供语料。  相似文献   

19.
中古汉语熟语料库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古文献的收录,还应该保留普遍存在于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当中的诸多异文,实现异文自动检索、自动发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史语料库建设研究”将收录一批中古时期的吐鲁番出土文献。针对吐鲁番出土文献众多的异体字,还应通过链接等技术手段保留原字形,进行考释意见的标注关联及文字属性的标注。通过采用通用置标语言,实现语料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而产生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20.
从《高僧传》品人形容词看中古汉语词汇的双音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僧传》是南朝梁释慧皎所写的一部僧人传记,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本文选择《高僧传》中有代表性的品人形容词作为研究对象,以含有某一相同词根语素为类聚基础,通过分析双音节合成词的语义构成、词性构成和语素内部排列顺序,浅探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