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一、以偏概全如2002年全国卷第7题C项“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比照原文“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可知,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有三———戈壁滩、沙漠、沙尘暴,沙尘暴仅是其中之一。选项C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二、曲解原意如2001年全国卷第19题C项“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  相似文献   

2.
一、1.C(本题四个选择肢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A项“交通工具”指的应是“蛋白质”,而不是“小型分子团”。命题者设置了“张冠李戴”的“陷阱”。B项“仓库”指的不是“半导体材料”而是“存放半导体材料的地方”。属于偷换概念,即“偷梁换柱”。D项“施工队”是由“其他半导体材料或掺杂剂结合的多肽分子”组成的,而不是“多肽分子”本身,设置的陷阱为“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高考,了解误读类型1.形声字误读。如2003年全国卷第1题,C项的“诣”(yì)、“隘”(ài),D项中的“霰”(xiàn)、“谄”(chǎn)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声旁现在都不能正确表示读音了。但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误读为“zhǐ”、“yì”、“sǎn”、“xiàn”。2.形似字误读。如2002年全国卷第1题,加点的字全是形似字。A项中“碱”和“减”同音,B项中“弹”和“惮”同音;D项中加点的字分别读作:滇(diān),嗔(chēn),缜(zhěn),填(tián),慎(shèn),它们的读音全不相同。3.多音字误读。如2001年全国卷第1题,B项中“泌”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在…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简单线性规划”已是高考数学的一个热点.考查的题型既有选择题(如2006年安徽卷理科第10题、广东卷第9题)、填空题(如2005年江西卷理科第14题、2006年江苏卷第12题),又有解答题(如2004年江苏卷第19题).  相似文献   

5.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其中对含有“两面词”的句子的考查,在最近几年高考中又比较常见,应引起我们充分重视。请看下面的例子:1.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2005年全国卷Ⅰ第3题C项)2.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2005年浙江卷第5题C项)3.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005年山东卷第6题D项)4.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在2005年的高考试题(含文科综合卷题、文理综合卷题和历史学科卷题)中,有一批以考查中外宪法为内容的题目。如:“文综”全国卷Ⅱ中的宪法是立国之本题(第16—18题)、美国宪法三个修正案与美国公民选举权变化题(第37题)。“文综”全国卷Ⅲ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9条题(第32题)、美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与黑人地位改善题(第37题)。“文综”天津卷中的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称路易十六为“国家第一公务员”题(第17题)。文理综合广东卷中的1954年我国颁布宪法题(第40题)。文理综合辽宁卷中的宪法反映国家政治文明状态题(第10—12题)。历史…  相似文献   

7.
技法五:“揆情度理”法 有的语句从语法上不好找出毛病,就需要从人们认定的“情”“理”上进行分析,从而快速推测语病,这就是“揆情度理”法,即逻辑分析法。它主要用于辨析不合逻辑的病句,如偷换概念、自相矛盾、反客为主、以偏概全、多重否定不当、前后照应不周、分类标准不统一、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相混淆等。 示例5(1994年全国卷第4小题)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 15日前去汇报。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文件对经济…  相似文献   

8.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05年9月23日1点40分,在太阳的东边沿爆发了一个X17级的太阳耀斑,是继2005年1月太阳剧烈爆发活动来的又一次剧烈爆发,这也是近十一年来太阳爆发的最大活动之一。据此回答1~2题。1.太阳耀斑产生的大气分层()A.厚度最大B.亮度最大C.温度最高D.太阳活动最激烈2.太阳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的影响是()…  相似文献   

9.
“图文题”(以图表、图画、图形等情境为命制切入点并结合文字叙述的试题)是近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题命题的一种新趋势。如2001年文科综合卷第41题(非洲被瓜分题)、2002年文科综合卷第39题(《清明上河图》题)、第40题(“丝绸之路”题)等均属于典型的图文题。在图文题中历  相似文献   

10.
周勇 《现代语文》2006,(4):123-125
2005年的16套高考试卷中,有12套利用选择题形式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个知识点,共设置了35个错例(全国卷一分别在第3题和第4题考查了“没有语病”和“语意不明确”两点,这在历年高考题中还不多见:湖南卷要求选出有语病的一项,这种考查方式难度略低)。另外4套中上海卷仍未直接设题考查,福建卷和重庆卷分别在第17题、第22题以短文改错的主观题形式考查,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将学科教育与公民教育、历史知识与历史思维相结合,体现了新课程要求。从整卷看,文言文的阅读障碍降低了,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心理素质要求提高了。从分值看,文化史的分值提高,但基本符合“考试大纲”规定的比例。就考生答题情况看,选择题部分失分较多。如第7题(为B卷序号,下同)需要经过多重推导;第11题D项干扰性很强;第13题需要考生记住我国国体的具体表述;第14题本身设计有待商榷;还有第16、25题也属于难题。主观题看似新颖、综合程度高,但由于设问合理,符合学生思维习惯,又提供了具体的答题角度,所以得分较去年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2.
漫画图表题的设题形式灵活多样,下面结合高考试题作简要解析。一、根据漫画、图表考查压缩语段分析漫画、图表是压缩语段的一种特殊形式,只是由文字换成了画面。考查方式一般有拟写标题、揭示寓意、概括结论等。1992年上海卷的“钞票”、2004年广东卷的“图书状况调查”和2005年湖北卷的“三棵树”就属于这一类。例1.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2005年湖北卷第23题)(1)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简析:本题从揭示寓意和拟写标题两方面作了考查。画面共有三棵树,一…  相似文献   

13.
与解析几何有关的“最佳选址”问题已成为高考数学的热点,如2004年高考福建卷第12题、2005年高考天津卷第20题等.本文以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题为例进行分析说明,旨在探索题理规律,揭示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全国有14个省市进行了单独命题,高考语文试卷出现了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局面。其中的语言表达题题型变化最大。这类题一直是高考题型的试验田,每年都有较新的题型出现,我们可以根据2005年该题的变化总结出几个规律,为2006年高考备考。规律一: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生活体验。拿2005年语言表达题同前一年相比,可以看出,2005年的高考题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如:全国卷(河北、河南、山西、安徽)第19题,以“远离毒品”的班会为材料;全国卷(黑龙江、吉林、广西等)第20题,以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的推荐活动为材料;山东卷第23…  相似文献   

15.
“如”、“若”两字常见的用法都是作假设连词和比喻词,运用频率较高,但在特殊语境中又容易用错。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两道题就在这两个字上“设卡”,“卡”住了众多考生。先看第4题。这一题要求从4句话中找出加点成语不恰当的一项,D项的文字为:“老王家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不少考生读题后感到文通字顺,成语运用正确,于是到前3项中去找错项。其实,这些考生误解了“如数家珍”的比喻意。现代汉语中以比喻词“如”领起的4字成语较多,如“如虎添翼”、“如火如…  相似文献   

16.
经过2004年自主命题的平稳过渡,2005年,湖南高考语文卷敢为天下先,勇敢突破了多年来形成的“全国卷模式”,对考查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删除了第六大题“语言运用”类的3道试题;在第五大题现代文阅读中增加了“赏析短文写作”题。这是极富创意的设计,是2005全国16套语文试题中最炫的亮色。请看题:  相似文献   

17.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题型上一般设置为选择题,其中的干扰项(错误项)在命题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感情色彩错误文学作品类的文章一般都要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赏析文学作品就应该准确把握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的色彩基调,不能犯褒贬错位、轻重失误的错误。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第18题C项: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文章作者史铁…  相似文献   

18.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在题型上一般设置为选择题,其中的干扰项(错误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感情色彩错误文学作品一般都要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赏析文学作品就应该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的色彩基调,不能褒贬错位。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第18题C项: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文章作者史铁生有着特殊的经历,在这一经历中,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19.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随着韩剧《大长今》的热播,2005年河南省会郑州刮起了“韩国风”。据此回答1~2题。1.郑州掀起“韩国饮食热”属于文化扩散中的A.等级扩散B.刺激扩散C.传染扩散D.迁移扩散2.2005年郑州各商场的女装大多都在细节及色彩上融入了韩国特色,这体现了文化扩散中的A.等级扩散B.刺激扩散C.传染扩散D.迁移扩散3“.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  相似文献   

20.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题型上一般设置为选择题,其中的干扰项(错误项)在命题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感情色彩错误文学作品类的文章一般都要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赏析文学作品就应该准确把握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的色彩基调,不能犯褒贬错位、轻重失误的错误。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第18题C项: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文章作者史铁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