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弹琴和补靴库勒克是德国的大钢琴家,有一次被富翁白林克请去吃饭。白林克过去是个鞋匠。进餐完毕,主人要求客人弹支曲子,库勒克只好从命。不久,钢琴家也回请白林克来吃饭。饭后,他捧出一双旧靴来。富翁感到很奇怪,库勒克说“:上次你请我,是为了听曲子;今天我请你,是为了补靴子。”谁的代表作现代美术大师毕加索听说法西斯德国炸毁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悲愤之余,创作了著名立体主义作品《格尔尼卡》。在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毕加索站在门口,给每一个进入艺术馆的德国军人一张《格尔尼卡》复制品。德国军官说“:这是您的代表作吗?”“不,”毕…  相似文献   

2.
谁的代表作     
《红领巾》2008,(9)
美术大师毕加索听说德国法西斯惨无人道地炸毁了西班牙的渔村格尔尼卡,悲愤之余,创作了著名立体主义作吕《格尔尼卡》。  相似文献   

3.
世界著名的绘画大师毕加索毕生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名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一位德军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不,”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这是你们的杰作!”(“杰作”是指超过一般水平好作品。而在这里,“杰作”的引申含义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妙!)“这是你们的杰作!”  相似文献   

4.
吴开胜 《科技文萃》2005,(11):181-185
1997年4月,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向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的居民专门发出一封致歉信,就60年前德国空军对小镇的轰炸表示"认罪",并"请求宽恕".德国人何以在战争结束半个多世纪以后又自揭伤疤,承认自己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曾犯下的罪行呢?这要从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反战杰作<格尔尼卡>说起.  相似文献   

5.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一幅著名的控诉法西斯暴行的杰作。1937年4月26日佛朗哥雇用德国轰炸机把巴斯克古老的都城格尔尼卡镇夷为平地,炸死无辜百姓达2800人。身居法国巴黎的毕加索听到这一消息后,带着  相似文献   

6.
格尔尼卡     
1937年5-6月/画布/油彩/349.3×76.6厘米,索非亚艺术中心博物馆藏/马德里GuernicaMuseoNacionalCentrodeArteReina3oria,Madrid《格尔尼卡》赏析一幅伟大的历史画卷《格尔尼卡》震惊了全世界。它是现代艺术对战争暴行最强有力的控诉,是对西班牙内战的政治宣言。被刺伤的马(象征西班牙共和国),公牛(象征佛朗哥)耸立在为失去亲人而啼哭呼叫的妇女面前,还有残剑、鲜花、鸽子、构成了一幅令人不堪忍受的苦难画面。格尔尼卡![西班牙]@毕加索  相似文献   

7.
2.与此同时,住在巴黎的毕加-收到了母亲从西班牙巴塞罗那捎:的信,诉说了他的家纩被毁的消毕加索与《格尔尼卡》@李昆明 @胡军  相似文献   

8.
1973年4月7日,毕加索长眠在自己的画室里。他曾说过;“回到斗牛场吧,在那里死得其所。”他终于壮烈地死在自己的“斗牛场”上了。曾有人花了五年功夫,把毕加索的作品列出一份清单:各种油画、素描、版画共计有32000多幅,陶瓷制品和雕塑作品近4500件。所有这些遗物,折合时价近3亿美元。围绕这笔遗产,法国政府、西班牙政府以及他的遗属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打了多年官司。而在所有遗作中,惟有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在生前有所嘱咐的———“一个重新获得民主自由的西班牙将是这幅画的当然故乡。”1937年4月26日,德国的飞机轰炸了西班牙一…  相似文献   

9.
《格尔尼卡》(Guernica)是毕加索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在表现形式上以象征和寓意的表现方式,以牛、马、女人、儿童、灯等形象通过超越时空的画面组织,融汇立体主义手法、超现实主义手法,以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造型,运用黑、白、灰色调来描绘而成。《格尔尼卡》体现了毕加索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表现了痛苦、恐惧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成名作有《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他一生画过很多自画像,从这些画法和色调迥异的自画像中,可以窥见毕加索画作在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毕加索的画作可被分为几个时期: 一、蓝色时期(1901-1904)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这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一种说法认为毕加索是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画面中的诗意成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加索之所以偏爱蓝色是因为它代表着忧郁.  相似文献   

11.
帕勃洛·毕加索这个名字俨然已成为“现代艺术”的代名词。他的出现,改写了20世纪的美术史。他童年时代的才华就令人惊异。到了二十几岁时以立体派震惊美术界,五十岁后发表的《格尔尼卡》则震撼了世界。毕加索独具魅力的风格贯穿20世纪,时至今日仍令人深深着迷。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分析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及作品的形象表现力,并结合画家的创作构思,进一步地阐述作品<格尔尼卡>的整体悲剧性色彩.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历史画鉴赏是图像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图像识读能力的基础之一。文章从历史题材绘画视角、真实性、艺术性特征等方面对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进行了分析。此外,尝试建立由浅入深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观察,丰富对历史画多维度的赏析。  相似文献   

14.
应有利于促进发展应有利于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应有利于提高联合国权威和效率联合国安理会大厅外的走廊上,挂着毕加索的巨幅反战之作《格尔尼卡》(见题图)。那哀鸣不已的战马,那仰天长哭的母亲……似乎在提醒着每一位代表,安理会的使命就是——让人类远离战火。  相似文献   

15.
毕加索是西班牙人,当代著名的画家。1940年,德国法西斯攻占了法围首都巴黎。毕加索渴望着人类能和平相处,可是隆隆的炮声打破了他的幻想。他坐在桌前,心情非常沉重。这时,一位老人敲门进来,只见老人抱着满是鲜血的鸽子,含着泪对毕加索说:“先生,  相似文献   

16.
大师们的绘画凝固一个个时代的思想和灵魂,直到今天,仍能烛照后人的心灵。但世事纷扰,忙碌的现代人渐渐失落了开启灵魂的钥匙。大师的名字我们耳熟能详,凡·高、毕加索、罗丹……大师们的作品我们津津乐道,《向日葵》、《格尔尼卡》、《思想者》……但是,真正了解大师、理解名画的又有几人呢?艺术不能仅仅只是象牙塔里的处子,还应是老百姓餐桌上的面包,这是现代人应持的  相似文献   

17.
正毕加索(1881年-1973年),杰出的西班牙画家、艺术家,于1881年10月25日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市。毕加索出生的第三天,父母给儿子取了名字——巴柏罗·路易斯·毕加索。让儿子姓母姓是父亲的主意,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姓在西班牙太普通了,所以在孩子的姓中又加上了母亲的姓:毕加索。这就是响彻世界的画坛巨子毕加索名字的由来。毕加索3岁那年(1884年),西班牙发生了大地震,地震使这个在15-16世纪曾号  相似文献   

18.
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是一幅能够给人心灵上的震撼与救赎的优秀艺术作品。它在有限的画幅空间里创造出了具有无限冲击力的视觉形象,令人眼球为之惊颤。画家深沉强烈的情感恣肆宣泄其上,使这滚滚而动的精神波涛一波又一波地无限扩散,令观者淹没于画家个人的情感海洋之中,感受到画家对战争成熟又深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翻阅《生活》杂志,看到一个名为卡尔特哈尔的西班牙小村庄的照片。这个村庄位于马德里西北大约一百六十公里处,人们靠种豆子或牧羊维持生计。这么一个平凡的村子被登在《生活》上面,是因为村民们亲手将村里所有的墙壁都画上了毕加索的名画,从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到名作《格  相似文献   

20.
《毕加索》     
巴勃洛·毕加索(1881~1973)出生于西班牙,后移居法国巴黎。他在绘画、 雕塑创作上成就卓著,是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艺术家。美国摄影家焦恩·迈利 (1904~1984)的《毕加索》为这位艺术巨匠留下了一幅别具一格的肖像。 赤膊的毕加索半蹲着身子在空中作画,变戏法似地幻生出人首马身的怪物, 线条流畅简练。艺术家背后陈列着造型古朴的陶器艺术品。艺术家、光画、艺术 品交融一体地呈现在画面之中,令人心醉神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