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作文的创作素材源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创作过程只有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才能写出情感丰富、标新立异的好文章.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将生活化元素渗透到整个教学流程当中,并通过画面联想、情境创设、形象表述、实践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有许多学生害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在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此话众所周知。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作文一般指的是学生学习写文章。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而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读者意识的培养能够很好地辅助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具备读者意识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作文技能与作文水平,不仅能够让学生的作文过程更有针对性,也能够让学生的作文更有可读性,文章中渗透出更多有价值的元素.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读者意识的培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学生对文章理解的过程,通过文章中的人、事、物去认识作者的写作目的、思想感情,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进而超越文章的本身,产生新的思想,观点,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学生的作文过程更具有创造性.那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在作文中的创造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作文核心素养应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主体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文章针对作文教学中的这四点核心素养,用几节作文教学实践课的实例推演出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作文核心素养,具体做法包括:借教材文本学习语言、弱化过程指导关注思维、学写结合提高审美、通过语言带动文化领悟.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都谈作文色变,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中学生要面临中考,如何在复习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和土壤,没有丰富的生活内容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就写不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过程进行初步探索: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即让作文素材的获取、积累和处理都体现出生活的内容,让作文教学和写作的过程都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作文教学,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让作文走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9.
小学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读、赏、写、评优秀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路锐 《华章》2013,(28)
小学作文批改,要多表扬少批评,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要多创新少庸评,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得以提升;要相信学生,让学生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