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翻译过程有声思维实验设计及其对教学的借鉴价值的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实验方法,对英语专业20名大学生的汉英翻译过程开展分析,研究得知,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在汉英翻译过程内,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学生运用的翻译单位比较小、学生的沐浴思维负迁移情况比较严重,此外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相对较弱。然后结合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为翻译过程有声思维实验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有声思维记录是西方学者的一种实证性翻译研究,是一种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模式,力图通过这种实证性探究,着重揭示译者大脑的思维认知过程及操作过程。本文采用有声思维的方法收集翻译过程中思维活动的数据,通过对实验对象与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及翻译单位等的关联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译者翻译时的大脑思维过程及其对翻译策略与翻译单位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翻译练习采样分析,论述了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业中常见的英汉翻译错误。错误记录显示:语法和结构错误并不是翻译不当的主要原因,学生的翻译态度、中文表述水平及对西方文化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翻译质量的高低。如能在教学实践中加强针对性指导,相信可以提高学生的英汉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为分组被试,运用有声思维结合回溯深度访谈,分析不同水平被试在段落式汉译英过程中的差异。分析表明个体差异与答题结果显著相关,段落翻译难度适中,较旧题型更切合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翻译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翻译能力研究通常注重对学生翻译译文的研究,却忽视了对其翻译过程的研究。应用有声思维法可以记录、描述我国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单位,以及对遇到的问题所采取的策略,其研究结果也可以广泛地指导翻译教学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有声思维法分析了32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英译汉过程中翻译单位的运用。实验证明受试运用最多的翻译单位是小旬和词,分别为45%和40%,而句子为7%,只有四名受试运用到了句以上的翻译单位且比重近乎为0。基于此研究结果,指出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翻译时把握篇章整体性,利用整体性来指导低一级翻译单位的翻译;其次,要求学生在不同语境中识记短语含义而不是单一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邓颖 《海外英语》2013,(8X):127-128
将有声思维运用于翻译过程研究是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关注的一个难点和热点。该文将基于有声思维的角度,通过对非专业译者和专业译者对比试验分析,对在导游词英译过程中,译者使用的具体翻译策略及这些策略的产生的原因做试探性分析。找出翻译策略产生的心理根源,以期对翻译教学和译者翻译能力的提高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翻译过程的有声思维实验及教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声思维实验,对22名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翻译策略及单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学生英译汉所用策略多于汉译英,且学生之间有较大个体差异;学生汉译英翻译问题主要是表达问题,但所用策略结构较为简单,显示出学生普遍缺乏翻译职业意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较多关注个别词语、语言表层信息转换等,没有认识到译文语篇性构建及翻译目的性和交际本质等。因此,翻译教学要从翻译策略、方法、态度、本质等方面对初学者进行指导,改进教学方法、策略和内容,引导学生从孤立的词语向语篇层次转向,从翻译表层向翻译深层过渡,从语言转换向交际互动转移,从学生身份向职业译者转身。  相似文献   

9.
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倍受瞩目。通过三名译者对同一翻译文章所体现出的有声思维记录,比较和分析在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遇到相同的翻译问题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可以找到更为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英汉翻译是英语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之一,有效地提高学生英汉翻译水平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一项重要任务。在英汉翻译教学中,长句翻译是教学的难点。翻译时既要从英汉差异出发,处理好长句翻译在结构形式上的差异,又要做到不忽视原文文体的整体风貌特征。从长句分析与翻译方法两方面着手在对英语长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解读长句英语的翻译密码。  相似文献   

11.
关联理论视阈下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是翻译教学的终极目标。采用认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来研究和分析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培养问题。在对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探讨后,指出翻译策略能力的培养是翻译能力培养的高级阶段。从关联理论视角来看,翻译策略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从构建学生的认知环境和控制翻译的过程着手,而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构建学生的认知环境,TAP(有声思维)和RJ(反思日志)可以准确地记录和讨论学生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由于不能正确选取适当的翻译单位而使得译文语言晦涩、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为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特将英汉翻译中的单位进行归纳。虽然关于英汉翻译中的翻译单位有许多争议,然而对于源语言(英语)和目标语言(汉语)的读者来说,翻译单位的选择需要遵循服务于功能均等和相同心理反应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翻译单位的选择可以从词素到语段或全文。下面分别阐述一下不同类型的翻译单位。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双语活动。翻译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是逻辑分析的过程。英语初学必须把握好翻译的标准、基本模式和技巧,才能不断提高翻译水平。本在阐述英汉翻译标准,基本模式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增益、遣词用字等技巧在英汉翻译中运用的功能和原则,以期对英语初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有声思维法,通过分析和讨论,总结了英语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使用情况,提出了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和翻译策略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宏强 《海外英语》2013,(15):17-19
该项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记录了一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与一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一篇英语议论文有声思维写作的过程,对二语写作中的回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二语水平越高,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回避就越少;(2)二语写作中回避产生的情景有三类:用母语梳理不清的思想或话题;二语知识欠缺:复杂的概念或关系不能用二语表达明白。这一结果对深入研究二语习过程中的回避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有声思维法对受试者在英译汉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了基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所构建的翻译过程模式,并证明该翻译过程模式是成立的;翻译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决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有声思维法是一种适合于小样本纵深调查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有着十分重要而广泛的应用。文章以盐城工学院日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尝试性地探讨了专业学生的听力解题认知过程以及在听解过程中所使用的听力策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听力解题的认知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九个步骤;听解过程中所使用的听力策略主要有"翻译"、"确认问题"和"推测"。对上述有声思维实验结果实施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当前的听力教学方法,从而帮助专业学生不断提高其听解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该项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记录了一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与一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一篇英语议论文有声思维写作的过程,对二语写作中的回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二语水平越高,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回避就越少;(2)二语写作中回避产生的情景有三类:用母语梳理不清的思想或话题;二语知识欠缺:复杂的概念或关系不能用二语表达明白。这一结果对深入研究二语习过程中的回避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翻译在本质上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涉及到译者的认知策略选择及自动化处理机制。《翻译行为、翻译过程及翻译策略》一书所述有声思维方法可以帮助了解译者解决翻译问题时采取策略的具体程序,更好地阐释翻译思维过程,有助于翻译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对几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进行了录音或录像,利用有声思维法对被研究者的思考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文本分析发现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的三大主要功能(注意功能、检测功能和元语言功能)都在其中得到了明确体现,甚至有例子证明输出的注意功能直接激发了新的语言点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