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第一学段语文应该和童诗走得最近 第一学段的语文应该钟情于童诗。从母语的特质来看,汉语是最美丽、最具有诗意的语言。从思维方式来看,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黄金时代.童诗是他们特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他们说出的话就是诗,他们的举止也可能是诗。我们要给儿童以艺术的童年,首先就要为他们提供最匹配的儿童文化阅读文本。第一学段的儿童最擅长用童诗的方式来思维,他们秉有小诗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赵镜中 《小学语文》2011,(10):60-62,54
一、童诗是为儿童写的诗还是给儿童读的诗? 什么是童诗?我们常理解成“为儿童写的诗”,这样说也没错,只是有点刻意与狭窄。从很多的阅读经验里发现,有很多给孩子阅读的诗,当初写成时,并没有想到读者群中还包含了儿童,可是儿童就是喜欢读。就这个观点来看,把童诗说成是“适合儿童阅读的诗”,可能更贴切些。其实,真要去区分童诗与成人诗真的很困难。例如下面这首诗: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首诗,儿童诗是切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并为他们所理解、欣赏、喜爱的诗歌。笔者根据多年来指导儿童写诗的经验,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指导儿童诗写作的实践与体会:遵循亲近自然、走进生活、阅读书籍三条途径去积累童诗素材,酝酿儿童丰富想象,是指导儿童诗写作教学的前提;培养儿童天马行空的创造性思维、层层逼近的联想物演绎、进行趣味盎然的童诗训练是激发童诗幻想,指导儿童诗写作的重要步骤;充分运用寻因法、夸张法、比喻法、拟人法、假设法、对比法尝试童诗写作,表达儿童诗意幻想,是儿童诗写作指导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便是想象,他们的世界如同白皙的宣纸,在上面勾勒何种作品,就能迸发出何种艺术力量。童诗是以儿童的角度去思索世界面貌的产物,主要探讨童诗的鉴赏方式,从措词表达、立意思维、实质含义三个方面去把握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走向,对于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学生创造力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诗充满童趣、童心、童真。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编者也意识到儿童诗教学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童诗的教学,还要引导儿童写儿童诗,积极培养他们写童诗的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诵读童诗。读是写的基础。优秀的儿童诗一般都是语言简洁、节奏明快、韵律流畅的。  相似文献   

6.
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是语言的钻石。而儿童诗是最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的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的诗。儿童诗往往洋溢着盎然的童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愉悦,更能发展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将童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可  相似文献   

7.
指导学生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是第一学段标点符号教学的主要任务。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及接受认知事物的程度,教师可以文本教材中的童诗为依托,让学生在听读中初识标点,在仿写与运用中活化标点符号的用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儿童诗作为儿童文学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时时滋养着儿童精神世界,是儿童心灵与大干世界的精彩对活。本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试图以激发儿童阅读童诗的兴趣为主,指导儿童阅读童诗,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意境,促使儿童课外广泛而深入地阅读童诗,  相似文献   

9.
童诗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就是浓郁的儿童情趣.一首好的童诗要好看好听,更要好玩.而要写得好玩,是很难的.可以说,指导学生写儿童诗最大的困难就是写出童趣来.高品质的童趣是对儿童真切感受的一种提纯、独特想法的合理夸张、世界镜像的适度偏离.从这个意义上说,童诗意趣的浓郁,来源于从儿童的感受出发对其所处的生活与自然作出符合儿童文学思维的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9):17-18
图文并茂的绘本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喜闻乐见的,基于绘本的特点和童诗的特点在很多方面都是高度契合共通的,尝试以绘本为载体,让绘本与童诗进行有效的结合,对第一学段的学生进行童诗教学。根据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从"从图到诗""从文到诗"两方面探索绘本和童诗有效结合的途径,同时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出绘本与童诗有效结合的基本教学流程,以便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迁移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童诗区别于成人诗的一个重要属性,是其具有儿童属性,即以儿童的眼光去捕捉和思考世界。一首好的童诗,往往能透过诗句表达富有童趣与童真的诗意。童诗的诗意从形式上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征:一是儿童式思维想象;二是通感意象的呈现;三是言语表达的拟身性。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内容为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在一年级的孩子眼中,世界是充满想象的,是五彩斑斓的.而童话正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儿童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或科学常识介绍的一种文学体裁.童话是儿童成长的精神摇篮,也是促进儿童阅读的有力助手,它能打开儿童的思维之窗,为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教师应当从短小的童话经典入手,引领他们一步一步走进阅读,继而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3.
童诗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就是浓郁的儿童情趣。一首好的童诗要好看好听,更要好玩。而要写得好玩,是很难的。可以说,指导学生写儿童诗最大的困难就是写出童趣来。高品质的童趣是对儿童真切感受的一种提纯、独特想法的合理夸张、世界镜像的适度偏离。从这个意义上说,童诗意趣的浓郁,来源于从儿童的感受出发对其所处的生活与自然作出符合儿童文学思维的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特级教师王菘舟曾经说过,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诗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特点的文学作品。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来说,首先是让他们爱上童诗,因此我设计了《我和童诗交朋友》这一作文命题。  相似文献   

15.
正儿童是诗,诗是儿童。组诗教学可以拓展儿童诗教学的空间,丰富童诗教学的内涵,使课堂显得更加丰满而灵动,使学生对诗歌的感受也更加深刻而多元。笔者结合儿童诗主题阅读《春天在哪里》谈谈如何在组诗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一、精选组诗,发掘教学价值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一种契合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各版本的教材中虽然都有优美的童诗,但大多是单篇出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根"线",像"彩线穿珠"一样将几首诗串起来,同时关注诗歌"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一、根据不同学段,有效优选媒体方式 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不同学段学生生活阅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审美角度不同,他们对媒体方式的认可度不同,从多媒体课件中获得的有效信息自然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是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审美特点,以其生活气息浓厚,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朗朗上口,深受儿童的喜欢。本文就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阅读童诗,感知童诗特征;积累童诗表象,模仿童诗写作;激发童诗幻想,学习诗意表达”;阐述笔者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儿童诗教学,让童诗教学为学生营造快乐的童年和诗意的人生,赋予课堂以文化的气息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儿童阅读,注重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课外阅读,更应该关注不爱读书的学生。爱读书的学生,仿佛天生为书而生;不爱读书的学生,如何打开他们拒绝阅读的枷锁,让他们爱上阅读呢?1.保证充裕的阅读时间。新课标强调第一学段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  相似文献   

19.
童诗阅读与教学曾经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如何发扬光大?本文通过大量实例,论述了童诗教学的几个关键环节:要让孩子爱诗,老师首先应该热爱诗、喜欢诗,做一个懂行的儿童诗传播者。还应该准确把握儿童诗的不同教学特点,了解与掌握儿童诗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20.
为实践科学的语文阅读教学,落实语文阅读的各年段目标,东莞市教育教研室紧紧把握语文课程的各学段标准,以教研活动、优质课、课标培训、名师工作室、阅读教学论坛、期末质量考查评价卷等形式,引导全市教师阅读教学从理解文本延伸拓展,从课内纵深课外;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理解能力.这样,步子走得稳,走得有序,循序渐进,没有出现大跨越的浮躁与跳动,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稳中求进,教改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