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语篇中连接成分使用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在汉语作文中,对连接成分使用的偏误分布很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一、按照科德对偏误的分类,学生的偏误中以省略偏误占绝对多数,并没有受其母语“形合”的负迁移影响;从逻辑语义关系来看,主要集中在因果、条件、转折和举例等关系上。二、在错选这种情况中,因对具体词语掌握不到位而造成的偏误远远多于因逻辑关系判断错误而导致的偏误。三、从连接词在小句中的位置来看,不是处在小句句首位置的连接词出现偏误的情况相对于其使用总数来说,所占比例较高。四、在一个小句中同时运用两个或两种连接手段时,偏误率较高。文章对此分别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连接词在英语写作中起重要作用.文章基于CLEC语料库,对其五个层面的学生写作中的转折连接词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转折连接词部分过多使用,多样性不足;在频数上呈现不均衡分布;从文体上,非正式文体的使用多于正式文体的使用;大学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和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相比较表现出显著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文章给予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此介绍翻译中使用总结性词语的两种方法:①在汉语的总分结构中,前后分句往往有关联性的连接词语(如“有两件事,第一是……,第二是……”),而在英译时则不需全部译出。当英语句子较短时,更应注意简化连接词语。②如需引导大段文字,最好添加总结性的词语。  相似文献   

4.
一 记叙文阅读题记叙文阅读题是所有的文体阅读题中使用最为广泛、设计角度最为丰富的题型 ,其考点主要包括 :1 文体知识的理解。如记叙的要素、顺序、线索、中心与详略、结构方式、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2 文句的理解和品味。如①对词语、句子的品析。包括词语的选用 ;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 ;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浅表含义和深层含义 ;体会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 (含修辞手法的运用 )。②对段的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把握。包括找出关键句或中心句 ,明确段的中心意思 ;揣摩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理解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  相似文献   

5.
省略是汉英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语篇分析中可以细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通过对《红楼梦》及其两个译本对比分析发现,汉英语篇省略的使用倾向不尽相同:汉语语篇多省略名词和连接词;而英语语篇则多省略谓词性成分。这是由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3个子语料库与自建的大学生优秀英语作文语料库,以8个结果性逻辑连接词为个案,就词频、搭配进行同类语料库横向对比。同时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与英语本族语语料库,对中英学习者连接词词频展开纵向对比,旨在考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语篇结果性连接词的习得图景。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英语学习者学习层次提升和学习梯度加大,连接词词频在增大,使用丰富度在增强,且搭配呈多元化态势,意群整合力在提升;中国学生对4个逻辑连接词使用过度,而对另外4个逻辑连接词使用严重不足,使用过度源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思维中所附着的中国特色文化语用语境制导下的认知转喻,使用严重不足植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正处于认知连续统中的"中介语"认知阶段。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关联词语是比较复杂的,它不仅包括了连词,而且包括了兼起关联作用的副词和介词;它不仅用于连接分句,以构成复句,而且用于连接词和词、句和句,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不仅单独使用,而且互相配合,前后呼应。就其所表达的意念说,也是比较复杂的,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联  相似文献   

8.
在做书面表达题时,如果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可以增强书面表达的逻辑性。然而考试中有不少考生不会使用也想不起来使用过渡性词语,以致严重影响了书面表达的成绩。要解决这一问题,同学们就必须注意下列几点:一、认识使用过渡性词语的重要性过渡性词语可以用来过渡和连接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它可使句子结构对称和谐,也可以使文章层次清晰分明,还可以增加文章的连贯性、逻辑性和可读性。要做好书面表达,首先应该认识使用过渡性词语的重要性。二、分类掌握过渡性词语过渡性词语很多,因此记忆起来很难,要正确地使用它们则更难。若将它们收集…  相似文献   

9.
让步是英语中较为常见但又较难以把握的语法概念。总体上讲 ,英语表让步的词、词组不算很多 ,但其表达方式却不少。表让步的连词性连接词和介词性连接词在句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规律。即 ,从属连词与并列连词不并用 ,同类连词不并用 ,但可与副词连用 ;介词性连接词一般不与“but”并用 ,但可与一些副词连用  相似文献   

10.
词汇点击     
拥有词汇就拥有了学英语的本钱。本栏目主要以词语辨析为主,力图用例句说话,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在英语学习中如何正确使用词汇。 1.as&so两个词都可以用做连接词或副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词汇和语法层面上已具备了一定的水平,但在语篇衔接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本文以Quirk等人对英语连接词的分类为基础,将所要研究的连接词分为7类。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语国家语料库(BNC)中选取部分语料进行对比,探讨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连接手段使用的情况。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在7大类连接词使用频数上存在着差异,中国大学生倾向于过多使用连接词,但在连接词的类型上较单一。  相似文献   

12.
英语逻辑连接词是连接句内或句子间语义关系的逻辑纽带.逻辑连接词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逻辑连接词,读者可以了解句内或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甚至可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续句的语义,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很快理解阅读材料的语义.  相似文献   

13.
是俄语句法中常见的连接词,它可以连接目的从句、说明从句、行为方法和程度从句等,正确使用该连接词并掌握连接的从句中谓语的表示法,是中学生学习俄语的重点与难点。现将中学阶段常见的用连接的主从复合句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正式英语与非正式英语一般是由交际场合决定的.无论是口头英语或是书面英语均有正式英语和非正式英语之区别.就以口头英语来说,熟人之间多使用非正式英语,不太熟悉的人之间则多使用正式英语.请看下面两组见面时的对话:①A.Hi,Care,glad to meet you here.B.Hi,Mary,glad to meet you,too.②A.Good morning,Miss Harkey.How are you?B.Good morning,Miss White·I am very fine,thank you.第①组对话是熟人之间经常见面时的问候语,说话随便,为非正式英语;第②组是两个不太熟悉的人或处于一般关系的人之间见面时的问候语,说话客气,语言较为正式.再看下面营业员和顾客在商店里的两组对话: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主语从句(Subject Clause)中的连接词有单纯连词that,whether;连接代词who(whom),which,what;及其强调形式whoever,whichever,whatever;连接形容词what,whose,which及其强调形式whatever,whichever;和连接副词when,where,why,how等。上述主语从句的连接词常被视为英语高考测试重点。对英语主语从句连接词的选择和使用,必须具有以下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6.
[知识点概述]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所谓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有三种情况:①词语在本文的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含义。这种含义既与词的基本义有联系,又是在特定语境中有所变化的。要理解它,一要对文章全局有整体把握,二要联系上下文。②指代词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要理解它,也必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③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词好在哪里?不用行不行?要理解它,要联系文体、中心、作意、上下文来加以体会。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所谓重要的句子,主要指:①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语句;②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挈领性、过渡性、总括性)语句;③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精警的语句;④结构复杂、意思隐晦的难懂的语句。要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首先要从本句  相似文献   

17.
由于汉语中有大量松散的短句,中国英语学习者往往会使用连接词and,if,which等来连接分句,但他们未必熟悉使用非连接词手段将两个分句合并在一起,从而达到语句精练的效果。两个分句之间必然是有语义联系的,这就构成了并句的语义基础。有时,可将其中一个分句转换成形容词并移到另一个分句之中起修饰作用;更多的是,将其中一个分句转换成副词并移到另一个分  相似文献   

18.
一、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科技英语根据应用范围 ,主要是一种书面文体和正式文体 ;根据交际功能 ,它又是一种信息文体。1 书面文体作为一种书面语 ,科技英语具有准确、简明和客观等特点。与文学英语不同 ,科技英语尤其是科技英语专著 ,通常不能带有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 ,很少有文学常用修辞手法诸如夸张、比喻、拟人、反语、似是而非、讽刺、幽默等。科技作品总是要求作者以尽量简短的文字表达和阐述他们的观点 ,避免使用空洞、冗长和夸大性的词语 ,这就使得科技英语作品比文学英语作品简要精练得多。科技英语的简明特点还表现在科学工作者在…  相似文献   

19.
一、段的训练层次性勾勒1.“九义”小语教材对段的训练安排有明显的层次性,即训练的循序渐进性。第五册安排为自然段训练作准备性训练,主要解决四点:①全文几段;②段有几句;③每句意思;④全段意思。第六册正式进行自然段训练,主要解决五大问题:①段有几句;②每句意思;③句与句联系;④分层、层意;⑤全段意思。第七册在巩固第六册训练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意义段的训练,主要是训练两点:  相似文献   

20.
一、词语运用【考点提示】《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正确使用词语,高考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选填词语和修改用错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备考应注意三点:①重点考查同音词、同义词、近义词,多在易混淆处设题;②辨析词语,把握词义、语境两个重点;③注重对比,注意使用正确、使用优劣两个层面。【高考真题】(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②“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我国东西部的差距。③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