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9 毫秒
1.
立体几何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分为立体几何初步(苏教版必修2)和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苏教版选修2—1)两部分内容,立体几何初步主要内容为空间几何体和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主要内容为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以及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中的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与空间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2.
立体几何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分为“立体几何初步”(苏教版必修2)和“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苏教版选修2—1)两部分内容.“立体几何初步”主要内容为空间几何体和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主要内容为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以及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中的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与空间角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3.
1问题提出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框架下的立体几何包含必修2的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和选修2-1的空间向量.高考文科考查内容是必修2.理科考查的内容是必修2和选修2-1的空间向量,与原立体几何相比增加空间几何体和空间向量,降低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逻辑证明.通过几年的教学,我们感受到在立体几何的教学和学习中存在一定障碍,于是我们成立课题组申请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立体  相似文献   

4.
高中人教版数学课本中,关于高中立体几何的知识主要有: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等.高中立体几何知识在高中数学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引导学生进行几何学习和提升空间想像能力的基础,对于数学思维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下面我们对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要求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进一步地深入,高考强化了对立体几何的"美化包装",呈现出"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局面.本文通过对"形形色色"的立体几何题进行分类解析,从而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们.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考情分析"形缺数时难入微",直观的空间几何体有时给人以错觉,借助空间向量精确描述其各种属性是数学研究的需要,也是解答立体几何试题的法宝.  相似文献   

6.
1 阅读教材带来的收获 笔者在阅读了人教A版教材《数学2》和《选修2-1》 中的《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三章内容后,受到的最大的启发是"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阅读"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这节时,首先遇到了如下问题:三个大小都为2000N的力F1,F2,F3提一块重为500kg的正三角形面钢板,钢板将会怎样运动?这三个力至少为多大时,才能提起这块钢板?(详见教材).  相似文献   

7.
高中数学实验教材引进了空间向量的内容,并运用向量理论来处理立体几何问题中的"点、线、面"等问题.引入空间向量,用向量代数来处理立体几何问题,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淡化了传统立体几何教材中的"形"到"形"的推理方法,从而降低了思维难度,使解题变得程序化,学生易于接受,这是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的独到之处.利用空间向量可以解决的立体几何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利  相似文献   

8.
立体几何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空间几何体,二是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三是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高考在命制立体几何试题时,对这三个部分的要求和考查方式是不同的。在空间几何体部分,主要是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为主展开,考查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识别判断,通过三视图给出的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问题,试题的题型主要是选...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标教材中,高考对立体几何的要求有所降低,重点在对图形及几何体的认识上,着重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立体几何中,求角与距离,除了单纯利用立体几何知识外,也可考虑用向量知识来求解.下面就以不同的向量基底求立体几何中的角与距离,通过典型例题与大家一起作个讨论.1.普通向量作为基底构建向量空间若几何体中共顶点三条边不共面,且其长度一定  相似文献   

11.
空间向量为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许多新的解法,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有利于学生克服空间想象力的障碍和空间作图的困难,空间向量包括基向量和坐标向量.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解立体几何问题,可把抽象的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计算问题,并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可操作性,而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需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但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有时要受到图形的制约,在立体几何问题中很难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高中立体几何教材A、B版本的可选择性,选择B版本的比较注重向量坐标法解题,但2006江西省高考理科第20题(见例1),因为没有现成的两两相互垂直的三条直线,需要添加辅助线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相当一部分同学会感到困难.其实在求解某些立体几何问题时,若能把所涉及的几何体补  相似文献   

13.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从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的正投影来刻画空间几何体,用容易理解的平面图形刻画抽象的空间图形,提供了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重要途径(三垂直方向).无论是从平面到空间(合成)还是从空间到平面(分解),都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是学好立体几何的重要保障.因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成为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1 课题背景 高中新课程的《立体几何》教材知识严格遵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4个层次的认识过程展开实施教学.纵观几年来各省自主命题,“立体几何”的考查不外乎: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等3种主要形式,而且其考查结构与难度大多维持基础、温和稳定.为此,很多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应对高考,往往就上述主要题型反复操练、拼命灌输.  相似文献   

15.
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内容主要是指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判定及证明,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空间向量的相关内容及其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惠 《高中数理化》2014,(23):12-13
立体几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考查涉及的知识主要有: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判定和证明、空间角与距离的求值、空间几何体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等。空间向量的引入将立体几何中的逻辑证明转化为数值计算,避开了抽象的几何推理和繁杂的几何计算,大大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增强了解题的可操作性。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立体几何是一门让学生体验数学"美"、锻炼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科学,例如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可以把空间问题转化为我们熟知的平面几何问题,使问题简单明了;旋转体的形成过程可以把平面图形向空间几何体转化,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动态"的立体几何问题,不仅可以增加问题的趣味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钻研.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渗透动态元素,赋予其新的活力,就会使立体几何问  相似文献   

18.
纵观近年高考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省市自主命题卷,立体几何考查的重点仍然是空间的平行关系、垂直关系、三视图、空间角、距离的计算以及简单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题型涵盖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一般稳定在一选一填一解答,分值大约占总分的14%.着重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选择题、填空题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难度往往是一题容易、一题中等;解答题两问中,一问容易、一问中等.随着空间向量的引入,开辟了解证立体几何问题的新途径,进而大大降低了立体几何解答题的证明、作图与运算的难度.下面以近年高考题、模拟题为例,介绍高考对立体几何考查的八大热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新教材 (试验本 )立体几何有两套方案 ,即高中数学第二册 (必修本 )下A和下B .“下A”虽有适当的调整和精减 ,但整个体系和传统内容基本一样 .而改革力度最大的是“下B” ,由于引进了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性质 ,使得立体几何的课程体系、教材结构、解题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空间向量用坐标表示就是三维向量 ,本文将就引进三维向量后 ,对立体几何教材产生的影响 ,以及对立体几何教材改革的意义等问题 ,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1 .三维向量的引进 ,是立体几何教材的一项重大改革以前我们采用的立体几何教材 ,包括本次正在试验…  相似文献   

20.
高考分值:17分名师指要立体几何在高考中一般有一道选择题或一道填空题,外加一道解答题,分值在17分左右,近几年立体几何试题的难度越来越低,总体来看,2015年的高考也将延续这种趋势.高考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部分考查有关立体几何的知识:1.几何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2.几何图形的三视图;3.平行和垂直的证明;4.空间距离和角的计算;5.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