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15年6月4日下午,由厦大新闻研究所主办的“厦大新闻学茶座”第十期在新闻传播学院会议室举行。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厦门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李泉佃应邀做客本期茶座,展开了以“媒体融合的国家战略: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为主题的长达3个小时的报告与讨论。本次茶座由厦大新闻研究所所长卓南生教授主持,由《国际新闻界》杂志协办,来自新闻传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厦门日报社等单位的30余位学者、媒体工作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茶座。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中国新闻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当前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改革有何关联?2014年11月21日,由厦大新闻研究所主办的"厦大新闻学茶座"第3期在新闻传播学院会议室举行。厦大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厦大新闻研究所副所长曹立新博士为茶座出席者发表了"苏联新闻模式与20世纪中国新闻事业"的报告,引发了各方热烈的争议。  相似文献   

3.
2011年5月29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简称北大华煤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协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第13次学术活动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举行。本次茶座由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教授主讲,题目为《探索新闻的本质》。苏教授从  相似文献   

4.
5月18日晚,厦大人文学院历史系刘永华教授做客厦大新闻学茶座,就“新媒体与乡下人:明清时代的文字下乡问题”,和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的师生和媒体记者分享了他的研究心得。刘永华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作为一种媒体,文字如何在明清时期进入乡村,逐渐成为不少乡民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加入W TO与中国新闻传播业》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由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加入W TO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所受影响及对策研究”的结项成果。全书近43万字,分四卷,分别为《“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生存环境研究》、《关于“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宏观发展战略研究》、《“入世”以后传媒发展和对外传播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为此书作序,认为“这一研究成…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法     
《青年记者》2014,(1):60
传媒法学者魏永征教授认为,记者也是公民,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新闻采编工作属于职务行为,记者可以构成受贿罪的主体是确定无疑的。请看《又一类被告席上的记者》。应当如何看待谣言现象?在处理谣言问题时如何保障公民的表达自由?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邓学就此作了思考,请看《从打击谣言看言论自由及其限制》。  相似文献   

7.
丁柏铨     
《新闻传播》2012,(4):1
丁柏铨,1947年4月出生,江苏无锡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外评审专家,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主席,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8.
正一、"南北呼应":"厦大新闻学茶座"正式开张!"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新闻学研究会,这是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滥觞;1922年厦门大学成立新闻学部,这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新闻学科。从历史上看,厦大和北大新闻教育‘南北呼应'的态势是够格的。卓南生教授在北大主持新闻学茶座已经有5年的时间,前后近40期,做的非常好,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厦大新闻传播学院决定聘请卓老师这员大将坐镇厦大,创  相似文献   

9.
孙旭培,1944年12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汉族。196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81年10月起任《人民日报》记者。1983年6月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代所长,所长。曾任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中国新闻年鉴》编委、中国新闻法起草小组成员。2001年4月起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重点研究新闻理论和新闻法。出版过《新闻学新论》《新闻侵权与诉讼》《华夏传播论》、《当代中…  相似文献   

10.
蒋昱思 《青年记者》2012,(33):97-98
作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范以锦老师的硕士研究生,《新闻"微"茶座》我前前后后读了三遍,每次都有新的体会和收获。第一遍是从去年11月至今年3月,范以锦老师以"新闻学生茶座"为名在新浪和腾讯微博上"连载",我以碎片  相似文献   

11.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12,(10):43
当前,一些媒体在新闻表达和版面设计上推陈出新,但在强调独立性的同时,忽视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请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教授的《新闻媒体的独立意识与责任意识》。凶杀案件报道不时在媒体上出现,这类报道有哪些问题应该引起注意呢?请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刁琳昊的《凶杀案件报道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1月24日至12月3日,人大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高钢教授、副院长蔡雯教授、副院长彭兰教授一行对台湾政治大学等数所著名高校进行了访问。他们先后访问了台湾政治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台湾  相似文献   

13.
陈栋  王丽明 《今传媒》2005,(8X):4-6
孙旭培,1944年12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汉族:196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81年10月起任《人民日报》记者。1983年6月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代所长,所长。曾任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中国新闻年鉴》编委、中国新闻法起草小组成员。2001年4月起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重点研究新闻理论和新闻法。出版过《新闻学新论》《新闻侵权与诉讼》《华夏传播论》、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01年12月9日上午,解放军报主任记者高艾苏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在南京政治学院举行。中国社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解放军报社、军区军兵种报社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系、南京师范大学代表参加了研讨会。高艾苏现任解放军报记者部机动记者组组长,曾获第四次范长江新闻奖。高艾苏“上天下海”15年如一日,奋斗在军事新闻战线前沿,在军事新闻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新闻采写特色。《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共和国将记住你》、《当…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与写作》2008,(9):63-64
百年梦想,今朝实现,北京奥运精彩落幕。为了更好地总结新闻传媒在此次奥运会新闻传播中的经验.更全面地了解奥运会对提升北京国际影响力方面所起的作用。由京报集团新闻研究所、北京市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北京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基地与《新闻与写作》编辑部联合成立的《北京奥运新闻传播与提升北京国际影响力》课题组,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北京奥运与新闻传播》为题的问卷调查.现就有关事宜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6.
访问者:叶明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被访问者: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编者按今年7月,广州某报刊登了一篇“广州出现注水西瓜”的报道,导致人们不敢吃瓜,瓜农损失惨重。失实报道是如何产生的?应如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叶明华与董天策教授就此进行一次对话。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专业学生为何缺失新闻敏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3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在给学生开设的新闻学课堂上,让学生把某大报上刊登的领导讲话和长篇会议报道改写成“一句话新闻”。结果全班同学由于没有在素材中找到最有价值的新闻,全班得了零分,惟一及格的是两位旁听生。李希光说,“看来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真是越读越糊涂”,竟然赶不上那些从来没有读过新闻与传播学的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为什么失去了新闻敏感?为什么找不到新闻?为什么越学越糊涂?  相似文献   

18.
第三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于1993年5月26日至29日在厦门大学举行。研讨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共同发起主办的。与会代袭来自全国新闻传播界的教学、科研和实践领域的18个单位,共35人。其中有教授、研究员、高级编辑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等11人,讲师、助理研究员等14人,博士3人。开幕式由厦大新闻传播系副主任吴伟主持。厦门大学常务副校长郑学檬教授亲临大会致词并介绍了5月初在厦门召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学问题研讨会”,给与会者以启示和鼓舞。厦大新闻传播系主任  相似文献   

19.
桃花盛开的3月 ,成都龙泉驿《四川日报》新闻培训中心星光花苑 ,迎来了我国几家报业集团高层领导和我国新闻学研究的许多专家、教授。他们是应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新闻界》杂志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新闻记者》杂志之邀 ,前来参加“新闻创新 :迎接WTO的挑战”研讨会的。四川和上海 ,一在长江头 ,一在长江尾 ,两家报业集团的新闻研究所、新闻业务期刊面对WTO的挑战 ,一致认为 ,如何正确应对西方媒体的挑战 ,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制高点 ,努力提高宣传水平 ,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 ,是摆在新闻界面前的时…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10月28日,北京市新闻学会、北京日报社新闻研究所、《新闻与写作》编辑部一行赴北京市延庆县举办了新闻写作讲座。延庆县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30多名基层宣传干部和通讯员参加培训。新闻研究所所长满桂芳、《新闻与写作》主编郭洪新、北京市新闻学会副秘书长张枫、京郊日报新闻部主任杨先慧分别就新闻消息的写作、如何抓新闻点、北京新闻奖的评选等问题做了生动的演讲。基层宣传干部和通讯员表示,市属新闻单位和有关专家深入基层是贯彻落实“三贴近”的具体表现,希望把这种培训坚持不懈地办下去。北京市新闻学会、北京日报社新闻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