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所高中,因为高考声名鹊起;一座小镇,因为高考兴旺繁荣;数万学生,为了高考"令行禁止";众多家长,为了陪读"舍家弃业"……这所高中深藏山坳,却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中学,每年一万多考生过"送考节",央视要动用航拍。这所高中便是毛坦厂中学,它所在的毛坦厂镇被称为"高考镇"。说起不断上演高考"神话"的毛坦厂中学,有人把它奉若神明,有人把它比作地狱。透过一些"高考镇"的是是非非,你又如何解读毛坦厂中学?请将你的观点在《高中生》·高考网上晒一晒,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陈薇 《高中生》2014,(1):50-51
专题策划:“高考镇”的是是非非 编者按:一所高中.因为高考声名鹊起;一座小镇,因为高考兴旺繁荣;数万学生,为了高考“令行禁止”:众多家长,为了陪读“舍家弃业”……这所高中深藏山坳,却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中学,每年一万多考生过“送考节”,央视要动用航拍。这所高中便是毛坦厂中学,它所在的毛坦厂镇被称为“高考镇”。  相似文献   

3.
高考进行时     
"很担心发挥不好"、"真正高考我肯定会紧张"、"要是有题做不完怎么办"……每年临近高考,都会有一些考生患上"高考综合症"。"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歌手李琛的一句歌词,让人产生了一种想为考生"做些什么"的冲动。说干就干。为了让考生从"高考过来人"身上借鉴一些成功的方法,吸取失败的教训,我们特意走访了很多经历高考的人。但当我们走近他们,才感觉到这是一次艰难的行动。因为许多"过来人"不愿回忆当年自己的"败笔",经过我们再三努力,他们才同意把当年高考故事甚至日记和盘托出。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吧。  相似文献   

4.
6月7日至9日,上海近11万考生赶赴150个考点参加2007年中国高考。这是一次意味深远的高考:中国恢复高考30年的特定时间节点让许多当年受"高考惠泽"的高三教师和家长平添了几许感慨;最后一批"80后"的"高考登场"又让这社会寄予了新的期待和厚望。2007年的高考,因为这些"特殊符号"而充满温情。  相似文献   

5.
"高考",多么令人敬而远之的两个字。它或许就是那道摆在几乎所有中国青年面前的坎,但它又不仅仅是一道坎。它似浓茶,苦中带香;又似佳酿,冲和而甘醇……高考,似乎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弊端的代名词了。一考定终身的不科学性尚且不论,但其受到的过分关注对社会的不良影响便受尽诟病。因为高考,家长拦下整条马路;因为高考,一池青蛙无辜受难;因为高考,儿女无法见到至亲最后一面……对高考的抗议、牢骚、憎恨,相信或多或少深藏在了每位高三学子  相似文献   

6.
张淑萍 《教育》2011,(36):57-57
<正>今年和自己的孩子一同经历了高考的"磨练",我想每一位曾经有过高考生的家长更能深深体会其中苦苦煎熬的滋味。在高考的竞争中,少许孩子是快乐的,而大部分孩子都是很痛苦的。这种痛苦不是因为高考这种制度,而是来自我们家长、社会和学校给孩子的压力。作为一名教师和家长,我常常会想,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不是每个孩子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就算是成功了?  相似文献   

7.
王宇 《考试》2014,(11):54-55
<正>[影片简介]高考闹心?高考烦恼?高考恐怖?高考是人生必定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一次历练,这一切,在《全城高考》这部影片中,都有着很好的诠释。四个不同的家庭,四个性格不同的少男少女,同时17岁,在面临高考,他们或因为家庭,或因为自己,都面临着人生的抉择。秦鹏,与爷爷一起生活,玩世不恭,擅长音乐、写作。林叶,高考期间父母离婚,因此自暴自弃,想放弃高考。贺帆,家境贫寒,父亲为了  相似文献   

8.
李友焱 《考试》2008,(1):44-47
一、积极吸纳新史学理念,树立四大意识。我们了解新史学理念并不是为了研究理论,而是应考的实际需要。因为这些理念被高考命题专家们所吸纳并渗透于高考命题当中。如曾在《历史教学》(2005.4)和《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1)相继发表过《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等影响高考命题重要论文的北京师范大学杨宁教授就是一位用"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研究历史的专家,是2007高考历史命题组组长。  相似文献   

9.
高考时节,高考自然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所谓的"一考定终身".笔者注意到,各大媒体在关注高考时,相关专家学者也会给高考改革支招,其中经常被提及的便是该不该在考试分数之外,考虑一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对于"一考定终身"之说,笔者认为有些夸大其词,实际上是打着"平等"的幌子对高考招生制度的歪曲与误读.众所周知,现行高考制度下,今年考不上大学,明年可以再考;明年考不上,后年可以再考,因为高考招生资格早已放开了年龄等限制要求.媒体中经常报道,得益于高考政策的放开,农民工、保安,甚至花甲老人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如此情况下,何来"一考"之说?  相似文献   

10.
2004年高考,全国将有12套语文试题出现,自然也将产生12道作文话题。在特别的背景下,笔者特以"特别"为话题,借以"特别"提醒广大考生。[文题] 有一句关于"酒"的广告词可谓意味深长: "因为特别,所以好喝。"据此,我们可以进行各种拓展,比如:因为特别,所以好听;因为特别, 所以好美;因为特别,所以难忘;因为特别,所以欣喜若狂;因为特别,所以泪满衣裳;因为特别, 所以痴痴向往;因为特别,所以生活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实施以来,被称为"国考"的高考虽然广受诟病,但高考的指挥棒地位依然坚不可摧,高考仍然是全民关心、全民动员的举国运动。伴随着每年高考季的来临,与高考有关的各类行业也都悄然升温,"高考经济"蔚然成形。我们且来看一看"高考经济"的主力军:许多考生家长为了给考生创造尽可能好的后勤条件,不惜体力和金钱,陪读、住宿,"高考房"价格水涨船高;有考试便有辅导,无论是辅导教材还是辅导班,成就了高考前的火爆培训市场;各种冲着高考生而去的保健品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这些打  相似文献   

12.
刚刚过去的2007年高考对应届高三毕业生来说或许是"一小步",因为他们经历的只是人生的一次历练;可对于中国高考本身来说却是"一大步",全国高校招生报名人数首次过千万的统计数字似乎是给恢复高考30年这个特殊时间节点的特殊注脚。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进行了高考制度新的改革,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测试(简称"小高考")作为江苏省高考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高中生必须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才能拿到高考"入场券"。不仅如此,还规定凡学业水平测试学科成绩能达到"A"级的学生,在高考中可以适当加分。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能在高考中获得更高的升学率,各学校对小高考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和培养考生的应试能力,每个学校的高三班在高考之前都进行了多次模拟考试,也称摸底考试。第一次的模拟考试,简称"一模",对于我们更具参考意义,因为它既能让我们查漏补缺又能为我们指明今后的复习方向。下面针对同学们"一模"之后常出现的问  相似文献   

15.
江苏2008年高考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因为这是江苏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第一次高考.也即全面采用苏教版教材以后的第一次高考,它应是一届"过渡"的高考.它的命题取向对今后江苏省的教学和高考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考志愿填报对于高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高考志愿的改革亦是对于整个高考模式的一次大变革,关于高考方面每一次出台新的变化及相关文献都会引起全社会的讨论,尤其近几年来关于教育界的讨论,关于高考方面的各类问题,已经成了讨论热点。我国早期高校招生方面主要是采取"第一志愿优先"的填报机制,但这一制度,往往会因为考生对于自己的分数评估不正确,对于所报学校招生信息不是很了解等情况,会使一部分学生出现"高分低就"或"高分落榜",后来,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很多省份开始采取了"平行志愿填报"、"考后知分填报"等新措施来进行补救。这些新机制当然对于高校制度更合理化做出了贡献,同时这些新举措的实施是离不开相关理论与数据分析的辅助的,笔者在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关于江苏省高考专愿填报中这些数据的分析,从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中,可以对现行的志愿填报制度更加完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观点     
《教育》2012,(36):7
谈松华:就地高考要靠制度设计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就地高考的条件是:随迁,即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在居住地有稳定工作;在居住地接受过义务教育后寻求更高的受教育机会,即拥有居住地学籍。当然,各地对学籍年限的规定有所不同。这就从制度源头将其和为了单纯寻找高考"分数洼地"而在高考前转入的"高考移民"区分开了。就目前和未来几年来看,  相似文献   

18.
每一套高考试题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正是因为我们的认真品味,方能咀嚼出高考试题的"高品位"。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潜心的品味,才能让我们深刻领悟"高品位"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和启示。细品味:稳中求变不乏新意2012年河北省高考文综试卷(全国卷)政治试题,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变化不大、稳定持重,看点频现、不乏新意。"试题在命题立意、试题结构、材料选取、语言  相似文献   

19.
李平 《教师》2010,(13)
一、情境教学的思想 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考命题已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了.但是,学生中普遍存在基础差、能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根据近几年来的高考情况看,情境试题在高考生物中已大显身手.因为情境试题能在新的环境下考查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生物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意义重大.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讨论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比较教学情境,能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创设新颖的试题情境,更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高考,四分考实力,六分考心理。学生考场状态调节成功与否,会极大地影响考试成绩。为了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高考之中,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一、调整考试心态至关重要高考研究专家王极盛说:不良的心理是高考失败的生成原因,而良好的心理又是高考成功的一半。那如何调整好心态迎接高考呢?1.潜心应考,关注当下考试期间出现紧张、焦虑情绪,究其原因是过分考虑后果。著名的"瓦伦达效应"中走钢丝的瓦伦达,如果不是因为太想成功,太患得患失,也就不会因此而出事。要想做到不患得患失,就要潜心应考,关注当下正在做的事。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